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舞蹈训练用多功能韧带拉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舞蹈装置,具体是一种舞蹈训练用多功能韧带拉伸装置。
技术介绍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很多孩子自小练习舞蹈,在练习舞蹈时一般需要做韧带拉伸运动,这样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动作过猛对身体造成伤害。公开号为CN106075830B,名为“一种自动控制压腿及下腰的舞蹈训练装置”的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高度调整伺服电机控制滚珠丝杠的方式来实现纵向压腿机构中腿部支撑装置、腰部支撑装置的高度调节,采用两个左右侧伺服电机控制齿轮来驱动弧形齿面的方式实现横向开腿机构中左腿固定板、右腿固定板张开角度的调节,其不足在于:1、采用多个电机带动装置实现多种功能,生产成本高,维修不方便;2、腰部支撑装置固定在横杆上不能收折,且没有反弹的功能,对使用者的腰部不能提供反弹力,安全系数不高,空间利用率不大;3、在横向开腿机构中不能对使用者的体型进行矫正,且左右腿固定板不灵进行位置调节,机械化程度低,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雾化养猪防疫喷药设备。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一种舞蹈训练用多功能韧带拉伸装置,所述舞蹈训练用多功能韧带拉伸装置包括有第一安装箱、第二安装箱、可升降的纵向压腿机构、可收折且初始弯着度可调的下腰机构、横向压腿机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通过同一动力源可选择的传动纵向压腿机构、下腰机构、横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舞蹈训练用多功能韧带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舞蹈训练用多功能韧带拉伸装置包括有第一安装箱(1)、第二安装箱(2)、可升降的纵向压腿机构、可收折且初始弯着度可调的下腰机构、横向压腿机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通过同一动力源可选择的传动纵向压腿机构、下腰机构、横向压腿机构;/n所述动力机构的第一动力输出端与纵向压腿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动力机构的第二动力输出端与下腰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动力机构的第三动力输出端与横向压腿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舞蹈训练用多功能韧带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舞蹈训练用多功能韧带拉伸装置包括有第一安装箱(1)、第二安装箱(2)、可升降的纵向压腿机构、可收折且初始弯着度可调的下腰机构、横向压腿机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通过同一动力源可选择的传动纵向压腿机构、下腰机构、横向压腿机构;
所述动力机构的第一动力输出端与纵向压腿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动力机构的第二动力输出端与下腰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动力机构的第三动力输出端与横向压腿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舞蹈训练用多功能韧带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压腿机构包括有横杆(3),所述第一安装箱(1)、第二安装箱(2)相对设置且其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竖直的第一通槽(11),所述横杆(3)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安装箱(1)和第二安装箱(2)上的第一通槽(11)与动力机构的第一动力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舞蹈训练用多功能韧带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腰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第一套筒(16)、第一滑套(17)、第一滑槽(18)、第二滑槽(19)、弹簧(20)、第一滑杆(21)、第二滑杆(22)、挡块(23)、第三滑杆(24)、连接柱(25)、齿条(26)、第五套筒(55)、第三伸缩杆(56);
所述第一套筒(16)滑动套合在横杆(3)上,所述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相对的侧壁均与第一套筒(16)铰接,所述连接柱(25)一端与横杆(3)外壁固定,另一端与第三滑杆(24)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三滑杆(24)的另一端滑动穿过第一滑套(17)的一端并固定有一挡块(23),所述第一滑套(17)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18)、第二滑槽(19),所述第一滑杆(21)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4)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8)内,所述第二滑杆(22)一端与第二支撑板(15)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9)内,所述第一滑槽(18)、第二滑槽(19)内均固定有第五套筒(55),所述第五套筒(55)的开口端与第三伸缩杆(56)一端滑动套合,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杆(5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滑杆(21)、第二滑杆(22)连接,两个所述弹簧(20)分别套设在两个第三伸缩杆(57)上,两个所述弹簧(20)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五套筒(55)的开口端抵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滑杆(21)、第二滑杆(22)抵接,所述第一滑套(17)的另一端固定有齿条(26),所述齿条(26)与动力机构的第二动力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舞蹈训练用多功能韧带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压腿机构包括有第三套筒(31)、第二伸缩杆(32)、L形座椅(33)、第一螺纹套筒(34)、第二螺纹套筒(35)、第一铰接杆(36)、第二铰接杆(37)、固定件(44)、固定单元;
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三套筒(31)一端均固定在第一安装箱(1)内壁,另一端均穿出第一安装箱(1)侧壁分别与一个第二伸缩杆(32)的一端滑动套合,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32)的另一端固定在L形座椅(33)的下端面,所述L形座椅(33)上还固定有两个固定件(44),所述第一安装箱(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二通槽(57),所述第一铰接杆(36)与第二铰接杆(37)呈X字形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36)一端穿过第二通槽(57)与第二螺纹套筒(35)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37)一端穿过第二通槽(57)与第一螺纹套筒(34)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36)、第二螺纹套筒(35)的另一端均滑动设置有固定单元,所述第一铰接杆(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