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69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瓶技术领域,一种防止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管、第一药瓶、第二药瓶及驱动板;转动管为中空管;转动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出药口;第一药瓶与第二药瓶一样均为一端密封一端开口的圆筒;第一药瓶与第二药瓶的外壁分别与转动管的内壁螺纹连接;转动管分别与第一药瓶、第二药瓶连接处的螺纹方向相反;转动管内壁上设置有挡板,挡板分别位于转动管的两端,挡板上开设有通孔;第一药瓶与第二药瓶位于挡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性能高,在使用时需要一只手同时按压药瓶两端的驱动板,然后另一只手转动转动管,然而儿童的手比较小手指也短,由于两端的驱动板跨度比较长,儿童单手同时按压两端的驱动板几乎不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瓶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
技术介绍
药瓶是用来存储药品的容器,一般地,药瓶包括瓶盖和瓶身,多采用螺纹方式将瓶盖和瓶身组装成一体,这样的结构简单,方便患者打开药瓶服药,但。该旋拧式药瓶的安全性低,对儿童的防范效果不佳,儿童也能够轻易的将药盖打开,对于未成年的儿童而言,由于心智还未成熟,并不知道瓶子内盛装的药品是否具有危害,若在缺少监护人监护的情况下擅自打开瓶盖,误食其中的药品,易威胁到儿童的生命安全,后果不堪设想。并且在取药后会常忘记将瓶盖盖上瓶体或者没有盖好,药物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保质期也会相对缩短。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防止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由于儿童的心智还未成熟对于有害的东西还不能准确的判断,而去误食药品造成的安全性的问题,并且由于忘记将瓶盖盖上瓶体或者没有盖好而导致药物保质期相对缩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管、第一药瓶、第二药瓶及驱动板;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管(1)、第一药瓶(2)、第二药瓶(3)及驱动板(6);/n转动管(1)为中空管;/n转动管(1)的管壁上开设有出药口(101);/n第一药瓶(2)与第二药瓶(3)一样均为一端密封一端开口的圆筒,且其直径相同;/n第一药瓶(2)与第二药瓶(3)的外壁分别与转动管(1)的内壁螺纹连接;/n转动管(1)分别与第一药瓶(2)、第二药瓶(3)连接处的螺纹方向相反;/n转动管(1)内壁上设置有挡板(4),挡板(4)分别位于转动管(1)的两端,挡板(4)上开设有通孔(41);/n第一药瓶(2)与第二药瓶(3)位于挡板(4)之间;/n第一药瓶(2)与第二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管(1)、第一药瓶(2)、第二药瓶(3)及驱动板(6);
转动管(1)为中空管;
转动管(1)的管壁上开设有出药口(101);
第一药瓶(2)与第二药瓶(3)一样均为一端密封一端开口的圆筒,且其直径相同;
第一药瓶(2)与第二药瓶(3)的外壁分别与转动管(1)的内壁螺纹连接;
转动管(1)分别与第一药瓶(2)、第二药瓶(3)连接处的螺纹方向相反;
转动管(1)内壁上设置有挡板(4),挡板(4)分别位于转动管(1)的两端,挡板(4)上开设有通孔(41);
第一药瓶(2)与第二药瓶(3)位于挡板(4)之间;
第一药瓶(2)与第二药瓶(3)的开口方向相反,初始状态,第一药瓶(2)与第二药瓶(3)的开口接触形成密封的容器,此时,第一药瓶(2)的密封端到与其相邻挡板(4)之间的距离小于药丸的直径但大于药丸的半径,第二药瓶(3)的密封端到与其相邻挡板(4)之间的距离小于药丸的直径但大于药丸的半径;
第一药瓶(2)与第二药瓶(3)的密封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另一端穿过通孔(41)分别与驱动板(6)端面固定连接,连接杆(5)分别与第一药瓶(2)、第二药瓶(3)、驱动板(6)同轴线;
通孔(41)与连接杆(5)穿过通孔(41)的部位之间连接有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杭杰
申请(专利权)人:乾亨贸易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