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码识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139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构造一种条码识读设备,包括:壳体,包括主体部,主体部上设有识读条码的识读窗口;主体部包括顶壁、以及设置于顶壁上且向下延伸的侧壁;识读窗口设置于主体部的前部,顶壁朝识读窗口延伸出形成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上设有与识读窗口连通的可视窗口,以在第一延伸部与条码的承载面贴合时,供操作者观察读码位置将识读窗口与条码对准;识读组件,设置于主体部中且与识读窗口对应设置,以透过识读窗口识读条码。该条码识读设备在识读条码时并在第一延伸部与该条码承载面贴合时,操作者可透过该可视窗口观察位置以便于调整读码位置,使得该识读窗口与条码对准,进而可提高读码效率,节约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条码识读设备
本技术涉及条码识别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条码识读设备。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条码识别设备。目前的条码识别设备包括外壳10以及设置在该外壳10中的识读组件;该外壳10包括主体部11以及握持部12;该主体部11的前端设有识读窗口13。该条码识别设备识别精细条码20的景深都很小,所以条码识别设备要靠近精细条码20很近时才能识别精细条码的内容,这样条码识别设备在靠近精细条码20很近时,条码识别设备的顶壁的延伸部挡住了操作者的视线,操作者看不到精细条码20,操作者无法使条码识别设备很快的对准精细条码20,这样只能上下左右去移动条码识别设备,去试着寻找读码的位置。这样的操作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条码识读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条码识读设备,包括:壳体,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设有识读条码的识读窗口;所述主体部包括顶壁、以及设置于所述顶壁上且向下延伸的侧壁;所述识读窗口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前部,所述顶壁朝所述识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条码识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包括主体部(11),所述主体部(11)上设有识读条码(20)的识读窗口(13);所述主体部(11)包括顶壁(111)、以及设置于所述顶壁(111)上且向下延伸的侧壁(112);所述识读窗口(13)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1)的前部,所述顶壁(111)朝所述识读窗口(13)延伸出形成第一延伸部(1111);所述第一延伸部(1111)上设有与所述识读窗口(13)连通的可视窗口(14),以在所述第一延伸部(1111)与条码(20)的承载面贴合时,供操作者观察读码位置将所述识读窗口(13)与条码(20)对准;/n识读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条码识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包括主体部(11),所述主体部(11)上设有识读条码(20)的识读窗口(13);所述主体部(11)包括顶壁(111)、以及设置于所述顶壁(111)上且向下延伸的侧壁(112);所述识读窗口(13)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1)的前部,所述顶壁(111)朝所述识读窗口(13)延伸出形成第一延伸部(1111);所述第一延伸部(1111)上设有与所述识读窗口(13)连通的可视窗口(14),以在所述第一延伸部(1111)与条码(20)的承载面贴合时,供操作者观察读码位置将所述识读窗口(13)与条码(20)对准;
识读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1)中且与所述识读窗口(13)对应设置,以透过所述识读窗口(13)识读条码(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码识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12)朝所述识读窗口(13)延伸出形成形成第二延伸部(1121);
所述第一延伸部(1111)设有一缺口;
所述缺口形成所述可视窗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仰卿王卫平万展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民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