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新型连杆机构的秋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秋千,更具体一点说,涉及一种带有新型连杆机构的秋千,属于秋千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秋千运动原理基本一致,而它们仅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单摆原理的上的变化,如采用电动或智能化,采用可升降机构调节高度,强调多用途等,秋千运动的本质还是做圆周运动,运动轨迹是中间低,两端高,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当秋千使用运动幅度过大,易发生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如乘坐者被甩出、掉落等,甚至当乘坐者在高点位置做一些拉动绳子等不恰当动作时,还会引起秋千失速而无法反向按圆周运动返回,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目前还没有较好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10354509A公开的一种移动式自助秋千,包括主架体、交叉杆和挂绳架,其不足之处在于,使用时,乘坐者做单摆运动时,无法保证在高点位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座椅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摆动、安全性高等技术特点的一种带有新型连杆机构的秋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r>一种带有新型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新型连杆机构的秋千,包括座椅(3)、两根支架(1)以及连接在两根支架(1)顶部间的顶杆,所述座椅(3)与顶杆间连接有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两组子机构(2),两组子机构(2)分别连接在座椅(3)左、右侧,所述子机构(2)包括摆杆(2.7)、前撑杆(2.5)、后撑杆(2.6)、前连杆(2.3)、后连杆(2.4)、前吊杆(2.1)、后吊杆(2.2),所述支架(1)相对的一侧面上分别连接有一根横杆(1.2),所述横杆(1.2)末端铰接摆杆(2.7)上端,所述前撑杆(2.5)上端、后撑杆(2.6)上端、摆杆(2.7)下端间铰接,所述前撑杆(2.5)下端、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新型连杆机构的秋千,包括座椅(3)、两根支架(1)以及连接在两根支架(1)顶部间的顶杆,所述座椅(3)与顶杆间连接有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两组子机构(2),两组子机构(2)分别连接在座椅(3)左、右侧,所述子机构(2)包括摆杆(2.7)、前撑杆(2.5)、后撑杆(2.6)、前连杆(2.3)、后连杆(2.4)、前吊杆(2.1)、后吊杆(2.2),所述支架(1)相对的一侧面上分别连接有一根横杆(1.2),所述横杆(1.2)末端铰接摆杆(2.7)上端,所述前撑杆(2.5)上端、后撑杆(2.6)上端、摆杆(2.7)下端间铰接,所述前撑杆(2.5)下端、前连杆(2.3)上端、前吊杆(2.1)下端间铰接,所述后撑杆(2.6)下端、后连杆(2.4)上端、后吊杆(2.2)下端间铰接,每组述子机构(2)中前撑杆(2.5)、后撑杆(2.6)上端铰接于顶杆同一位置处,所述前连杆(2.3)下端、后连杆(2.4)下端铰接形成铰接部,所述铰接部连接在座椅(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新型连杆机构的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栓(2.11)、下轴栓(2.10)、前轴栓(2.8)、后轴栓(2.9),所述撑杆(2.5)上端、后撑杆(2.6)上端铰接于上轴栓(2.11)两端,所述摆杆(2.7)下端交接于上轴栓(2.11)中间;所述前撑杆(2.5)下端、前连杆(2.3)上端交接于前轴栓(2.8)两端,所述前撑杆(2.5)下端交接于前轴栓(2.8)中间;所述后撑杆(2.6)下端、后连杆(2.4)上端铰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汉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