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准电压产生电路
本技术涉及基准电压源领域,尤指一种基准电压产生电路。
技术介绍
基准电压源作为集成电路芯片的关键模块,能稳定地对外输出,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精度电路中,如高精度AD与D/A转换电路、高精度集成运放、高精度电压比较器、高精度便携设备、片上系统(SOC)等。对于高精度电路与系统来说,精度是个非常重要的性能参数。带隙基准电压源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和优越的温度特性,受到集成电路设计者的青睞,广泛应用于高精度电路与系统中。常见的集成基准电压源有三种:PN结二极管基准电压源、齐纳基准电压源、带隙基准电压源,如图1所示是基于PN结二极管的基准电压源,是简单且经济实惠获取基准电压源的方式,温度系数在2200ppm/℃。如图2所示是基于齐纳稳压管而实现的基准电压源,单个齐纳二极管的温度系数为1500~5000ppm/℃,但齐纳基准电压源抑制噪声能力较弱,较难应用到现代集成电路中。如图3所示是带隙基准电压源,通过两条支路电压的正负温度系数抵消,使得运算放大器输出与温度无关的基准电压。而现技术中集成基准电压源存在以下缺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恒压源(Vdd)、正极VTG电压源、负极VTG电压源、第一单栅薄膜晶体管(TFT1)、第二单栅薄膜晶体管(TFT2)、第一双栅薄膜晶体管(TFT3)、第二双栅薄膜晶体管(TFT4);第一双栅薄膜晶体管(TFT3)、第二双栅薄膜晶体管(TFT4)均设置有顶栅极、背栅极;其中恒压源(Vdd)的正极端通过两个支路连接到第一单栅薄膜晶体管(TFT1)以及第二单栅薄膜晶体管(TFT2)的漏极,其中第一单栅薄膜晶体管(TFT1)、第二单栅薄膜晶体管(TFT2)的栅极短接,其中第一单栅薄膜晶体管(TFT1)的源级与第一双栅薄膜晶体管(TFT3)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恒压源(Vdd)、正极VTG电压源、负极VTG电压源、第一单栅薄膜晶体管(TFT1)、第二单栅薄膜晶体管(TFT2)、第一双栅薄膜晶体管(TFT3)、第二双栅薄膜晶体管(TFT4);第一双栅薄膜晶体管(TFT3)、第二双栅薄膜晶体管(TFT4)均设置有顶栅极、背栅极;其中恒压源(Vdd)的正极端通过两个支路连接到第一单栅薄膜晶体管(TFT1)以及第二单栅薄膜晶体管(TFT2)的漏极,其中第一单栅薄膜晶体管(TFT1)、第二单栅薄膜晶体管(TFT2)的栅极短接,其中第一单栅薄膜晶体管(TFT1)的源级与第一双栅薄膜晶体管(TFT3)的漏极连接,第二单栅薄膜晶体管(TFT2)的源级与第二双栅薄膜晶体管(TFT4)的漏极连接;第一双栅薄膜晶体管(TFT3)的背栅极分别与自身的漏极短接,第二双栅薄膜晶体管(TFT4)的背栅极分别与自身的漏极短接;第一双栅薄膜晶体管(TFT3)和第二双栅薄膜晶体管(TFT4)的源极连接到恒压源(Vdd)的负极端;正极VTG电压源输出正极顶栅电压(VTG3)到第一双栅薄膜晶体管(TFT3)的顶栅极,负极VTG电压源输出负极顶栅电压(VTG4)到第二双栅薄膜晶体管(TFT4)的顶栅极;第一双栅薄膜晶体管(TFT3)的栅源电压(VGS3)与第二双栅薄膜晶体管(TFT4)的栅源电压(VGS4)的差值则输出为基准电压(Vout);通过调节恒压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义,刘兴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知微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