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68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PICC置管托架在使用过程中,夹持方式常为直线式固定夹持,需要患者将手臂从夹持孔中穿过进行夹持,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夹持过程中比较麻烦,而且在夹持后对置管操作具有一定影响,会产生阻碍,而且清洁消毒不便,在长时间的夹持过程中易因汗渍滋生细菌的问题,包括剪式升降车;所述剪式升降车的上端固定对接安装有框体状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上端中部转动安装有水平的承托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于夹持座整体为L状结构,夹持座顶部平面的中部开设有横向的行程孔,可保证手臂置入的足够活动空间,并且方便清洗消毒,相比于不可分离的夹持机构死角存在更少。

Arm bracket car for PICC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
技术介绍
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又称PICC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首选手臂贵要静脉),导管末端直达上腔静脉。目前PICC置管术在临床广泛使用,主要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输入刺激性药物或毒性药物(化疗)、输入高渗性或黏稠性液体(如TPN)等。置管技术也不断发展,目前,我院临床上已普遍开展的是在超声引导下通过改良塞丁格穿刺工具置入PICC导管技术,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PICC置管部位,置管部位由肘窝以下上移到上臂,减轻了置管损伤、减少了导管相关问题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病人在置管过程中,需要对置管侧手臂有特殊摆放要求,如专利申请书CN201820065377.9中一种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涉及辅助器械
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包括:车体;手臂托架结构,手臂托架结构包括导轨、导块、立管、托杆和用于承托患者手臂的第一托板,导轨沿水平方向设置于车体,导块可滑动地设置于导轨,立管的一端与导块连接,托杆设置于立管内且能够相较于立管在轴向和/或径向活动,第一托板设置于托杆的远离导块的一端;和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旋钮和第二锁紧旋钮,第一锁紧旋钮设置于导块且能够使导块相较于导轨固定或活动,第二锁紧旋钮设置于立管且能够使托杆相较于立管固定或活动。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使得患者的手臂能够得到良好的固定,便于消毒以及置管作业,十分实用。现有的PICC置管托架在使用过程中,夹持方式常为直线式固定夹持,需要患者将手臂从夹持孔中穿过进行夹持,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夹持过程中比较麻烦,而且在夹持后对置管操作具有一定影响,会产生阻碍,而且清洁消毒不便,在长时间的夹持过程中易因汗渍滋生细菌。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以解决现有的PICC置管托架在使用过程中,夹持方式常为直线式固定夹持,需要患者将手臂从夹持孔中穿过进行夹持,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夹持过程中比较麻烦,而且在夹持后对置管操作具有一定影响,会产生阻碍,而且清洁消毒不便,在长时间的夹持过程中易因汗渍滋生细菌的问题。本专利技术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包括剪式升降车;所述剪式升降车的上端固定对接安装有框体状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上端中部转动安装有水平的承托机构;所述承托机构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内侧壁上垂直安装有夹持机构,而夹持机构的内端纵向夹套有夹持弧度调节机构;所述承托机构顶部平面上卡套有向左延伸的联结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台包括旋转柱,所述承载台顶部平面中部垂直转动安装有旋转柱,其旋转柱与述承载台主体相连接的部分上套装有阻尼环。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托板、透气槽和卡槽,所述承托机构顶部平面中部纵向固定安装有凹面朝上的弧状结构的托板,托板下方对应的承托机构中开设有前后贯穿的透气槽,透气槽的底部平面为中间高两端低的斜面结构,托板和透气槽相连接的部分开设有横向的前后间隔均匀的透气条孔,所述承托机构顶部平面左右棱边中部的位置处开设上端窄下端宽的等腰梯形状的卡槽。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座包括行程孔和导向座,所述夹持座整体为L状结构,夹持座顶部平面的中部开设有横向的行程孔,而行程孔前后两侧的位置处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凸”字状的导向座。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板、导向柱、调整螺杆和卡块,所述夹持机构内端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弧状的夹板,其夹板的内凹面上固定安装间隔均匀的纤维柱,夹持机构外端侧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导向柱,其导向柱的外端滑动穿过导向座,所述夹持机构外端侧壁的中部垂直转动安装有调整螺杆,其调整螺杆的中部靠外处通过两个夹持盘转动安装有卡块,其卡块的下端滑动穿过行程孔并与承托机构上的卡槽滑动相连接,卡块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上与行程孔上端和下端相切处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翅块。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弧度调节机构包括端块和螺栓,所述夹持弧度调节机构的上端横杆和下端横杆分别置于夹板和夹持机构相接处的上端和下端夹臂内,夹持弧度调节机构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长方体状的端块,上下两个端块之间通过螺栓相螺接。进一步的,所述联结机构包括扣臂,所述联结机构靠近承托机构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倒扣的L状的扣臂,其扣臂倒扣在承托机构的顶部平面上,而联结机构的外端则为向上弯曲的弯折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夹持座整体为L状结构,夹持座顶部平面的中部开设有横向的行程孔,而行程孔前后两侧的位置处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凸”字状的导向座,夹持座可从两侧翻起后使用,可保证手臂置入的足够活动空间,并且方便清洗消毒,相比于不可分离的夹持机构死角存在更少。由于夹持机构外端侧壁的中部垂直转动安装有调整螺杆,其调整螺杆的中部靠外处通过两个夹持盘转动安装有卡块,其卡块的下端滑动穿过行程孔并与承托机构上的卡槽滑动相连接,卡块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上与行程孔上端和下端相切处分别垂直固定安装有翅块,可通过旋转调整螺杆使得夹板部分移动,从而完成手臂夹持,而卡块则能够随调整螺杆移动,当卡入卡槽中后,夹持座则处于固定状态,不可翻转,此时可对手臂进行固定夹持,而当不需要使用时,可将卡块撤出,使得夹持座可翻转,方便清洗消毒。由于联结机构靠近承托机构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倒扣的L状的扣臂,其扣臂倒扣在承托机构的顶部平面上,而联结机构的外端则为向上弯曲的弯折结构,可将联结机构压在身下,便于固定托架车的位置,避免位置突然发生变动导致PICC置管发生移位。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状态右前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状态左后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自然状态下轴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拆分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夹持机构部分轴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夹持机构部分拆分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承托机构部分轴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承托机构半剖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剪式升降车;2、承载台;201、旋转柱;3、承托机构;301、托板;302、透气槽;303、卡槽;4、夹持座;401、行程孔;402、导向座;5、夹持机构;501、夹板;502、导向柱;503、调整螺杆;504、卡块;6、夹持弧度调节机构;601、端块;602、螺栓;7、联结机构;701、扣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式升降车(1);所述剪式升降车(1)的上端固定对接安装有框体状的承载台(2);所述承载台(2)的上端中部转动安装有水平的承托机构(3);所述承托机构(3)包括托板(301)和透气槽(302),所述承托机构(3)顶部平面中部纵向固定安装有凹面朝上的弧状结构的托板(301),托板(301)下方对应的承托机构(3)中开设有前后贯穿的透气槽(302);所述承托机构(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夹持座(4);所述夹持座(4)的内侧壁上垂直安装有夹持机构(5),而夹持机构(5)的内端纵向夹套有夹持弧度调节机构(6);所述承托机构(3)顶部平面上卡套有向左延伸的联结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式升降车(1);所述剪式升降车(1)的上端固定对接安装有框体状的承载台(2);所述承载台(2)的上端中部转动安装有水平的承托机构(3);所述承托机构(3)包括托板(301)和透气槽(302),所述承托机构(3)顶部平面中部纵向固定安装有凹面朝上的弧状结构的托板(301),托板(301)下方对应的承托机构(3)中开设有前后贯穿的透气槽(302);所述承托机构(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夹持座(4);所述夹持座(4)的内侧壁上垂直安装有夹持机构(5),而夹持机构(5)的内端纵向夹套有夹持弧度调节机构(6);所述承托机构(3)顶部平面上卡套有向左延伸的联结机构(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2)包括旋转柱(201),所述承载台(2)顶部平面中部垂直转动安装有旋转柱(201),其旋转柱(201)与述承载台(2)主体相连接的部分上套装有阻尼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槽(302)的底部平面为中间高两端低的斜面结构,托板(301)和透气槽(302)相连接的部分开设有横向的前后间隔均匀的透气条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机构(3)还包括卡槽(303),所述承托机构(3)顶部平面左右棱边中部的位置处开设上端窄下端宽的等腰梯形状的卡槽(30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PICC置管患者手臂托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4)包括行程孔(401)和导向座(402),所述夹持座(4)整体为L状结构,夹持座(4)顶部平面的中部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刘光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