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频极化转化超表面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283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频极化转化超表面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金属结构层、中间介质板层和底层金属;表层金属结构层包括第一L型金属贴片、第二L型金属贴片和第一重叠方形金属贴片,整个表层金属结构层为中心对称图形。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由两个正方形重叠放置而组成的重叠方形金属贴片和两个L型金属贴片所构成的金属结构,基本单元在8.86GHz附近以及14.98GHz至16.09GHz范围内,能够实现高效的极化转化功能。在线极化电磁波的照射下,单元在上述两个频率范围内能将入射波大部分能量反射至其交叉极化方向,并且入射波同极化方向的反射幅度均小于‑10d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频极化转化超表面单元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人工电磁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在微波段具有双频极化转化超表面单元。
技术介绍
超材料是由亚波长单元结构按周期或非周期的排列方式,所构成的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具有超出一般天然材料的电磁特性。其奇异的电磁特性主要依赖于亚波长共振结构的几何图形与尺寸。目前超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吸波材料、电磁隐身、透镜等领域。超表面,即二维超材料,其结构紧凑且加工灵活,同时又保持了独特的电磁特性,故逐渐开始替代原始的三维结构。近年来基于超表面提出了各种应用,覆盖了全息成像、波矢调控、极化转化等各种调控能力。极化是电场强度矢量在空间某一点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电磁波的极化与幅度和相位等基本物理量有重要的地位,同样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在微波频段,电磁波的极化控制在雷达、光纤通信、极化测量以及医学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目标识别中,利用极化特性可辨别出隐身目标;在保密通信中,需要实时转变电磁波的极化状态等。近年来,由于无线通信的迅速发展,对无线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双频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频极化转化超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基本单元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表层金属结构层(1)、中间介质板层(2)和底层金属(3);所述表层金属结构层(1)包括贴附于中间介质板层(2)上表面的第一L型金属贴片(11)、第二L型金属贴片(12)和第一重叠方形金属贴片(13),整个表层金属结构层(1)为中心对称图形,所述基本单元的周期边长p为9-11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频极化转化超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基本单元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表层金属结构层(1)、中间介质板层(2)和底层金属(3);所述表层金属结构层(1)包括贴附于中间介质板层(2)上表面的第一L型金属贴片(11)、第二L型金属贴片(12)和第一重叠方形金属贴片(13),整个表层金属结构层(1)为中心对称图形,所述基本单元的周期边长p为9-1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频极化转化超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型金属贴片(11)和第二L型金属贴片(12)的边长L1均为4-5mm,宽度W1均为0.65-0.85mm;第一重叠方形金属贴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灵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