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9560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应用,包括面料本体,该面料本体包括至少两相连接的独立编织面料,各独立编织面料均为多角度编织,且各独立编织面料的边沿呈多角度倾斜。相邻两独立编织面料之间编织连接有第一连接组织,该第一连接组织用于独立编织面料之间的连接。该独立编织面料包括至少两编织层,各编织层之间编织连接有第二连接组织,该第二连接组织用于编织层边沿之间的连接。整个针织面料采用多个独立编织面料通过第一连接组织编织连接并一体编织而成,相对于在非水平或垂直方向采用传统编织,消除了影响外观的锯齿结构,且更加平整、舒适;独立编织面料采用弹性纱线编织而成,提高了针织面料的延展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面料领域,具体指的是一种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常规的针织鞋面只能是按着鞋面的纵方向或者横方向编织,限制了一些鞋面的设计,例如:一些针织组织在非水平或者非垂直方向上编织时,容易产生影响外观的锯齿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应用。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该面料本体包括至少两相连接的独立编织面料,各独立编织面料均为多角度编织,且各独立编织面料的边沿呈多角度倾斜。优选的,相邻两独立编织面料之间编织连接有第一连接组织,该第一连接组织用于独立编织面料之间的连接。优选的,该独立编织面料包括至少两编织层,各编织层之间编织连接有第二连接组织,该第二连接组织用于编织层边沿之间的连接。优选的,该独立编织面料包括面编织层和底编织层,该面编织层的编织组织与底编织层连接,或该面编织层与底编织层无编织组织连接。优选的,该面编织层和底编织层均由有色纱线编织而成。优选的,该独立编织面料包括面编织层、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和底编织层,该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编织组织之间交底编织连接,且该第一中间层的编织组织与面编织层连接,该第二中间层的编织组织与底编织层连接。优选的,该面编织层、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以及底编织层均由弹性纱线编织而成。一种扇式拼接针织面料编织方法,该编织面料为上述扇式拼接针织面料,该方法包括:独立编织面料编织步骤:对单个独立编织面料利用铲针进行多角度编织;第一连接组织编织步骤:利用纱线进行面编织和底编织形成第一连接组织,用于独立编织面料的连接;其中,该独立编织面料编织步骤包括面编织层编织步骤:利用纱线进行面编织、底吊目编织的隔针编织形成面编织层;底编织层编织步骤:利用纱线进行底编织,形成底编织层;第二连接组织编织步骤:利用纱线依次进行面编织、面吊目和底吊目的交底编织、底编织形成第二连接组织;多角度编织步骤:利用纱线进行面编织和底吊目编织的隔针编织、底编织进行逐级递减或递增编织,形成多个具有多角度的独立编织面料。优选的,还包括整烫步骤:对编织形成的针织面料进行高温处理。根据上述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在鞋面上的应用,可应用至鞋面任意位置。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整个针织面料采用多个独立编织面料通过第一连接组织编织连接并一体编织而成,相对于在非水平或垂直方向采用传统编织,消除了影响外观的锯齿结构,且更加平整、舒适。2、独立编织面料采用弹性纱线编织而成,提高了针织面料的延展性和舒适性。3、编织形成的针织面料更加适用于鞋面的编织,使得整个鞋面更加平整、舒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数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类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针织面料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中实施例1独立编织面料编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二中实施例1独立编织面料编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二中实施例2独立编织面料编织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针织面料编织图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针织面料编织图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针织面料实物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针织面料应用至鞋面局部效果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面料本体,11独立编织面料,111面编织层,112底编织层,113第一中间层,114第二中间层,2第一连接组织,3第二连接组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专利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在以下说明中,处于解释的目的而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不用这里的具体细节或者所描述的特定方式来实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扇式拼接针织面料]一种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参照图1,包括面料本体1,该面料本体1包括至少两相连接的独立编织面料11,独立编织面料11数量、大小以及形状不一,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设计,各独立编织面料11均为多角度编织,且各独立编织面料11的边沿呈多角度倾斜,使得独立编织面料11能够与不同角度的面料进行连接。相邻两独立编织面料11之间编织连接有第一连接组织2,该第一连接组织2用于独立编织面料11之间的连接,第一连接组织2可由单丝编织而成,但不局限于单丝。该独立编织面料11包括至少两编织层,各编织层之间编织连接有第二连接组织3,该第二连接组织3用于编织层边沿之间的连接,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圆筒、吊目、四平、翻针和提花。进一步的,参照图2-4,该独立编织面料11包括面编织层111和底编织层112,该面编织层111的编织组织与底编织层112连接,或该面编织层111与底编织层112无编织组织连接。作为优选的,该面编织层111和底编织层112均由有色纱线(且为高弹纱线)编织而成。具体参照图2,该独立编织面料11包括面编织层111、第一中间层113、第二中间层114和底编织层112,该第一中间层113和第二中间层114的编织组织之间交底编织连接,且该第一中间层113的编织组织与面编织层111连接,该第二中间层114的编织组织与底编织层112连接。第一中间层113和第二中间层114交织,形成立体结构,使得整个独立编织面料11呈现立体效果。进一步的,该面编织层111、第一中间层113、第二中间层114以及底编织层112均由弹性纱线编织而成,使得整个独立编织面料11具有一定的弹性,更加舒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扇式拼接针织面料编织方法]一种扇式拼接针织面料编织方法,该编织面料为上述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参照图5,该方法包括:独立编织面料11编织步骤:对单个独立编织面料11利用铲针进行多角度编织;第一连接组织2编织步骤:利用纱线进行面编织和底编织形成第一连接组织2,用于独立编织面料11的连接;具体参照图5,第51织行是D纱做面编织。第52织行是D纱做底编织。第53、54织行和第56、55织行的编织动作与第51、52织行一致,编织出的是鞋面中的单丝区域,也就是第一连接组织2。其中,该独立编织面料11编织步骤包括面编织层111、底编织层112编织步骤:利用纱线进行面编织、底吊目编织的隔针编织形成面编织层111;利用纱线进行底编织,形成底编织层112;具体参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该面料本体包括至少两相连接的独立编织面料,各独立编织面料均为多角度编织,且各独立编织面料的边沿呈多角度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该面料本体包括至少两相连接的独立编织面料,各独立编织面料均为多角度编织,且各独立编织面料的边沿呈多角度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独立编织面料之间编织连接有第一连接组织,该第一连接组织用于独立编织面料之间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该独立编织面料包括至少两编织层,各编织层之间编织连接有第二连接组织,该第二连接组织用于编织层边沿之间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该独立编织面料包括面编织层和底编织层,该面编织层的编织组织与底编织层连接,或该面编织层与底编织层无编织组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编织层和底编织层均由有色纱线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扇式拼接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该独立编织面料包括面编织层、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和底编织层,该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编织组织之间交底编织连接,且该第一中间层的编织组织与面编织层连接,该第二中间层的编织组织与底编织层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泰李颖泉李代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