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分体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包括外盖、设有锁合结构的锁盖或锁圈,所述锅体具有锁扣结构,所述锁盖或锁圈相对外盖可转动地设置于外盖内,所述锅盖与锅体之间设有插接式耦合器,所述耦合器包括与所述外盖固定连接的上耦合部和设在锅体的下耦合部;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锅体上,所述上耦合部与所述下耦合部配合,所述外盖相对所述锅体限位固定,转动所述锁盖或锁圈,所述锁合结构与锁扣结构在解锁位置和锁合位置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在锅盖与锅体的插接式耦合器,可以大大减小锅盖在锁合时的冲击,提高使用寿命。
A separate pressure cooking appli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压力烹饪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家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压力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电压力锅等产品都有锅盖结构,锅盖与下面锅体有两种连接方式,分体和连体连接。对于电压力锅而言,该连接方式决定了电压力锅的压力控制方式,分体连接产品一般使用压力开关控制压力,在其锅体的底部装有压力开关,与碟簧、发热盘及内胆组成承压结构,当锅内有压力时,内胆受压会向下微微变形,推动发热盘向下移动,从而使碟簧产生弹性形变,碟簧与压力开关顶杆接触,当到达一定的压力时,顶杆将压力开关弹开,而压力开关与发热盘串联连接,从而断开加热,达到控制压力的目的。另一种为连体连接方式,一般使用顶部测温控制内部温度,而温度与压力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而达到控制压力的目的,也可使用压力开关控制压力,控压结构与分体相同。同时为了用户安全,两种连接方式都会在内部设立一个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将上盖合到位,产品才能进行加热产生压力。在使用电压力锅烹饪食物时,为了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不同的食物需要使用不同的压力烹饪,而且使用IH电磁加热技术比普通发热盘加热更均匀,效果更好,体验更佳。而目前现有技术中,分体连接式的电压力煲产品,控压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同时方便用户拆下清洗,但只能控制一个压力,无法实现多个压力控制。而且由于IH电磁加热结构限制没有承压结构,所以也无法做成IH电磁加热,所以使用此控压方式的产品食物烹饪效果较差。而另一种连体连接方式可以使用顶部控温方式,以期实现多个压力控制,且可以实现IH电磁加热,但是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所以一般产品售价较高,用户也无法承受较高的价格,且用户无法拆下上盖清洗,容易滋生细菌,体验较差。为了将两种连接方式的优点相结合,因此在分体结构上盖处增加一个顶部测温装置,通过耦合器与煲体进行耦合连接,实现精准控温控压,用户可拆下锅盖清洗,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提升产品体验。锅盖上设置了耦合器后,分体压力锅也能实现电连,但需要解决锅盖与锅体盖合或扣合时,上下耦合部为了实现可靠电连,寿命短的问题。特别是现有技术的周向插接耦合的连接器,因为锁合动作使得两个耦合器之间频繁相互碰撞,磨损、变形使得耦合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体压力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锅盖分体,耦合器寿命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分体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包括外盖、设有锁合结构的锁盖或锁圈,所述锅体具有锁扣结构,所述锁盖或锁圈相对外盖可转动地设置于外盖内,所述锅盖与锅体之间设有插接式耦合器,所述耦合器包括与所述外盖固定连接的上耦合部和设在锅体的下耦合部;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锅体上,所述上耦合部与所述下耦合部配合,所述外盖相对所述锅体限位固定,转动所述锁盖或锁圈,所述锁合结构与锁扣结构在解锁位置和锁合位置切换。优选地,所述锁合结构与所述锁扣结构锁合时,所述上耦合部与所述下耦合部电连。优选的,所述锁盖或锁圈设有致动件,所述致动件随所述锁盖或锁圈旋转而移动;所述上耦合部可上下浮动地设在所述外盖上,所述致动件与所述上耦合部作用,以使所述上耦合部下压或上浮。优选地,所述锅体与所述外盖之间设有限位结构,以对所述外盖限位固定。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柱和限位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孔上下配合,所述限位柱和限位孔各设在所述锅体和外盖两者中的其一上。优选地,所述外盖的旋转被所述锅体限位锁死时,所述上耦合部与所述下耦合部电连。优选地,所述致动件具有导向部和限位部,所述上耦合部位于所述限位部处时,被限位固定在所述外盖的预定位置处,所述上耦合部在所述导向部作用下,变换预定位置。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上具有第一磁吸件,所述上耦合部上具有第二磁吸件,所述上耦合部被所述限位部限位至第一预定位置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相斥,驱动所述上耦合部限位至第二预定位置。优选地,还包括止动限位部和止动配合部,所述止动限位部和所述止动配合部分别设在包括所述限位部和所述上耦合部在内的其一上,所述止动限位部与所述止动配合部配合,以使所述上耦合部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处在预定位置。优选地,所述上耦合部具有连接器本体和弹性件,所述连接器本体通过所述弹性件固定在所述外盖上。有益效果:不同于其他烹饪器具,压力烹饪器具的锅盖与锅体之间不是简单的完成盖合动作就可以,还需要完成锁合动作,才能保证有压烹饪的安全进行,这使得耦合器的耦合比一般的烹饪器具更为复杂,传统的分体式锅盖,具有锁合结构的锁盖或锁圈直接固定在锅盖上,在锁合时或解锁时,需要旋转整个锅盖,锁盖或锁圈才能旋转,为了使得上耦合部与下耦合部能够耦合,设置在外盖上的上耦合部也需随锅盖的旋转而旋转,进而才能与锅体上的下耦合部耦合。一般而言,下耦合部设置在锅体的锁合位置处,而锅盖在盖合在锅体上时,上耦合部处在解锁位置,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弧度间隔,上耦合部需随锅盖的旋转而旋转,逐渐向下耦合部快速移动,在锅盖锁合到位时,上耦合部已经具有大小不定的动能,与下耦合部配合时,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致使耦合器的摩擦加剧,PIN针弯曲变形,从而降低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为了提高耦合器的使用寿命,将分体压力烹饪器具的锅盖设置成锁盖或锁圈、外盖可相对旋转的形式,使得分体压力烹饪器具在进行锁合动作时,外盖无需再参与到锁合动作中去,合盖完成后,单独驱动锁盖或锁圈旋转进行锁合;由于外盖不再参与到锁合动作中去,所以锅盖盖合在锅体上时,就可以完成上耦合部与下耦合部的配合,以使得上耦合部与下耦合部之间进行配合运动的距离比传统的配合方式大大缩小,得以解决压力烹饪器具的上下耦合部相对距离较远,动能过大的问题,盖合时,锁盖或锁圈的锁扣结构处在解锁位置,与锁扣结构完成对位配合,从而保证,盖合完成后,锁盖或锁圈能够相对外盖旋转至锁合位置,以与所述锁扣结构锁合完成锁合动作,由于上耦合部与下耦合部在盖合时完成了配合,而锁盖或锁圈在盖合后又还需要完成锁合动作,所以为了减小锁合动作对上耦合部和下耦合部的不良影响,在锅盖盖合时,外盖即相对锅体限位固定,使得外盖的转动被限位锁死,从而保证,锁盖或锁圈在相对锅盖旋转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外盖产生了相对锅体旋转的趋势,而导致上下耦合部之间受到摩擦、形变等的问题;综上,本专利技术设置在锅盖与锅体的插接式耦合器,可以大大减小锅盖在锁合时的冲击,提高使用寿命。更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详见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烹饪器具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锅盖盖合在锅体上且锁合结构处在解锁位置处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锅盖盖合在锅体上且锁合结构处在解锁位置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锅盖盖合在锅体上且锁合结构处在锁合位置处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锅盖盖合在锅体上且锁合结构处在锁合位置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锅体上限位柱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锅盖上限位孔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包括外盖、设有锁合结构的锁盖或锁圈,所述锅体具有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或锁圈相对外盖可转动地设置于外盖内,所述锅盖与锅体之间设有插接式耦合器,所述耦合器包括与所述外盖固定连接的上耦合部和设在锅体的下耦合部;/n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锅体上,所述上耦合部与所述下耦合部配合,所述外盖相对所述锅体限位固定,转动所述锁盖或锁圈,所述锁合结构与锁扣结构在解锁位置和锁合位置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包括外盖、设有锁合结构的锁盖或锁圈,所述锅体具有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或锁圈相对外盖可转动地设置于外盖内,所述锅盖与锅体之间设有插接式耦合器,所述耦合器包括与所述外盖固定连接的上耦合部和设在锅体的下耦合部;
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锅体上,所述上耦合部与所述下耦合部配合,所述外盖相对所述锅体限位固定,转动所述锁盖或锁圈,所述锁合结构与锁扣结构在解锁位置和锁合位置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结构与所述锁扣结构锁合时,所述上耦合部与所述下耦合部电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或锁圈设有致动件,所述致动件随所述锁盖或锁圈旋转而移动;
所述上耦合部可上下浮动地设在所述外盖上,所述致动件与所述上耦合部作用,以使所述上耦合部下压或上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与所述外盖之间设有限位结构,以对所述外盖限位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柱和限位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孔上下配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张硕,李鹏辉,周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