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82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机,包括壳体、送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控制阀、回风控制阀及净化机构。壳体具有回风口、送风口、排风口及进风口,且回风口与排风口连通形成排风通道,回风口与送风口连通形成回风通道,进风口与送风口连通形成新风通道;送风风机与送风口连通,用于将空气送入室内;排风风机与排风口连通,用于将空气排出室外;新风控制阀用于控制新风通道打开或关闭;回风控制阀切换回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净化机构净化流向室内的空气。在排风通道、回风通道、新风通道、送风风机、排风风机及新风控制阀的配合作用下,能够根据室内空气质量切换不同工作模式以净化室内空气质量,以减少室内空气的能量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机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机。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污染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空气净化设备被广泛应用。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室内空气保持干净。早期的新风机不能对排出室外的空气中的能量进行回收利用,造成了很多能量损失。例如,冬天室内温度较高,特别是北方,往往在室内有暖器,而此时传统的新风机会将室内的热空气排到室外并且导入室外冷空气,导致暖器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进行制暖。相反,在天气较热的夏天,室内开设有空调,此时传统的新风机会直接将冷空气排到室外并且导入室外热空气,导致空调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进行制冷。新一代的新风机都会使用热交换器来回收排出空气的能量,热交换器工作时,室内排风和新风分别呈正交叉方式流经热交换器芯体时,由于芯体的气流分隔板两侧气流存在着温差,两股气流通过分隔板时呈现传热传质现象,引起全热交换过程,使新风有效获取排风中的焓值,从而节约新风预处理的能耗,达到节能换气的目的。热交换器主要有显热交换器和全热交换器两种,显热交换器不能调节湿度,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在显热交换器芯体的表面结露结霜,造成风阻过大。全热交换器虽然能够调节湿度,但是其芯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集灰,如果不能及时维护更换,也会因为集灰而效率降低,风阻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机,旨在解决现有新风机由于其热交换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结露结霜或集灰等原因使得风阻变大,影响新风机工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风机,包括:壳体,具有回风口、送风口、排风口及进风口,且所述回风口与所述排风口连通形成排风通道,所述回风口与所述送风口连通形成回风通道,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送风口连通形成新风通道;送风风机,与所述送风口连通,用于将空气送入室内;排风风机,与所述排风口连通,用于将空气排出室外;新风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新风通道打开或关闭;回风控制阀,用于控制切换回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及净化机构,用于净化流向室内的空气。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室内空气质量较好时,送风风机打开,排风风机关闭,并通过新风控制阀关闭新风通道,回风控制阀关闭排风通道,此时,室内外空气隔绝,同时,室内空气在新风风机作用下经回风口、回风通道、净化机构及送风口实现内循环,在净化过程中,室内空气没有能量损失。当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时,送风风机打开,排风风机关闭,并通过新风控制阀打开新风通道,回风控制阀关闭排风通道,室外空气在新风风机作用下经进风口、新风通道、送入净化机构;与此同时,室内空气经回风口、回风通道,也进入净化机构。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混合后通过送风口进入室内,室内空气在净化的同时可以补充新鲜氧气,且没有能量损失。当室内空气质量极差时,送风风机及排风风机均打开,并通过新风控制阀打开新风通道,回风控制阀关闭回风通道,室内空气通过排风通道向外排出,而室外空气在送风风机作用下经进风口、新风通道、净化机构及送风口进入室内,以加速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快速排放室内污染物,并保持室内气压平衡。综上,本技术的新风机在排风通道、回风通道、新风通道、送风风机、排风风机及新风控制阀的配合作用下,能够根据室内空气质量切换不同工作模式以净化室内空气质量,且在除空气质量极差的情况以外,该新风机不会向外排出室内的空气,室内空气的能量基本不会损失。该新风机通过切换工作模式的方式取代了现有新风机使用热交换器减少能量损失的方式,能够避免热交换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结露结霜或集灰等原因使得风阻变大的问题。而且,取消热交换器后,壳体内空气流动的阻力变小,能够增加新风机的出风量,改善新风机的节能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吸风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结构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结构的右视图。说明书中附图标记如下:10、壳体;101、回风口;102、送风口;103、排风口;104、进风口;105、排风通道;106、回风通道;107、新风通道;108、浊风通道;11、第一隔板;111、通风口;12、第二隔板;20、送风风机;30、排风风机;40、挡板;50、风阀;60、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机,包括壳体10、送风风机20、排风风机30及净化机构(图中未示出)。壳体10具有回风口101、送风口102、排风口103及进风口104,且回风口101与排风口103连通形成排风通道105,回风口101与送风口102连通形成回风通道106,进风口104与送风口102连通形成新风通道107。送风风机20与送风口102连通,用于将空气送入室内。排风风机30与排风口103连通,用于将空气排出室外。净化机构位于用于净化流向室内的空气。空气的流通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当室内空气质量较好时,送风风机20打开,排风风机30关闭,并通过新风控制阀关闭新风通道107,回风控制阀关闭排风通道105,此时,室内外空气隔绝,同时,室内空气在新风风机作用下经回风口101、回风通道106、净化机构及送风口102实现内循环,室内空气在净化的同时不损伤能量。当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时,送风风机20打开,排风风机30关闭,并通过新风控制阀打开新风通道107,回风控制阀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具有回风口、送风口、排风口及进风口,且所述回风口与所述排风口连通形成排风通道,所述回风口与所述送风口连通形成回风通道,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送风口连通形成新风通道;/n送风风机,与所述送风口连通,用于将空气送入室内;/n排风风机,与所述排风口连通,用于将空气排出室外;/n新风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新风通道打开或关闭;/n回风控制阀,用于控制切换回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及/n净化机构,用于净化流向室内的空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回风口、送风口、排风口及进风口,且所述回风口与所述排风口连通形成排风通道,所述回风口与所述送风口连通形成回风通道,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送风口连通形成新风通道;
送风风机,与所述送风口连通,用于将空气送入室内;
排风风机,与所述排风口连通,用于将空气排出室外;
新风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新风通道打开或关闭;
回风控制阀,用于控制切换回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及
净化机构,用于净化流向室内的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隔板,所述回风口及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其中一侧,所述送风口及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相对另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二隔板,所述回风通道及所述排风通道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相对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隔板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璟黄冠江宋永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浥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