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操作机构磨合负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25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操作机构磨合负载装置,包括六方棒、支架、凸轮A、凸轮B、弹簧压帽、灭弧室弹簧、弹簧座、导正杆、灭弧杆和模拟负载弹簧,导正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灭弧杆上端,弹簧压帽、灭弧室弹簧、弹簧座从上到下套设于导正杆上,驱动销通过两侧的滚轮分别活动安装于凸轮A和凸轮B的合分闸运行槽内后通过止挡限位于凸轮A和凸轮B上,灭弧杆上部穿设有支撑板A,灭弧杆中下部设有导正柱,导正柱上穿设有支撑板B,模拟负载弹簧套设于灭弧杆上后两端分别限位于支撑板A和导正柱之间,灭弧杆的下部连接有限位螺母对,灭弧杆下部设有支撑板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寿命长、磨合效果好的优点,可辅助提高弹簧操作机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操作机构磨合负载装置
本技术属于弹簧操作机构生产辅助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弹簧操作机构磨合负载装置。
技术介绍
弹簧操作机构装配完成后,需要在工厂做一定时间的磨合处理,以使弹簧操作机构的各个部件之间工作时配合顺畅,顺利完成合闸和分闸的功能。现有的磨合装置一般采用真正的断路器模块配合弹簧操作机构完成磨合处理,在反复多次的磨合过程中,由于断路器模块的灭弧室灵敏而贵重,容易损坏,增加了磨合成本和维修、维护成本,降低了弹簧操作机构的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弹簧操作机构磨合负载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寿命长、磨合效果好的弹簧操作机构磨合负载装置,极大地降低了弹簧操作机构的磨合处理成本和后续的维修、维护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弹簧操作机构磨合负载装置,包括六方棒、支架、规格相同的凸轮A和凸轮B,所述支架夹设于平行设置的所述凸轮A和所述凸轮B之间后三者的顶部共同穿设于所述六方棒上,所述支架的两侧固定安装于平行设置的绝缘板A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操作机构磨合负载装置,包括六方棒、支架、规格相同的凸轮A和凸轮B,所述支架夹设于平行设置的所述凸轮A和所述凸轮B之间后三者的顶部共同穿设于所述六方棒上,所述支架的两侧固定安装于平行设置的绝缘板A和绝缘板B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压帽、灭弧室弹簧、弹簧座、导正杆、灭弧杆和模拟负载弹簧,所述导正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灭弧杆的上端,所述弹簧压帽、灭弧室弹簧、弹簧座从上到下依次套设并限位于所述导正杆上后所述导正杆的上部和所述弹簧压帽的上部穿设有共同的驱动销且所述导正杆可沿所述驱动销上下移动,所述驱动销的两端分别从内到外依次套设有滚轮和止挡,所述驱动销通过两侧的所述滚轮分别活动安装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操作机构磨合负载装置,包括六方棒、支架、规格相同的凸轮A和凸轮B,所述支架夹设于平行设置的所述凸轮A和所述凸轮B之间后三者的顶部共同穿设于所述六方棒上,所述支架的两侧固定安装于平行设置的绝缘板A和绝缘板B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压帽、灭弧室弹簧、弹簧座、导正杆、灭弧杆和模拟负载弹簧,所述导正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灭弧杆的上端,所述弹簧压帽、灭弧室弹簧、弹簧座从上到下依次套设并限位于所述导正杆上后所述导正杆的上部和所述弹簧压帽的上部穿设有共同的驱动销且所述导正杆可沿所述驱动销上下移动,所述驱动销的两端分别从内到外依次套设有滚轮和止挡,所述驱动销通过两侧的所述滚轮分别活动安装于所述凸轮A和所述凸轮B的合分闸运行槽内后分别通过所述止挡限位于所述凸轮A和所述凸轮B上,所述灭弧杆的上部位于所述弹簧座的下方穿设有支撑板A,所述灭弧杆的中下部设有导正柱,所述模拟负载弹簧套设于所述灭弧杆上后两端分别限位于所述支撑板A和所述导正柱之间,所述导正柱上穿设有支撑板B,所述灭弧杆的下部连接有限位螺母对,所述灭弧杆下部位于所述限位螺母对的下方设有支撑板C,所述支撑板C上设有可供所述灭弧杆顺利穿过的穿设孔,所述支撑板A、所述支撑板B和所述支撑板C的两侧均固定安装于所述绝缘板A和所述绝缘板B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敏思吕冰薛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郎科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