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园园专利>正文

一种眼科术前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69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术前清洗装置,包括:底座;枕垫,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支撑柱,所述底座的顶端左右两侧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条形孔的内腔相插接;圆形柱,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相插接;罩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圆形柱的顶端;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腔;照明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后侧。该眼科术前清洗装置,能够将罩体移动并支撑在患者的头部一侧,进而无需工医务人员对罩体进行手持,以避免造成医务人员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而感到疲劳,可在不同高度下对罩体的位置进行固定,对医护人员接取清洗液起到的极大的帮助,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使对患者眼部的清洁更加容易,有效的节约了人力。

An ophthalmic preoperative clea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术前清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眼科
,具体为一种眼科术前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眼科一般研究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视光学,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白内障等多种眼科疾病,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眼科疾病很多,眼科手术也很多,常见的如外伤引起的角膜剥脱,眼睑挫裂伤,玻璃体破裂摘除术,另外还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斜视手术,近视纠正术等等;眼科患者在进行眼部手术前需要对眼球及其内部和外部进行清洗,以清除患者眼部的分泌物和杂物,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在进行清洗前,患者需要平躺在床上,并需要至少两名眼科医护人员配合对患者的眼部进行清洗,其中一名眼科医护人员需要长时间对眼部清洗液进行接取,操作较为麻烦,且极易对医护人员造成疲劳,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术前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对患者眼部进行清洗时,操作较为麻烦,且极易对医护人员造成疲劳,浪费人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术前清洗装置,包括:底座;枕垫,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支撑柱,所述底座的顶端左右两侧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条形孔的内腔相插接;圆形柱,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相插接;罩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圆形柱的顶端;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腔;照明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后侧。>优选的,所述圆形柱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的内腔底端为贯通状,限位槽的内腔插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侧与所述支撑柱的外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圆形柱的外壁一侧螺接有第一螺栓,且所述第一螺栓的内侧与所述支撑柱的外壁挤压接触。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导杆,所述底座的内腔左右两侧前后两侧均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有第一导杆;第一条形柱,与所述第一导杆的外壁相适配套接,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延伸出所述条形孔的内腔并与所述第一条形柱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螺栓,与所述底座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的内侧延伸进所述底座的内腔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条形柱的一侧,所述轴承的内环与所述第二螺栓的外壁过盈配合,且所述轴承的外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条形柱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照明机构包括:滑块,所述底座的后侧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的内腔相适配插接;立柱,沿上下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的后侧;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前侧顶端;照射灯,设置在所述灯架的底端。优选的,所述照明机构还包括:插柱,与所述立柱的前侧底端相插接,且所述插柱的前侧延伸进所述滑块的内腔;插块,所述滑槽的内腔前侧沿左右方向依次开设有若干个插槽,所述插柱的前侧固定设置有插块,且所述插块的前侧延伸出所述滑块的前侧并与所述插槽的内腔相适配插接;弹簧,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柱和所述立柱的内腔之间;拉杆,所述立柱的一侧沿前后方向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拉杆与所述限位孔的内腔相适配插接,且拉杆与插柱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腔形状为燕尾槽形,且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的内腔相适配插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眼科术前清洗装置,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实施例一中调节机构可对罩体的位置进行左右调整,从而能够将罩体移动并支撑在患者的头部一侧,进而无需工医务人员对罩体进行手持,以避免造成医务人员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而感到疲劳,通过实施例二中的调节机构可对枕垫的位置进行左右调节,从而可通过控制患者头部的位置将罩体移动到患者的头部一侧,操作简单;2、本专利技术通过限位槽、限位杆、圆形柱和第一螺栓的配合可对罩体进行平稳的上下移动,直至将罩体取下,并可在不同高度下对罩体的位置进行固定,对医护人员接取清洗液起到的极大的帮助;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照明机构可便于控制立柱左右移动,通过对照射灯的位置进行调节和固定,可使灯光准确的照射在患者的眼部,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使对患者眼部的清洁更加容易,有效的节约了人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调节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调节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底座的俯视剖视图。图中:1、底座,2、枕垫,3、支撑柱,4、条形孔,5、圆形柱,6、罩体,7、调节机构,71、第一导杆,72、第一条形柱,73、第二螺栓,701、支撑块,702、条形通孔,703、丝杠,704、转柄,705、丝杠螺母,706、第二条形柱,707、第二导杆,8、照明机构,81、滑块,82、滑槽,83、立柱,84、灯架,85、照射灯,86、插柱,87、插块,88、插槽,89、弹簧,810、拉杆,811、限位孔,9、限位槽,10、限位杆,11、第一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和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眼科术前清洗装置,包括:底座1、枕垫2、支撑柱3、条形孔4、圆形柱5、调节机构7和照明机构8,枕垫2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顶端中部,底座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条形孔4,支撑柱3与条形孔4的内腔相插接,支撑柱3可在条形孔4内平稳移动,圆形柱5与支撑柱3的顶端相插接,罩体6固定设置在圆形柱5的顶端,罩体6可对清洁液进行收取,调节机构7设置在底座1的内腔,照明机构8设置在底座1的后侧。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圆形柱5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9,且限位槽9的内腔底端为贯通状,限位槽9的内腔插接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的内侧与支撑柱3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限位槽9和限位杆10的配合可避免圆形柱5转动,以使罩体6更加稳定。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圆形柱5的外壁一侧螺接有第一螺栓11,且第一螺栓11的内侧与支撑柱3的外壁挤压接触,通过转动第一螺栓11与支撑柱3的外壁挤压接触,可对圆形柱5的位置进行固定。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调节机构7包括:第一导杆71、第一条形柱72和第二螺栓73,底座1的内腔左右两侧前后两侧均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有第一导杆71,第一条形柱72与第一导杆71的外壁相适配套接,支撑柱3的底端延伸出条形孔4的内腔并与第一条形柱72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导杆71的限制下可使第一条形柱72带动支撑柱3平稳移动,第二螺栓73与底座1的外侧转动连接,第二螺栓73的内侧延伸进底座1的内腔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一条形柱72的一侧,轴承的内环与第二螺栓73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固定设置在第一条形柱72的一侧。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照明机构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术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n枕垫(2),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顶端中部;/n支撑柱(3),所述底座(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条形孔(4),所述支撑柱(3)与所述条形孔(4)的内腔相插接;/n圆形柱(5),与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相插接;/n罩体(6),固定设置在所述圆形柱(5)的顶端;/n调节机构(7),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内腔;/n照明机构(8),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术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枕垫(2),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顶端中部;
支撑柱(3),所述底座(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条形孔(4),所述支撑柱(3)与所述条形孔(4)的内腔相插接;
圆形柱(5),与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相插接;
罩体(6),固定设置在所述圆形柱(5)的顶端;
调节机构(7),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内腔;
照明机构(8),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术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柱(5)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9),且所述限位槽(9)的内腔底端为贯通状,限位槽(9)的内腔插接有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的内侧与所述支撑柱(3)的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眼科术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柱(5)的外壁一侧螺接有第一螺栓(11),且所述第一螺栓(11)的内侧与所述支撑柱(3)的外壁挤压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术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
第一导杆(71),所述底座(1)的内腔左右两侧前后两侧均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有第一导杆(71);
第一条形柱(72),与所述第一导杆(71)的外壁相适配套接,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延伸出所述条形孔(4)的内腔并与所述第一条形柱(72)的顶端固定连接;
第二螺栓(73),与所述底座(1)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栓(73)的内侧延伸进所述底座(1)的内腔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田园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