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的混合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552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的混合栽培方法,通过对盐碱地进行深耕深松、施加土壤改良剂、酸度调节剂和微生物制剂等手段进行处理,然而采用交叉播种的方法种植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并利用微喷灌技术进行灌溉促进植物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改良盐碱地的土壤质量,提高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的产量,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改善盐碱地的土壤质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的有益效果。

A mixed cultivation method of alfalfa, cassia seed and honeysuck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的混合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的混合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盐碱地是各类盐土、碱土及盐化、碱化土壤的总称,根据土壤中盐碱含量的多少,一般可分为轻度(<2.5‰)、中度(2.5-3.5‰)和重度(>3.5‰)三类。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土壤盐碱化使大面积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我国的苜蓿种植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且种植技术比较成熟,在盐碱地上对苜蓿和其他农作物进行间作套种,能够提高盐碱地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提高苜蓿的产量。但是采用现有技术种植苜蓿,由于盐碱地含盐量高于正常土地,且自身营养成分匮乏,超过苜蓿耐盐碱性的承受限,苜蓿的产量难以达到正常量。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苦、咸,性微寒,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等功效,用于目赤涩痛、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决明子具有降压、降脂、保肝和改善肾功能等功效,是国家卫生部公布的69种药食同源的物质之一,民间常用决明子泡茶饮。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属多年生、半常绿的缠绕灌木。金银花以花蕾或待初开的花供药用,藤叶(忍冬藤)亦可供药用,主要的药用成分为绿椽酸和异绿椽酸。金银花的花蕾能清热解毒,忍冬藤也具有清热解毒和通络的功效。金银花属大宗药材,市场需求量大,人工栽培是其重要的来源途径。但是,传统的金银花栽培方法,行间比较宽,杂草危害严重,除草、肥料投入的成本高,土地利用率比较低,影响金银花的种植效益。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有关在盐碱地上混合种植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盐碱地上种植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的方法,一方面有效降低盐碱地的含盐量和碱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盐碱地的土壤情况,极大的提高盐碱地的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种植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盐碱地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的混合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旋耕机对土地进行深耕深松,深度为30-35厘米,晾晒3-5天;(2)对步骤(1)的土壤施加土壤改良剂,继续利用旋耕机对土地进行深耕深松,深度为30-35厘米,晾晒5-8天,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原料组成:生物有机肥30-50份,玉米秸秆粉20-40份,草木灰10-20份,尿素10-15份,磷酸二氢钾10-15份,高岭土粉5-10份,麸皮粉20-40份,脱硫石膏5-15份,复合酶制剂5-10份;(3)将酸度调节剂按0.5-10%的浓度随水施入步骤(2)的土壤,施水浇透,待水渗入表层略干;施用酸度调节剂的量为直至10-20cm深度土壤的pH达到8.0以下;(4)向步骤(3)的土壤中施加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植物根际促生菌与嗜盐细菌以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粉剂,施加量为25-35kg/亩;(5)将决明子和金银花种子用水浸泡20-24h,捞出晾干;将苜蓿种子用ABT生根粉浸种;按照40-60cm行距开沟进行交叉播种;播种后覆土压实,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6)利用微喷灌对播种后的土壤进行灌溉,灌溉周期为8-10天1次,确保表土层水面高5-10厘米,直到出苗为止;(7)待出苗后进行灌水、施肥、除草、灭虫的田间管理。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复合酶制剂由重量比1:1-1.5:0.5-1:1-1.5:0.5-0.8:1-1.3的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纤维素酶、脲酶和脂肪酶组成;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酸度调节剂为柠檬酸、醋酸和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苜蓿种子用ABT生根粉溶液浸种2-3h;所述生根粉溶液的浓度为100mgABT生根粉/kg水;所述决明子和金银花种子用40-50℃温水中浸泡;进一步,所述交叉播种为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依次排列,每种作物4-6行,行距40-60cm,播种深度1-2cm;进一步,所述苜蓿品种选自丰宝、四季旺、爱菲尼特、金皇后中的一种或几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盐碱地上种植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并通过施加土壤改良剂、微生物菌剂等手段,一方面改良盐碱地的土壤,另一方面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生态发展;(2)苜蓿和决明子属于豆科植物,二者混合栽培能够协同促进氮势的固定,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投入,保证金银花的生长;通过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的混合栽培能够有效降低田间的杂草危害,显著提高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的产量;进而提升综合经济效益;同时具有环保的特点;(3)本专利技术的土壤改良剂充分利用植物秸秆、生物有机肥等天然原料,成本低廉,营养均衡,既能降低土壤pH,还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的透气、渗水状况,增加盐碱地的土壤质量。(4)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提高作物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改善盐碱地的土壤质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首先,制备土壤改良剂,选取生物有机肥50份,玉米秸秆粉40份,草木灰20份,尿素10份,磷酸二氢钾10份,高岭土粉10份,麸皮粉40份,脱硫石膏15份,复合酶制剂10份;所述复合酶制剂由重量比1:1.5:0.5:1:0.8:1的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纤维素酶、脲酶和脂肪酶组成,混合搅拌均匀。最后,选择生根粉溶液的浓度为100mgABT生根粉/kg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的混合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旋耕机对土地进行深耕深松,深度为30-35厘米,晾晒5天;(2)对步骤(1)的土壤施加土壤改良剂,继续利用旋耕机对土地进行深耕深松,深度为30-35厘米,晾晒8天,(3)将酸度调节剂柠檬酸按10%的浓度随水施入步骤(2)的土壤,施水浇透,待水渗入表层略干;施用酸度调节剂的量为直至10-20cm深度土壤的pH达到8.0以下;(4)向步骤(3)的土壤中施加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植物根际促生菌与嗜盐细菌以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粉剂,施加量为35kg/亩;(5)将决明子和金银花种子用50℃的温水浸泡24h,捞出晾干;将丰宝苜蓿种子用ABT生根粉浸种2h;按照种作物5行,行距40cm,播种深度1cm开沟,将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依次排列进行交叉播种,播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的混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利用旋耕机对土地进行深耕深松,深度为30-35厘米,晾晒3-5天;/n(2)对步骤(1)的土壤施加土壤改良剂,继续利用旋耕机对土地进行深耕深松,深度为30-35厘米,晾晒5-8天,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原料组成:生物有机肥30-50份,玉米秸秆粉20-40份,草木灰10-20份,尿素10-15份,磷酸二氢钾10-15份,高岭土粉5-10份,麸皮粉20-40份,脱硫石膏5-15份,复合酶制剂5-10份;/n(3)将酸度调节剂按0.5-10%的浓度随水施入步骤(2)的土壤,施水浇透,待水渗入表层略干;施用酸度调节剂的量为直至10-20cm深度土壤的pH达到8.0以下;/n(4)向步骤(3)的土壤中施加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植物根际促生菌与嗜盐细菌以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粉剂,施加量为25-35kg/亩;/n(5)将决明子和金银花种子用水浸泡20-24h,捞出晾干;将苜蓿种子用ABT生根粉浸种;按照40-60cm行距开沟进行交叉播种;播种后覆土压实,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n(6)利用微喷灌对播种后的土壤进行灌溉,灌溉周期为8-10天1次,确保表土层水面高5-10厘米,直到出苗为止;/n(7)待出苗后进行灌水、施肥、除草、灭虫的田间管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苜蓿、决明子和金银花的混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旋耕机对土地进行深耕深松,深度为30-35厘米,晾晒3-5天;
(2)对步骤(1)的土壤施加土壤改良剂,继续利用旋耕机对土地进行深耕深松,深度为30-35厘米,晾晒5-8天,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原料组成:生物有机肥30-50份,玉米秸秆粉20-40份,草木灰10-20份,尿素10-15份,磷酸二氢钾10-15份,高岭土粉5-10份,麸皮粉20-40份,脱硫石膏5-15份,复合酶制剂5-10份;
(3)将酸度调节剂按0.5-10%的浓度随水施入步骤(2)的土壤,施水浇透,待水渗入表层略干;施用酸度调节剂的量为直至10-20cm深度土壤的pH达到8.0以下;
(4)向步骤(3)的土壤中施加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植物根际促生菌与嗜盐细菌以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粉剂,施加量为25-35kg/亩;
(5)将决明子和金银花种子用水浸泡20-24h,捞出晾干;将苜蓿种子用ABT生根粉浸种;按照40-60cm行距开沟进行交叉播种;播种后覆土压实,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6)利用微喷灌对播种后的土壤进行灌溉,灌溉周期为8-10天1次,确保表土层水面高5-10厘米,直到出苗为止;
(7)待出苗后进行灌水、施肥、除草、灭虫的田间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陶雅李雪徐丽君那亚花梅焦巍王荣司丙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