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线路末端低电压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31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低压线路末端低电压治理装置,包括外壳和移动单元;所述外壳前侧右端的侧边活动连接有活动盖板,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中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左侧的通孔内固定有进线管,所述外壳右侧的通孔内固定有出线管,所述进线管和出线管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一接触件,所述进线管的左端内部设有空气开关,所述外壳内腔左端的上方设有蓄电池,所述外壳上侧的右端固定有两个固定杆,且两个固定杆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外壳上侧的左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杆的上侧设有若干个太阳能板,该低压线路末端低电压治理装置,可靠性高、使用方便、能够满足人们的适应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压线路末端低电压治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为低压线路末端低电压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农村配电网中,由于电力用户分布的分散性,难免存在负荷小且供电半径超过500的情况,由于负荷小,一般采用低压线路供电,但低压线路经过长距离的送电,末端电压会随着用户符合的改变而大范围波动,为了解决电压波动大的问题,通常通过台区变压器输出电压调高或者增加变压器的方法解决,但是通过台区变压器输出电压调高后,会导致首端的电压超高,通过增加变压器使工程成本高,费时费力,不能满足用户正常用电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低压线路末端低电压治理装置,可靠性高、使用方便、能够满足人们的适应需求,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低压线路末端低电压治理装置,包括外壳和移动单元;所述外壳前侧右端的侧边活动连接有活动盖板,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中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左侧的通孔内固定有进线管,所述外壳右侧的通孔内固定有出线管,所述进线管和出线管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一接触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低压线路末端低电压治理装置,包括外壳和移动单元,其特征在于:/n所述外壳前侧右端的侧边活动连接有活动盖板,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中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左侧的通孔内固定有进线管,所述外壳右侧的通孔内固定有出线管,所述进线管和出线管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一接触件,所述进线管的左端内部设有空气开关,所述外壳内腔左端的上方设有蓄电池,所述外壳上侧的右端固定有两个固定杆,且两个固定杆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外壳上侧的左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杆的上侧设有若干个太阳能板;/n所述移动单元包括伺服电机、螺杆和移动块,所述外壳内腔的上下两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外壳的底侧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低压线路末端低电压治理装置,包括外壳和移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前侧右端的侧边活动连接有活动盖板,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中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左侧的通孔内固定有进线管,所述外壳右侧的通孔内固定有出线管,所述进线管和出线管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一接触件,所述进线管的左端内部设有空气开关,所述外壳内腔左端的上方设有蓄电池,所述外壳上侧的右端固定有两个固定杆,且两个固定杆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外壳上侧的左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杆的上侧设有若干个太阳能板;
所述移动单元包括伺服电机、螺杆和移动块,所述外壳内腔的上下两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外壳的底侧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外壳的内侧与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侧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左右两侧等距开设有三个安装孔,且三个安装孔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和第三导电柱,所述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和第三导电柱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一接触件分别与第二接触件配合接触连接,所述外壳内腔的上下两侧固定有两个限位杆,且两个限位杆左右对称设置,且移动块在限位杆的侧面滑动连接;
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学杰郑然刘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瑞诺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