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组装式电缆排管,包括若干个预制组装式本体相互拼接而成的电缆排管,预制组装式本体包括有水泥一次浇筑而成的钢筋混泥土构件,钢筋混泥土构件内设置有若干贯穿钢筋混泥土构件的通孔和限位孔,通孔内埋设有架设电缆的排管,所述预制组装式本体的限位孔处设置有匹配限位孔的限位件,相邻所述预制组装式本体紧密贴合;钢筋混泥土构件为长方体结构;钢筋混泥土构件的侧面连接处对称设置有螺柱,相邻两个所述钢筋混泥土构件由对拉螺杆贯穿相邻两个螺柱连接;技术发方案采用整体预制式排管分段安装,组合单元简单可靠,对接方便,施工要求难度较低,可靠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组装式电缆排管
本技术涉及电缆安装
,具体的,涉及一种预制组装式电缆排管。
技术介绍
为了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电网发展,电缆排管施工日益增多,目前排管及工井施工主要采用现浇和砖砌结构方式,采用现浇方法期间要经历开挖、平整、支模、绑扎、浇筑以及养护等几个关键环节,才能最终形成电缆包封及工井成型。虽然现浇结构的整体性较好,但过程需要经历上面一系列环节,主要缺陷在于如下:1)工程施工工期长。现浇结构体系施工,多由手工劳动完成,生产效率低下、施工工期偏长。影响到及时供电计划,给业主和国家带来经济损失;2)工程成本难控制。由于现浇结构体系的工序复杂,受外界干扰大,成本因数难以控制;3)工程质量难保证。如钢筋混凝土成型中常用的小板钢模多次使用后板缝较大,易漏浆,尤其接点处模板连接更为困难,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露筋和空洞;混泥土振捣漏振,振捣不密实,易使结点处的刚度和强度降低。养护时间不足就拆卸模板和支撑,造成结构构件开裂等;4)对环境影响大。现浇结构体系时间较长,在城市里施工时,必将对城市环境及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需要长时间设置安全维护,道路管制等,增加城市的交通压力,长时间施工,噪音及污染不可避免。采用砖砌结构,导致电缆沟的强度差,抗挤压能力弱,易渗水、易积污以及易导致电缆支架和电缆外包皮易腐蚀,实用寿命短。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921344U,公开日:2017年2月1日,公开了一种电缆沟装配结构及装配式电缆沟,包括至少一个装配单元体,所述装配单元体包括底板、侧板组件及锁紧连接件,所述侧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向外凸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连接件,所述侧板组件向外凸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配合的第二定位连接件,所述锁紧连接件设有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定位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装配孔配合插接,所述第二定位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装配孔配合插接。该电缆沟槽的采用组装拼接结构,由于拼接的缝隙过多,会导致渗水问题严重,可靠性不高,导致装置的耐用新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电缆沟槽采用现浇和砖砌导致的整个沟槽的性能弊端,设计了一种预制组装式电缆排管,采用整体预制式排管分段安装,组合单元简单可靠,对接方便,施工要求难度较低,可靠性较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组装式电缆排管,包括若干个预制组装式本体相互拼接而成的电缆排管,所述预制组装式本体包括有水泥一次浇筑而成的钢筋混泥土构件,所述钢筋混泥土构件内设置有若干贯穿钢筋混泥土构件的通孔和限位孔,所述通孔内埋设有架设电缆的排管,相邻所述预制组装式本体的限位孔处设置有匹配所述限位孔的限位件,相邻所述预制组装式本体紧密贴合。本方案中,每一段预制组装式的长度可以随意设置,不同规格的电缆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排管内,限位件可以保证相邻的两个预制组装式本体处于同一高度,方便通孔对接,走线顺畅。作为优选,所述钢筋混泥土构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钢筋混泥土构件的上端面对称嵌套设置有四个用于起吊钢筋混泥土构件的拉环,所述钢筋混泥土构件的侧面连接处对称设置有螺柱,相邻两个所述钢筋混泥土构件由对拉螺杆贯穿相邻两个螺柱连接。本方案中,起重机的吊钩扣住四个拉环,便于相邻钢筋混泥土构件的紧密贴合,当相邻钢筋混泥土构件紧密贴合后,通过对拉螺杆贯穿相邻两个螺柱进而使得相邻钢筋混泥土构件组成一个整体。作为优选,所述拉环为U型或口型或V型O型钢筋环。本方案中,拉环的形状设置可以显著提高牵拉面的耐受力性能。作为优选,所述排管为mpp电力管。本方案中,mpp电力管内管壁光滑,电缆拖拽不会磨损电缆的外皮,且其具有很好的耐压性能和电气绝缘性。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为钢管,所述钢管的部分嵌套在限位孔的对应位置,另一部分伸出所述钢筋混泥土构件体外。本方案中,钢管保证两个相邻的钢筋混泥土构件处于同一高度,便于拼接。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的厚度不小于10mm。本方案中,由于钢管作为限位作用势必会承受一部分钢筋混泥土构件的重量,因此,为了提高整个电缆沟槽的耐用性,钢管的厚度至少需要10mm。作为优选,相邻钢筋混泥土构件的连接处留有孔隙,所述孔隙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用于防水的聚乙烯泡沫条、高模量聚氨酯密封胶以及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本方案中,拼接完成后,在拼接缝隙处采用填缝工艺,依次采用聚乙烯泡沫条、高模量聚氨酯密封胶以及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处理拼接处的缝隙,提高整个电缆沟表面的完整度和防水性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的一种预制组装式电缆排管,1、采用一体浇筑钢筋混泥土构件结构,不需要在现场进行混凝土作业,可提高施工速度,实现真正的装配式快速施工。施工周期短,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小;2、整体性较好,易回填,抗震性能好;3、排管采用模块化加工,便于工艺控制,有较好的质量保障,精度高,整体性好,平整美观,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预制组装式本体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预制组装式电缆排管的结构图。图中标记说明:1-预制组装式本体、2-拉环、3-通孔、4-限位孔、5-螺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的一种最佳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预制组装式电缆排管,包括若干个预制组装式本体1相互拼接而成的电缆排管,预制组装式本体1包括有水泥一次浇筑而成的钢筋混泥土构件,钢筋混泥土构件内设置有若干贯穿钢筋混泥土构件的通孔3和限位孔4,通孔3内埋设有架设电缆的排管(未示出),排管为mpp电力管,相邻预制组装式本体1的限位孔4处设置有匹配限位孔4的限位件(未示出),限位件为钢管,钢管的部分嵌套在限位孔4的对应位置,另一部分伸出钢筋混泥土构件体外,限位管的厚度不小于10mm;相邻预制组装式本体1紧密贴合,钢筋混泥土构件为长方体结构;如图2所示,钢筋混泥土构件的上端面对称嵌套设置有四个用于起吊钢筋混泥土构件的拉环2,拉环2为U型或口型或V型O型钢筋环,钢筋混泥土构件的侧面连接处对称设置有螺柱5,相邻两个钢筋混泥土构件由对拉螺杆贯穿相邻两个螺柱5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一段预制组装式的长度可以随意设置,不同规格的电缆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排管内,限位件可以保证相邻的两个预制组装式本体1处于同一高度,方便通孔3对接,走线顺畅;起重机的吊钩扣住四个拉环2,便于相邻钢筋混泥土构件的紧密贴合,当相邻钢筋混泥土构件紧密贴合后,通过对拉螺杆贯穿相邻两个螺柱5进而使得相邻钢筋混泥土构件组成一个整体;拉环2的形状设置可以显著提高牵拉面的受力,mpp电力管内管壁光滑,电缆拖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组装式电缆排管,包括若干个预制组装式本体相互拼接而成的电缆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组装式本体包括有水泥一次浇筑而成的钢筋混泥土构件,所述钢筋混泥土构件内设置有若干贯穿钢筋混泥土构件的通孔和限位孔,所述通孔内埋设有架设电缆的排管,相邻所述预制组装式本体的限位孔处设置有匹配所述限位孔的限位件,相邻所述预制组装式本体紧密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组装式电缆排管,包括若干个预制组装式本体相互拼接而成的电缆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组装式本体包括有水泥一次浇筑而成的钢筋混泥土构件,所述钢筋混泥土构件内设置有若干贯穿钢筋混泥土构件的通孔和限位孔,所述通孔内埋设有架设电缆的排管,相邻所述预制组装式本体的限位孔处设置有匹配所述限位孔的限位件,相邻所述预制组装式本体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组装式电缆排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筋混泥土构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钢筋混泥土构件的上端面对称嵌套设置有四个用于起吊钢筋混泥土构件的拉环,所述钢筋混泥土构件的侧面连接处对称设置有螺柱,相邻两个所述钢筋混泥土构件由对拉螺杆贯穿相邻两个螺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组装式电缆排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季世超,蒋锋,岳灵平,俞伟勇,王志勇,寿峰,俞强,黄松林,许大令,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