一种旋流除尘除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77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除尘除雾器,包括若干旋流除尘除雾筒,各旋流除尘除雾筒安装于吸收塔内,其中,各旋流除尘除雾筒呈蜂窝状排列,各旋流除尘除雾筒均包括外筒、设置于外筒内的内筒以及设置于内筒内的中心轴、第一导流叶片组及第二导流叶片组,其中,第一导流叶片组及第二导流叶片组均连接于所述中心轴上,该除雾器具有阻力小、能耗低、效率高、运行稳定及适应性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除尘除雾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除尘、除雾领域,涉及一种旋流除尘除雾器。
技术介绍
为了确保燃煤机组烟囱出口粉尘排放达到≤10mg/m3的要求,目前常用技术路线为脱硫系统加设屋脊式高效除雾器、管束式除雾器或者新增湿式电除尘器。其中,屋脊式高效除雾器存在运行阻力高的问题;管束式除雾器存在对负荷变换适应性差、气流携带等问题,无法确保粉尘长期稳定达标排放;湿式电除尘器则运行能耗较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阻力小、能耗低、效率高、运行稳定、适应性广泛的除尘除雾器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旋流除尘除雾器,该除雾器具有阻力小、能耗低、效率高、运行稳定及适应性广的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旋流除尘除雾器包括若干旋流除尘除雾筒,各旋流除尘除雾筒安装于吸收塔内,其中,各旋流除尘除雾筒呈蜂窝状排列,各旋流除尘除雾筒均包括外筒、设置于外筒内的内筒以及设置于内筒内的中心轴、第一导流叶片组及第二导流叶片组,其中,第一导流叶片组及第二导流叶片组均连接于所述中心轴上。内筒的内壁设置有集液仓。还包括用于对各旋流除尘除雾筒进行支撑的支撑梁。还包括清洗管以及用于对内筒进行冲洗的环形喷嘴,其中清洗管与环形喷嘴相连通。各旋流除尘除雾筒与吸收塔中喷淋层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500mm,各旋流除尘除雾筒安装于吸收塔的顶部。第一导流叶片组中第一导流叶片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导流叶片组中第二导流叶片的倾斜角度。旋流除尘除雾筒的长度为500-3000mm。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旋流除尘除雾器在具体操作时,粉尘及雾滴随烟气进入各旋流除尘除雾筒,通过第一导流叶片组及第二导流叶片组使烟气旋转上升,不同位置的烟气气流通过的导流叶片形式不同,因此产生不同的旋流速度,旋流除尘除雾筒靠近中心区域的局部风速高,靠近筒壁区域的局部风速低,从而在阻力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保证除尘除雾效果,能耗较低,除雾效率高,适应性较强,高速旋转的粉尘及雾滴依靠离心力进行分离,避免出现气流携带而引起的二次污染,最终入吸收塔内,运行稳定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旋流除尘除雾筒1的分布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旋流除尘除雾筒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旋流除尘除雾筒1的侧视图。其中,1为旋流除尘除雾筒、2为吸收塔、3为支撑梁、4为外筒、5为集液仓、6为环形喷嘴、7为内筒、8为清洗管、9为第一导流叶片组、10为第二导流叶片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图2、图3及图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旋流除尘除雾器包括若干旋流除尘除雾筒1,各旋流除尘除雾筒1安装于吸收塔2内,其中,各旋流除尘除雾筒1呈蜂窝状排列,各旋流除尘除雾筒1均包括外筒4、设置于外筒4内的内筒7以及设置于内筒7内的中心轴、第一导流叶片组9及第二导流叶片组10,其中,第一导流叶片组9及第二导流叶片组10均连接于所述中心轴上。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用于对各旋流除尘除雾筒1进行支撑的支撑梁3;内筒7的内壁设置有集液仓5。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清洗管8以及用于对内筒7进行冲洗的环形喷嘴6,其中清洗管8与环形喷嘴6相连通;各旋流除尘除雾筒1与吸收塔2中喷淋层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500mm,各旋流除尘除雾筒1安装于吸收塔2的顶部;第一导流叶片组9中第一导流叶片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导流叶片组10中第二导流叶片的倾斜角度。旋流除尘除雾筒1的长度为500-3000mm,外筒4及集液仓5的筒径e为300-500mm,内筒7的筒径f为200-400mm,集液仓5的连接角度α为140°-160°,导流叶片分隔直径g为100-150mm,第一导流叶片组9中第一导流叶片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导流叶片组10中第二导流叶片的倾斜角度,旋流除尘除雾器的材质为耐腐蚀非金属或金属材质。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梁3布置于吸收塔2中最顶层喷淋层的上部,粉尘及雾滴随烟气进入各旋流除尘除雾筒1,通过第一导流叶片组9及第二导流叶片组10使烟气旋转上升,不同位置的烟气气流通过的导流叶片形式不同,因此产生不同的旋流速度,旋流除尘除雾筒1靠近中心区域的局部风速高,靠近筒壁区域的局部风速低,从而在阻力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保证除尘除雾效果,高速旋转的粉尘及雾滴依靠离心力进入集液仓5,集液仓5内烟气流速较低,避免出现气流携带而引起的二次污染。最终收集的液体在集液仓5的内壁上形成水膜,最终流入吸收塔2内,从而达到除尘除雾的效果。旋流除尘除雾筒1上设置有环形喷嘴6,必要时对内筒7的筒壁进行喷淋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流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旋流除尘除雾筒(1),各旋流除尘除雾筒(1)安装于吸收塔(2)内,其中,各旋流除尘除雾筒(1)呈蜂窝状排列,各旋流除尘除雾筒(1)均包括外筒(4)、设置于外筒(4)内的内筒(7)以及设置于内筒(7)内的中心轴、第一导流叶片组(9)及第二导流叶片组(10),其中,第一导流叶片组(9)及第二导流叶片组(10)均连接于所述中心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旋流除尘除雾筒(1),各旋流除尘除雾筒(1)安装于吸收塔(2)内,其中,各旋流除尘除雾筒(1)呈蜂窝状排列,各旋流除尘除雾筒(1)均包括外筒(4)、设置于外筒(4)内的内筒(7)以及设置于内筒(7)内的中心轴、第一导流叶片组(9)及第二导流叶片组(10),其中,第一导流叶片组(9)及第二导流叶片组(10)均连接于所述中心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内筒(7)的内壁设置有集液仓(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除尘除雾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各旋流除尘除雾筒(1)进行支撑的支撑梁(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除尘除雾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源周虹光张超贾兆鹏陈建英李东阳李庆芝张凯李锦华刘玺璞梁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