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三维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99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三维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所述制样模具包括底座、柱体和裂隙板,所述底座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柱体与底座的中空部分配合连接,所述裂隙板位于柱体内,所述裂隙板用于在制作岩体试件时构建岩体的裂隙;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裂隙板与柱体的下表面的夹角可以根据被模拟的真实岩体的裂隙角度进行调整,可以更好的模拟真实岩体的状态,使得到的岩体试件能最大限度的还原真实裂隙的情况;所述模具采用常温下质感较硬,100~150℃下易气化的材料制成,当岩体试件成型并拆模后,试件内残留的裂隙板和固定杆可以通过高温快速去除,既方便又不会破坏试件的物理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三维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
本技术涉及三维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三维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水电、交通、铁道、能源、矿山、军工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出现一大批规模宏大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重大工程,而非连续面的力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工程岩体结构的安全性。因此,急需开展、加强有关裂隙岩体力学性质及其破坏机理的基础研究工作。在普遍定义中,岩石与岩体的重要区别就是岩体中含有裂隙面,裂隙面破坏了岩石自身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岩体的强度要远低于岩石强度。由于岩体是地质历史作用的产物,并遭受到后期地壳运动和地球外部应力的重新塑造,具有一定的岩石组成和裂隙网络。考虑到天然岩体试样结构的复杂性与取样难度,一般很难通过真实的岩体试样对其的力学变形特性与破坏规律进行研究,通常采用自制裂隙岩体模型来替代天然岩体试样,现有的制作模具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容易冲击到裂隙成型板,因此难以稳定控制裂隙的倾斜角度等参数,而且现有的制样模具不能快捷、精确地调整裂隙成型板的倾斜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三维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柱体(2)和裂隙板(3);/n所述底座(1)为圆形柱体结构,且底座(1)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结构;/n所述柱体(2)为圆柱管结构,所述柱体(2)的下端与底座中空部分(11)间隙配合;/n所述裂隙板(3)位于柱体(2)内,所述裂隙板(3)的轴线与柱体(2)的下表面有夹角;/n所述裂隙板(3)的两端沿裂隙板(3)的轴线设有两个固定杆(31),所述每个固定杆(31)的一端与裂隙板(3)固定连接,每个固定杆(31)的另一端与柱体(2)的内圆柱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三维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柱体(2)和裂隙板(3);
所述底座(1)为圆形柱体结构,且底座(1)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结构;
所述柱体(2)为圆柱管结构,所述柱体(2)的下端与底座中空部分(11)间隙配合;
所述裂隙板(3)位于柱体(2)内,所述裂隙板(3)的轴线与柱体(2)的下表面有夹角;
所述裂隙板(3)的两端沿裂隙板(3)的轴线设有两个固定杆(31),所述每个固定杆(31)的一端与裂隙板(3)固定连接,每个固定杆(31)的另一端与柱体(2)的内圆柱面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三维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采用常温下质感较硬,100~150℃下易气化的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三维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裂隙板(3)与柱体(2)的下表面的角度可以根据被模拟的真实岩体的裂隙角度进行调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三维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1)为圆柱体结构,固定杆(31)用于固定裂隙板(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三维裂隙岩体试件的制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空部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瑜滕明阳毕靖王超林全大国李佳申杨进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