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硅负极片以及包含该负极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26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硅负极片以及包含该负极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含硅负极片包含集流体;设置于所述集流体的一个面上的第一粘接性聚合物/无机导电材料多孔复合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性聚合物/无机导电材料多孔复合层上的第一含硅负极材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含硅负极片解决了含硅负极材料与集流体的粘接力问题和负极掉粉现象,提升了高容量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同时可以大大提升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硅负极片以及包含该负极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二次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硅负极片以及包含该负极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负极材料(也可以称为负极活性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着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等关键指标。与石墨负极相比,含硅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优势明显。石墨的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而含硅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超过其10倍,高达4200mAh/g。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能够大大提升单体电芯的容量,增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然而,硅颗粒在脱嵌锂时伴随着体积膨胀和收缩,这将导致颗粒粉化、脱落,尤其是含硅负极材料层从集流体上的脱落,将出现循环性能显著下降。如果在极片制作工序的调浆中,直接加大胶的用量,负极材料的用量将减少,同时分布在硅颗粒表面的胶量会很多,影响硅的电子电导性,从而影响锂离子的嵌入反应速度,从而影响电池的容量和倍率性能。为解决高容量电池的循环性能,CN110148708A公开了一种含硅负极片,其包括集流体,靠近集流体的石墨涂层和远离集流体的含硅涂层。该技术为了解决含硅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硅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负极片包含:/n1)集流体;/n2)第一粘接性聚合物/无机导电材料多孔复合层,其设置于所述集流体的一个面上;以及/n3)第一含硅负极材料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性聚合物/无机导电材料多孔复合层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硅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负极片包含:
1)集流体;
2)第一粘接性聚合物/无机导电材料多孔复合层,其设置于所述集流体的一个面上;以及
3)第一含硅负极材料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性聚合物/无机导电材料多孔复合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硅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性聚合物/无机导电材料多孔复合层的厚度为0.02-12μm,所述第一含硅负极材料层的厚度为0.02-1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硅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性聚合物/无机导电材料多孔复合层与第一含硅负极材料层的厚度比满足以下关系:3≤a/b≤500,其中a表示所述第一含硅负极材料层的厚度,b表示所述第一粘接性聚合物/无机导电材料多孔复合层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硅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负极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集流体的另一个面上的第二粘接性聚合物/无机导电材料多孔复合层,以及在所述第二粘接性聚合物/无机导电材料多孔复合层上设置的第二含硅负极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继涛王晓明刘勇标黄士斌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