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检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
,特别涉及一种耳鼻喉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耳鼻喉科主要诊疗一些有关耳、鼻、咽喉的疾病。耳常见疾病包括有耳聋、耳鸣、耳硬化症、晕动病、爆震性聋、中耳炎专题、梅尼埃病、耳廓假性囊肿、先天性耳前瘘管、外耳道真菌病,噪声性耳聋系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之则难以恢复,终致感音神经性聋,噪声除对听觉损伤外,还可引起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心电图改变,也可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鼻常见疾病包括有鼻疖、酒糟鼻、鼻硬结病、鼻息肉、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骨骨折。喉常见疾病包括有咽异感症、慢性咽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性会厌炎、扁桃体炎。喉气管瘢痕性狭窄、声带麻痹、甲状舌囊肿及瘘管、喉气囊肿、先天性声门下狭窄、先天性声带发育不良、先天性喉蹼、先天性小喉、先天性喉闭锁、先天性喉喘鸣、先天性喉裂、先天性喉蹼等。现有的用于耳鼻喉科的检查装置通常采用传统的固定结构,无法满足不同身高的医护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检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竖板,在竖板的顶部安装有工具箱,在底板上开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顶部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顶部安装有座椅,所述座椅上安装有两个扶手以及靠背,所述两个扶手对称安装在座椅的两侧,所述靠背安装在座椅的一端,在靠背的外侧安装有第二升降机构,在靠背上安装有头枕,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头枕相配合,所述头枕上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机构以及第一限位机构,所述固定杆安装在头枕的顶部,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固定杆上,并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安装在头枕的一侧,并与所述固定机构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检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竖板,在竖板的顶部安装有工具箱,在底板上开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顶部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顶部安装有座椅,所述座椅上安装有两个扶手以及靠背,所述两个扶手对称安装在座椅的两侧,所述靠背安装在座椅的一端,在靠背的外侧安装有第二升降机构,在靠背上安装有头枕,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头枕相配合,所述头枕上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机构以及第一限位机构,所述固定杆安装在头枕的顶部,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固定杆上,并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安装在头枕的一侧,并与所述固定机构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顶板、限位板、固定轴、驱动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轨、滑块以及第一螺纹杆,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安装槽的底部,所述滑块设有两个,两个滑块对称安装在滑轨的两端,并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安装在其中一个滑块上并与滑块螺纹配合,另一端贯穿另一个滑块,与该滑块螺纹配合,并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交叉设置,且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安装在顶板的底部,所述固定轴设有两个,两个固定轴均设在顶板与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安装在其中一个滑块上、另一端安装在固定轴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安装在另一滑块上、另一端安装在另一固定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鼻喉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中心线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限位板采用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杆与两个第二连杆对称设在限位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鼻喉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保护壳、电动机、蜗杆、蜗轮以及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安装在保护壳的底部并与保护壳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座椅的底部,所述蜗轮安装在转动轴上,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且蜗杆与电动机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上开有第一滑槽,所述头枕安装在第一滑槽中,并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耳鼻喉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壳,在固定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连接块、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固定支架、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靠背的一侧,在第一支架上安装左右固定支架,在第一支架上开有第二滑槽,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