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驱原理的地下水单管脉冲分层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99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气驱原理的地下水单管脉冲分层采样装置,监测井由封隔器分隔为多层含水层,每层含水层内的分层采样装置包括第一导流管、第一三通、第一逆止阀、第二逆止阀、第三逆止阀、第一井下气驱机构、第一泄压阀、第一气动快插接头、第二气动快插接头、第三气动快插接头、第一井下储流容器和第二过滤渗析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不同深度、不同含水层的一站式地下水采样;气驱式工作保证了采样过程地下水样品的高保真和代表性;将单层2根管线减少至1根管线,同等条件下将地下水分层采样装置的额定采样层数翻倍,并通过减少井筒中管路数量和占用空间,提高了井下监测模块的集成能力,从而为集成井下监测模块提供了物理空间和技术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气驱原理的地下水单管脉冲分层采样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文地质
,具体涉及基于气驱原理的地下水单管脉冲分层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水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的基础性重要资源,是关系到地球系统演化和地表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人类活动不断增加,我国地下水环境均遭受日趋严重的消耗与破坏,如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近十几年来,我国地下水年开采量持续超过1千亿立方米)、地下水水质污染退化等。地下水资源的勘察与保护离不开地下水采样技术。地下水资源的严重消耗已对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为保障我国人民的用水权益与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地下水保护至关重要。地下水采样与监测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数据来源。我国地下水监测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国家、省、地三级地下水监测网络,对重要监测区域实现了基本覆盖,并启动了新一轮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地下水监测要求逐渐从传统的地下水资源量评价转为侧重地下水水质与地下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也就是说,地下水监测指标除原有的地下水位、水温、水量,更注重地下水水质。然而,针对地下水水质的地下水取样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气驱原理的地下水单管脉冲分层采样装置,包括封隔器,其特征在于,监测井由封隔器(13)分隔为多层含水层,每层含水层内均设置有分层采样装置,分层采样装置包括第一导流管(4a)、第一三通(5.1a)、第一逆止阀(6.1a)、第二逆止阀(6.2a)、第三逆止阀(6.3a)、第一井下气驱机构(7a)、第一泄压阀(8a)、第一气动快插接头(9.1a)、第二气动快插接头(9.2a)、第三气动快插接头(9.3a)、第一井下储流容器(10a)和第一过滤渗析组件(11a),/n第一过滤渗析组件(11a)通过第三逆止阀(6.3a)连接第一井下储流容器(10a)底部设置的第三气动快插接头(9.3a),第一井下...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气驱原理的地下水单管脉冲分层采样装置,包括封隔器,其特征在于,监测井由封隔器(13)分隔为多层含水层,每层含水层内均设置有分层采样装置,分层采样装置包括第一导流管(4a)、第一三通(5.1a)、第一逆止阀(6.1a)、第二逆止阀(6.2a)、第三逆止阀(6.3a)、第一井下气驱机构(7a)、第一泄压阀(8a)、第一气动快插接头(9.1a)、第二气动快插接头(9.2a)、第三气动快插接头(9.3a)、第一井下储流容器(10a)和第一过滤渗析组件(11a),
第一过滤渗析组件(11a)通过第三逆止阀(6.3a)连接第一井下储流容器(10a)底部设置的第三气动快插接头(9.3a),第一井下储流容器(10a)上部设置有第一气动快插接头(9.1a)和第二气动快插接头(9.2a),第一气动快插接头(9.1a)与第一泄压阀(8a)一端连接,第二气动快插接头(9.2a)与第一逆止阀(6.1a)一端连接,第一逆止阀(6.1a)另一端与第一三通(5.1a)连接,第一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浩陈征澳黄旋王安礼黄长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