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测量结构及千分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90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千分尺测量结构及千分尺,涉及测量工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千分尺测量结构包括测杆组件、固定套筒和转动件;测杆组件的端部伸入固定套筒并与固定套筒滑动连接,滑动方向平行于固定套筒的轴向;转动件具有与测杆组件滑动配合的螺旋槽,转动件转动配置于固定套筒内并通过螺旋槽带动测杆组件相对于固定套筒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千分尺测量结构将转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测杆组件的直线运动,测杆组件只进行前后直线运动,测量时不会因为旋转而损伤被测零件;同时转动件具有放大行程的作用,旋转一圈测杆组件所移动的行程为传统千分尺的数倍,可以实现快速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千分尺测量结构及千分尺
本技术涉及测量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千分尺测量结构及千分尺。
技术介绍
目前千分尺都采用的是螺纹驱动,螺母旋转一圈,测杆移动一个螺距,测杆沿轴线方向移动距离就可以用螺母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通常测杆与固定刻度之间的螺纹的螺距为0.5mm,即旋钮每旋转一周,前进或后退0.5mm。螺母套筒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前进或后退0.01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现有的千分尺具有以下不足:1)如要提高千分尺的精度必须减小螺距,减小螺距则测量速度会显著降低,现有的千分尺传动机构很难实现快速高精度测量;2)由于在测量过程中,测杆始终处于转动状态,测杆会损伤零件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分尺测量结构及千分尺,其不会对被测零件造成损伤,且可实现快速测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千分尺测量结构,包括测杆组件、固定套筒和转动件;所述测杆组件的端部伸入所述固定套筒并与所述固定套筒滑动连接,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千分尺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杆组件(1)、固定套筒(2)和转动件;/n所述测杆组件(1)的端部伸入所述固定套筒(2)并与所述固定套筒(2)滑动连接,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套筒(2)的轴向;/n所述转动件具有与所述测杆组件(1)滑动配合的螺旋槽,所述转动件转动配置于所述固定套筒(2)内并通过所述螺旋槽带动所述测杆组件(1)相对于所述固定套筒(2)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千分尺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杆组件(1)、固定套筒(2)和转动件;
所述测杆组件(1)的端部伸入所述固定套筒(2)并与所述固定套筒(2)滑动连接,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套筒(2)的轴向;
所述转动件具有与所述测杆组件(1)滑动配合的螺旋槽,所述转动件转动配置于所述固定套筒(2)内并通过所述螺旋槽带动所述测杆组件(1)相对于所述固定套筒(2)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分尺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螺旋杆(3),所述螺旋杆(3)螺旋形成所述螺旋槽以及用于插装所述测杆组件(1)的插装孔,所述螺旋槽与所述插装孔连通,所述插装孔的轴线与所述螺旋杆(3)的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千分尺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杆组件(1)包括测杆(11)和连接件(12);
所述测杆(11)的端部插装于所述插装孔;
所述固定套筒(2)开设有限位槽口(211),所述限位槽口(2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螺旋杆(3)的轴线,所述连接件(12)贯穿所述限位槽口(211)以及所述螺旋槽与所述测杆(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分尺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2)包括内套筒(21)和限位组件(22),所述限位组件(22)安装于所述内套筒(21)的两端,所述限位组件(22)用于限定所述转动件的轴向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分尺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千分尺测量结构还包括外驱动机构(4),所述外驱动机构(4)套设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蕴晨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东野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