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甜叶菊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504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甜叶菊收获机,该甜叶菊收获机包括收割机构、提升机构、自动脱叶机构和循环输送带,收割机构的输出端位于提升机构进料斗的上方,自动脱叶机构的顶端位于提升机构出料斗的下方,底端位于循环输送带的上方;自动脱叶机构包括处理箱,处理箱的顶板设有接料管,底板对称设有两个出料管,处理箱的内腔沿竖直方向向下对称设有导向辊、切断辊和脱叶辊,导向辊的辊体为光滑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自动脱叶机构,在实现对杆体切断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够实现脱叶功能,配合风选系统能够对杆体和叶片分别进行收集,大幅简化后续的处理工序;自动脱叶机构和提升机构均为立式结构,减少收获机的水平横向长度,便于收获机的操作。

A Stevia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甜叶菊收获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甜叶菊收获机。
技术介绍
甜叶菊属于宿根草本性的植物,有多种用途,其一具有药理作用,控制血糖、降低血压促进新陈代谢;其二甜叶菊残渣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如Ca2+、Fe2+等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其三可用作食用菌培养料,满足食用菌对微量元素的要求;其四可用作牛、羊饲草类动物的饲料,增加奶的甜度,提高产奶量,增加奶的微量元素。传统甜叶菊收获采用人工收获的方式,用镰刀割断甜叶菊植株,切割部位离地面20厘米左右,割茬含2片叶片,割断后的植株再用手工将甜叶菊的叶片摘下,工序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为此,公开号为CN103947372B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偏心凸轮梳齿状甜叶菊收获机,包括拖拉机、转筒梳齿器、螺旋绞龙、皮带输送器、旋转切刀和料仓,机架上设有螺旋绞龙和转筒梳齿器,在动力的带动下,转筒梳齿器转动,转筒梳齿器中心固定安装偏心凸轮,偏心凸轮形状为陀螺线状,梳齿器是由滚珠、复位弹簧和梳齿杆组成,转筒梳齿器转动梳齿杆随动,梳齿杆从转筒伸出逐渐增长,当滚轴运动到偏心凸轮最高点时,梳齿杆的从转筒伸出最长,转筒梳齿器上设有多排梳齿杆,梳齿杆梳摘甜叶菊的叶片顺时针方向转动,将甜叶菊的叶片送到螺旋绞龙,螺旋绞龙分为两端,一段左旋,另一端右旋,甜叶菊的叶片汇集到螺旋绞龙的中间,经输送器进入料仓,旋转切刀将地上的甜叶菊秸秆切断。但是这种甜叶菊收获机在使用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其不能实现自动脱叶,增加了后续处理工序;二是其水平横向长度较大,不便于收获机的操作。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甜叶菊收获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甜叶菊收获机,该甜叶菊收获机包括收割机构、提升机构、自动脱叶机构和循环输送带,所述提升机构的底部一侧设有进料斗,顶部另一侧设有出料斗,所述收割机构的输出端位于进料斗的上方,所述自动脱叶机构的顶端位于出料斗的下方,底端位于循环输送带的上方;所述自动脱叶机构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板设有接料管,底板对称设有两个出料管,所述处理箱的内腔沿竖直方向向下对称设有导向辊、切断辊和脱叶辊,所述导向辊的辊体为光滑辊,所述切断辊的辊体外侧等距固定有若干圈切断杆,所述脱叶辊的辊体外侧均布有若干排条形勾槽,且条形勾槽的一边部设有便于勾住甜叶菊叶片并使其与杆体脱离的凸勾,所述处理箱的底板位于两个出料管之间固定有增压组件,所述增压组件转动支撑有压辊,所述压辊在增压组件的作用下能够竖直位移至与两个脱叶辊接触。进一步地,上述甜叶菊收获机中,所述甜叶菊收获机位于循环输送带的一侧设有风选用的风机,另一侧设有用于收集叶片的接叶袋,所述甜叶菊收获机位于循环输送带的输出端设有用于收集杆体的接杆袋。进一步地,上述甜叶菊收获机中,所述风机共设有两个,分别对应两个出料管。进一步地,上述甜叶菊收获机中,所述循环输送带的带体设有便于杆体输送的横隔板。进一步地,上述甜叶菊收获机中,所述切断杆的杆体一侧设有便于对甜叶菊进行切断的切刃。进一步地,上述甜叶菊收获机中,所述增压组件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部设有便于滑板竖直位移的滑槽,所述滑板的下侧通过一排压缩弹簧与滑槽的底端固连,上侧垂直固定有为压辊提供转动支撑的耳座。进一步地,上述甜叶菊收获机中,所述脱叶辊和压辊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进一步地,上述甜叶菊收获机中,所述甜叶菊位移至脱叶辊和压辊的夹持区时,甜叶菊的杆体会被脱叶辊和压辊夹持,甜叶菊的叶片会被凸勾勾住,当脱叶辊旋转时,叶片的转动位移距离大于杆体的转动位移距离,进而实现叶片和杆体的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其设有自动脱叶机构,在实现对杆体切断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够实现脱叶功能,配合风选系统能够对杆体和叶片分别进行收集,大幅简化后续的处理工序;另一方面其自动脱叶机构和提升机构均为立式结构,利于减少收获机的水平横向长度,便于收获机的操作。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自动脱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脱叶辊的组成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条形勾槽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增压组件的组成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同侧导向辊、切断辊和脱叶辊的传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号如下:1-收割机构,2-提升机构,3-自动脱叶机构,301-处理箱,302-接料管,303-出料管,304-导向辊,305-切断辊,306-切断杆,307-脱叶辊,308-条形勾槽,309-增压组件,3091-盒体,3092-滑槽,3093-压缩弹簧,3094滑板-,3095-耳座,310-压辊,4-循环输送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甜叶菊收获机,该甜叶菊收获机包括收割机构1、提升机构2、自动脱叶机构3和循环输送带4,提升机构2的底部一侧设有进料斗,顶部另一侧设有出料斗。收割机构1的输出端位于进料斗的上方,自动脱叶机构3的顶端位于出料斗的下方,底端位于循环输送带4的上方。本实施例中,自动脱叶机构3包括处理箱301,处理箱301的顶板设有接料管302,底板对称设有两个出料管303。处理箱301的内腔沿竖直方向向下对称设有导向辊304、切断辊305和脱叶辊307,导向辊304的辊体为光滑辊。切断辊305的辊体外侧等距固定有若干圈切断杆306,切断杆306的杆体一侧设有便于对甜叶菊进行切断的切刃。脱叶辊307的辊体外侧均布有若干排条形勾槽308,且条形勾槽308的一边部设有便于勾住甜叶菊叶片并使其与杆体脱离的凸勾。处理箱301的底板位于两个出料管之间固定有增压组件309,增压组件309转动支撑有压辊310,压辊310在增压组件309的作用下能够竖直位移至与两个脱叶辊307接触。本实施例中,甜叶菊收获机位于循环输送带4的一侧设有风选用的风机,另一侧设有用于收集叶片的接叶袋,甜叶菊收获机位于循环输送带4的输出端设有用于收集杆体的接杆袋。循环输送带4的带体设有便于杆体输送的横隔板。风机共设有两个,分别对应两个出料管303。本实施例中,增压组件309包括盒体3091,盒体309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甜叶菊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该甜叶菊收获机包括收割机构、提升机构、自动脱叶机构和循环输送带,所述提升机构的底部一侧设有进料斗,顶部另一侧设有出料斗,所述收割机构的输出端位于进料斗的上方,所述自动脱叶机构的顶端位于出料斗的下方,底端位于循环输送带的上方;所述自动脱叶机构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板设有接料管,底板对称设有两个出料管,所述处理箱的内腔沿竖直方向向下对称设有导向辊、切断辊和脱叶辊,所述导向辊的辊体为光滑辊,所述切断辊的辊体外侧等距固定有若干圈切断杆,所述脱叶辊的辊体外侧均布有若干排条形勾槽,且条形勾槽的一边部设有便于勾住甜叶菊叶片并使其与杆体脱离的凸勾,所述处理箱的底板位于两个出料管之间固定有增压组件,所述增压组件转动支撑有压辊,所述压辊在增压组件的作用下能够竖直位移至与两个脱叶辊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甜叶菊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该甜叶菊收获机包括收割机构、提升机构、自动脱叶机构和循环输送带,所述提升机构的底部一侧设有进料斗,顶部另一侧设有出料斗,所述收割机构的输出端位于进料斗的上方,所述自动脱叶机构的顶端位于出料斗的下方,底端位于循环输送带的上方;所述自动脱叶机构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板设有接料管,底板对称设有两个出料管,所述处理箱的内腔沿竖直方向向下对称设有导向辊、切断辊和脱叶辊,所述导向辊的辊体为光滑辊,所述切断辊的辊体外侧等距固定有若干圈切断杆,所述脱叶辊的辊体外侧均布有若干排条形勾槽,且条形勾槽的一边部设有便于勾住甜叶菊叶片并使其与杆体脱离的凸勾,所述处理箱的底板位于两个出料管之间固定有增压组件,所述增压组件转动支撑有压辊,所述压辊在增压组件的作用下能够竖直位移至与两个脱叶辊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叶菊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叶菊收获机位于循环输送带的一侧设有风选用的风机,另一侧设有用于收集叶片的接叶袋,所述甜叶菊收获机位于循环输送带的输出端设有用于收集杆体的接杆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茜路远杨红善王晓力陈靖董鹏程王春梅段慧荣崔光欣朱新强田福平胡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