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输出的短路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36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输出的短路保护电路,包括直流输出电压、输出Buck、电压检测模块、LED和调光信号PWM,所述输出Buck的正极与VO+连接,所述输出Buck的负极与OUT‑连接,所述输出Buck经电容接地GND1,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三极管Q14、三极管Q15、场效应管Q16和场效应管Q23,所述三极管Q14与VO+连接,所述三极管Q14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跨接有电阻R83和电阻R80,所述电阻R83和电阻R80串联,所述三极管Q1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5基极和三极管Q14集电极之间跨接有电阻R96和电阻R9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短路保护灵敏,且短路时LED驱动电源的损耗很小,功率器件无明显发热,外围器件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且易于拓展多路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路输出的短路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短路保护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多路输出的短路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LED驱动电源的多路输出的短路保护电路采取以下方式:①过功率保护,即LED电源输出短路时瞬间功率超过既定功率,触发驱动芯片自带OCP功能出现锁死或者打嗝的情况;②过流保护,即输出线路上串联功率电阻,检测功率电阻的电压,当输出短路时流过功率电阻的电流增大,其两端的电势差增大,以此来判断电路故障通过逻辑电路反馈与驱动芯片以实现保护;③欠压保护,即通过对输出电压的检测,当输出线路故障出现短路时,输出电压跌落到一定范围时,或断电或反馈与驱动芯片使其触发保护功能的方式。以上输出的短路方案①一般常用与隔离式单路输出或者是隔离式的多路输出,线路简单;方案②常用于输出电流较小的单路场合,多路输出线路相对比较复杂,方案③常用语一些特殊场合,一般相对的控制线路较方案①复杂,较方案②简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多路输出的短路保护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路输出的短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路输出的短路保护电路,包括直流输出电压VO+,VO1-和VO+,VO2-、输出Buck、电压检测模块、LED和调光信号PWM,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Buck的正极与VO+连接,所述输出Buck的负极与OUT-连接,所述输出Buck经电容接地GND1,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三极管Q14、三极管Q15、场效应管Q16和场效应管Q23,所述三极管Q14与VO+连接,所述三极管Q14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跨接有电阻R83和电阻R80,所述电阻R83和电阻R80串联,所述三极管Q1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5基极和三极管Q14集电极之间跨接有电阻R96和电阻R97,所述电阻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输出的短路保护电路,包括直流输出电压VO+,VO1-和VO+,VO2-、输出Buck、电压检测模块、LED和调光信号PWM,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Buck的正极与VO+连接,所述输出Buck的负极与OUT-连接,所述输出Buck经电容接地GND1,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三极管Q14、三极管Q15、场效应管Q16和场效应管Q23,所述三极管Q14与VO+连接,所述三极管Q14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跨接有电阻R83和电阻R80,所述电阻R83和电阻R80串联,所述三极管Q1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5基极和三极管Q14集电极之间跨接有电阻R96和电阻R97,所述电阻R96和电阻R97之间串联,所述场效应管Q16漏极和源极之间跨接有电阻R82,所述场效应管Q23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跨接有电阻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输出的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包括LED1和LED2两路,所述L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印超王晨光许若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安特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