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端子液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291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接端子液冷结构,包括液冷电缆、与液冷电缆电性连接的端子、设置于液冷电缆外与液冷电缆之间密封连接的套筒以及设置于端子和套筒外的固定结构;液冷电缆铜芯与端子采用超声波焊接,套筒中部与转接头连通,转接头内部空腔形成用于冷却液流动的第一流道,套筒和液冷电缆内绝缘套之间形成空腔作为冷却液流动的第二流道,内绝缘套和外护套之间形成中空结构作为冷却液流动的第三流道,端子与铜芯焊接部位与第二流道之间完全隔离使端子和铜芯与冷却液均不接触,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采用非绝缘冷却介质循环带走热量降低充电产生的高温,实现大电流大功率充电,可以与目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兼容,增加产品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端子液冷结构
本技术属于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焊接端子液冷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需求的提出,普通充电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大功率充电过程中端子产生的高温现象一直成为行业难题,高温问题会造成充电限流甚至停充,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目前主要有以下技术解决路线:一是增加线径来缓解温升;二是增加液冷结构强制散热。第一种方法能一定程度缓解高温问题,但无法很好的满足更高等级的充电需求。所以增加液冷结构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液冷结构的冷却介质分为绝缘介质冷却和非绝缘介质冷却,目前传统汽车和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冷却介质一般为非绝缘介质(如:乙二醇水溶液),因此液冷结构采用非绝缘介质冷却可以更好地和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兼容,而如果在现有车辆上的液冷电缆使用非绝缘冷却介质,则需要设计可以兼容非绝缘冷却介质、具有绝缘性的液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引起的高温问题,同时又能兼容车上现有冷却系统,本技术提供一种焊接端子液冷结构,端子的端接形式为超声波焊接,且端子及其焊接部位与冷却介质之间完全隔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接端子液冷结构,包括液冷电缆以及与液冷电缆电性连接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液冷电缆外与液冷电缆之间密封连接的套筒以及设置于端子和套筒外的固定结构;所述的液冷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铜芯、内绝缘套和外护套,铜芯与端子采用超声波焊接连接,套筒前端与液冷电缆内绝缘套之间通过第一封线体密封,第一封线体前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封线体和套筒的挡圈,套筒后端与液冷电缆外护套之间通过第二封线体密封连接;套筒中部与转接头连通用于冷却液流动,转接头内部的空腔形成用于冷却液流动的第一流道,第一封线体右端与液冷电缆外护套左端存在间距使套筒和液冷电缆内绝缘套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作为冷却液流动的第二流道,外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端子液冷结构,包括液冷电缆以及与液冷电缆电性连接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液冷电缆外与液冷电缆之间密封连接的套筒以及设置于端子和套筒外的固定结构;所述的液冷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铜芯、内绝缘套和外护套,铜芯与端子采用超声波焊接连接,套筒前端与液冷电缆内绝缘套之间通过第一封线体密封,第一封线体前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封线体和套筒的挡圈,套筒后端与液冷电缆外护套之间通过第二封线体密封连接;套筒中部与转接头连通用于冷却液流动,转接头内部的空腔形成用于冷却液流动的第一流道,第一封线体右端与液冷电缆外护套左端存在间距使套筒和液冷电缆内绝缘套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作为冷却液流动的第二流道,外护套内壁设置有骨架使内绝缘套和外护套之间形成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作为冷却液流动的第三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和第三流道均连通;端子与铜芯的焊接部位通过挡圈和第一封线体与第二流道之间完全隔离从而使端子和铜芯与冷却液之间均不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端子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套筒与固定结构之间还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转接头与套筒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端子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套筒和第一封线体为一体式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端子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端子外壁还设置有卡槽用于安装起限位作用的卡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端子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端子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亚博顾文武王伟宋泳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