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剖宫产术后母婴亲肤接触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剖宫产术后母婴亲肤接触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产妇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由于胎儿未经历过产道,因此胎儿无法接受母亲产道的有益菌群,目前专家主张通过早期母婴亲肤接触帮助新生儿获得此菌群定值,新生儿产后2小时内兴奋性较高,本能的自主寻乳并吸吮初乳意识极强,新生儿过此兴奋期之后便会转入沉睡期,自主寻乳和吸吮意愿减弱,研究表明新生儿首次吸吮母乳对于营养供给、抗体摄入和维持体温均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临床剖宫产手术,胎儿娩出后经过助产士初步清理和评估之后,正常健康的足月儿被送回病房,等待母亲术后清醒后返回病房,才可以与母亲在一起,而胎儿娩出后,母亲需要经历切口缝合、术后清醒等环节,才能返回病房,平均需要耗时1~2小时,因此母亲返回病房后新生儿已经转入沉睡期,错过母婴亲肤接触和首次吸吮初乳时机,所以我需要一种装置用于产妇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经过初步清理和评估后,如果是正常健康的足月儿,则应用此装置将新生儿固定于母亲前胸皮肤上,做生命最初的亲肤接触,通过内置感应器可以实时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剖宫产术后母婴亲肤接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固定器(2)、婴儿固定装置(3)和监测装置(4),固定器(2)对称设置在框架(1)两侧,婴儿固定装置(3)设置在框架(1)上,婴儿固定装置(3)可在框架(1)上延圆弧轨迹移动,监测装置(4)设置在框架(1)上;/n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圆弧形滑道(11);/n所述婴儿固定装置(3)包括弧形滑块(31)、连接杆(32)、锁紧螺母(33)、弧形垫板(34)、第一连接件(35)、第一锁紧螺钉(36)、第二连接件(37)、第二锁紧螺钉(38)、第三连接件(39)、第三锁紧螺钉(310)、婴儿躯干挡板(311)、绞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剖宫产术后母婴亲肤接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固定器(2)、婴儿固定装置(3)和监测装置(4),固定器(2)对称设置在框架(1)两侧,婴儿固定装置(3)设置在框架(1)上,婴儿固定装置(3)可在框架(1)上延圆弧轨迹移动,监测装置(4)设置在框架(1)上;
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圆弧形滑道(11);
所述婴儿固定装置(3)包括弧形滑块(31)、连接杆(32)、锁紧螺母(33)、弧形垫板(34)、第一连接件(35)、第一锁紧螺钉(36)、第二连接件(37)、第二锁紧螺钉(38)、第三连接件(39)、第三锁紧螺钉(310)、婴儿躯干挡板(311)、绞轴(312)、婴儿臀部挡板(313)、第四锁紧螺钉(314)、第一固定螺柱(315)和第二固定螺柱(316),弧形滑块(31)设置在框架(1)上的圆弧形滑道(11)内,连接杆(32)固定设置在弧形滑块(31)上,连接杆(32)穿过弧形滑块(31)和框架(1),弧形垫板(34)套装在连接杆(32)上,弧形垫板(34)与框架(1)上表面贴合,锁紧螺母(33)螺接在连接杆(32)上,锁紧螺母(33)下表面与弧形垫板(34)贴合,第一连接件(35)旋转安装在连接杆(32)底端,连接杆(32)底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柱(316),第二固定螺柱(316)对第一连接件(35)进行轴向限位,第一连接件(35)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钉(36),第二连接件(37)旋转安装在第一连接件(35)上,第一连接件(35)远离连接杆(3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柱(315),第一固定螺柱(315)对第二连接件(37)进行轴向限位,第二连接件(37)于第一连接件(35)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锁紧螺钉(38),第三连接件(39)滑动设置在第二连接件(37)内,第二连接件(37)与第三连接件(39)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锁紧螺钉(310),婴儿躯干挡板(311)通过绞轴(312)铰接在第三连接件(39)上,婴儿臀部挡板(313)滑动设置在婴儿躯干挡板(311)上,婴儿躯干挡板(311)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