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用蓄能互联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81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公共建筑用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包括气源热泵,蓄水箱,水源热泵,空调机,冷却塔,进气管,第一吸泵,水箱盖,第二吸泵,第三吸泵,排气管,新风供热机,液位指示观察管结构,可保温防散热保护筒结构和排污防污染滤杂管结构,所述的气源热泵出口端分两路,一路连接蓄水箱的进口端,另一路连接蓄水箱的出口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液位管,导流管,法兰盘和液位观察线的设置,有利于进行水位检测,便于掌握蓄水箱内部水位情况;溢流孔和防护帽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良好的溢流作用,保证检测准确性;保温套,保温块,保温球,防散热护筒和密封圈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保证系统供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共建筑用蓄能互联热泵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供冷暖
,尤其涉及公共建筑用蓄能互联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物一般都是高层设置,建筑层高且人流量也大,新风量的需求变化也很大,所以尖峰冷热负荷很大,仅目前常规使用的供冷热系统运行成本高且难以承载。目前制冷热系统一般都是单独直接制冷热,故而需通过蓄能互联热泵系统进行制冷热。但是现有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还存在着保温效果差,排污时处理不当容易污染环境和无法及时观察液位情况影响系统工作稳定性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公共建筑用蓄能互联热泵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公共建筑用蓄能互联热泵系统,以解决现有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存在着保温效果差,排污时处理不当容易污染环境和无法及时观察液位情况影响系统工作稳定性的问题。公共建筑用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包括气源热泵,蓄水箱,水源热泵,空调机,冷却塔,进气管,第一吸泵,水箱盖,第二吸泵,第三吸泵,排气管,新风供热机,液位指示观察管结构,可保温防散热保护筒结构和排污防污染滤杂管结构,所述的气源热泵出口端分两路,一路连接蓄水箱的进口端,另一路连接蓄水箱的出口端;所述的蓄水箱出口端分两路,一路连接水源热泵的进口端,另一端连接水源热泵的出口端;所述的水源热泵出口端分两路,一路连接空调机的进口端,另一路连接空调机的出口端;所述的冷却塔分两路,一路连接水源热泵的进口端,另一路连接水源热泵的出口端;所述的进气管的右端螺纹连接在气源热泵的左端进口处;所述的第一吸泵螺栓连接在气源热泵的右上侧,并与蓄水箱的进口端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的水箱盖螺纹连接在蓄水箱的上端;所述的第二吸泵螺栓连接在蓄水箱的右上侧,并与水源热泵的进口端管路连接设置,还与冷却塔的进口端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三吸泵螺栓连接在水源热泵的右上侧,并与空调机的进口端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的排气管分别螺纹连接在冷却塔的左右两端出口处;所述的新风供热机和空调机之间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的液位指示观察管结构与蓄水箱相连接;所述的可保温防散热保护筒结构和新风供热机相连接;所述的排污防污染滤杂管结构和空调机相连接;所述的液位指示观察管结构包括溢流孔,防护帽,液位管,导流管,法兰盘和液位观察线,所述的溢流孔开设在防护帽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帽螺纹连接在液位管的上端;所述的液位管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导流管的前端出口处;所述的导流管的后端螺纹连接在法兰盘的前部中间位置出口处;所述的液位观察线横向从上到下依次刻画在液位管的正表面。优选的,所述的可保温防散热保护筒结构包括保温套,保温块,保温球,防散热护筒,密封圈和保温片,所述的保温套的左右两侧从上到下依次交替设置有保温块和保温球;所述的保温套通过保温块和保温球插接在防散热护筒的内部;所述的防散热护筒的上下两端胶接有密封圈;所述的保温片分别纵向胶接在防散热护筒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排污防污染滤杂管结构包括法兰管,防污滤杂筒,拆卸盖,滤杂芯,带阀门排管和防堵网,所述的法兰管的右端螺纹连接在防污滤杂筒的内部左端;所述的防污滤杂筒的右端螺纹连接拆卸盖;所述的滤杂芯横向设置在防污滤杂筒的内部,并且右端螺钉连接拆卸盖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带阀门排管横向左端螺纹连接在拆卸盖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带阀门排管的内部右侧螺钉连接有防堵网。优选的,所述的溢流孔采用直径为五毫米至八毫米的圆形通孔,所述的防护帽具体采用橡胶帽。优选的,所述的液位观察线采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线,所述的液位观察线的上端设置为零起始段,所述的液位管采用透明PVC塑料管。优选的,所述的法兰盘螺栓连接在蓄水箱的前部下侧中间位置出口处。优选的,所述的保温套套接在新风供热机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保温套具体采用橡胶套,所述的保温块采用多个泡沫块,所述的保温球采用多个泡沫球。优选的,所述的防散热护筒采用陶瓷筒,所述的密封圈采用橡胶圈,所述的保温片采用两个橡胶片。优选的,所述的法兰管的左端螺栓连接在空调机的右端出口处。优选的,所述的防污滤杂筒具体采用不锈钢筒,所述的滤杂芯具体采用纵截面为圆柱形的活性炭滤芯。优选的,所述的防堵网具体采用圆形不锈钢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液位管,导流管,法兰盘和液位观察线的设置,有利于进行水位检测,便于掌握蓄水箱内部水位情况。2.本技术中,所述的溢流孔和防护帽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良好的溢流作用,保证检测准确性。3.本技术中,所述的保温套,保温块,保温球,防散热护筒和密封圈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保证系统供暖效果。4.本技术中,所述的法兰管,防污滤杂筒,拆卸盖和滤杂芯的设置,有利于起到排污滤杂作用,避免排污时处理不当污染环境。5.本技术中,所述的带阀门排管和防堵网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防堵作用,保证排放效率。6.本技术中,所述的保温片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7.本技术中,所述的进气管的设置,有利于连接进气管道,保证系统工作稳定性。8.本技术中,所述的排气管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良好的排气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液位指示观察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保温防散热保护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排污防污染滤杂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源热泵;2、蓄水箱;3、水源热泵;4、空调机;5、冷却塔;6、进气管;7、第一吸泵;8、水箱盖;9、第二吸泵;10、第三吸泵;11、排气管;12、新风供热机;13、液位指示观察管结构;131、溢流孔;132、防护帽;133、液位管;134、导流管;135、法兰盘;136、液位观察线;14、可保温防散热保护筒结构;141、保温套;142、保温块;143、保温球;144、防散热护筒;145、密封圈;146、保温片;15、排污防污染滤杂管结构;151、法兰管;152、防污滤杂筒;153、拆卸盖;154、滤杂芯;155、带阀门排管;156、防堵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公共建筑用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包括气源热泵1,蓄水箱2,水源热泵3,空调机4,冷却塔5,进气管6,第一吸泵7,水箱盖8,第二吸泵9,第三吸泵10,排气管11,新风供热机12,液位指示观察管结构13,可保温防散热保护筒结构14和排污防污染滤杂管结构15,所述的气源热泵1出口端分两路,一路连接蓄水箱2的进口端,另一路连接蓄水箱2的出口端;所述的蓄水箱2出口端分两路,一路连接水源热泵3的进口端,另一端连接水源热泵3的出口端;所述的水源热泵3出口端分两路,一路连接空调机4的进口端,另一路连接空调机4的出口端;所述的冷却塔5分两路,一路连接水源热泵3的进口端,另一路连接水源热泵3的出口端;所述的进气管6的右端螺纹连接在气源热泵1的左端进口处;所述的第一吸泵7螺栓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公共建筑用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公共建筑用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包括气源热泵(1),蓄水箱(2),水源热泵(3),空调机(4),冷却塔(5),进气管(6),第一吸泵(7),水箱盖(8),第二吸泵(9),第三吸泵(10),排气管(11),新风供热机(12),液位指示观察管结构(13),可保温防散热保护筒结构(14)和排污防污染滤杂管结构(15),所述的气源热泵(1)出口端分两路,一路连接蓄水箱(2)的进口端,另一路连接蓄水箱(2)的出口端;所述的蓄水箱(2)出口端分两路,一路连接水源热泵(3)的进口端,另一端连接水源热泵(3)的出口端;所述的水源热泵(3)出口端分两路,一路连接空调机(4)的进口端,另一路连接空调机(4)的出口端;所述的冷却塔(5)分两路,一路连接水源热泵(3)的进口端,另一路连接水源热泵(3)的出口端;所述的进气管(6)的右端螺纹连接在气源热泵(1)的左端进口处;所述的第一吸泵(7)螺栓连接在气源热泵(1)的右上侧,并与蓄水箱(2)的进口端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的水箱盖(8)螺纹连接在蓄水箱(2)的上端;所述的第二吸泵(9)螺栓连接在蓄水箱(2)的右上侧,并与水源热泵(3)的进口端管路连接设置,还与冷却塔(5)的进口端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三吸泵(10)螺栓连接在水源热泵(3)的右上侧,并与空调机(4)的进口端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的排气管(11)分别螺纹连接在冷却塔(5)的左右两端出口处;所述的新风供热机(12)和空调机(4)之间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的液位指示观察管结构(13)与蓄水箱(2)相连接;所述的可保温防散热保护筒结构(14)和新风供热机(12)相连接;所述的排污防污染滤杂管结构(15)和空调机(4)相连接;所述的液位指示观察管结构(13)包括溢流孔(131),防护帽(132),液位管(133),导流管(134),法兰盘(135)和液位观察线(136),所述的溢流孔(131)开设在防护帽(132)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帽(132)螺纹连接在液位管(133)的上端;所述的液位管(133)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导流管(134)的前端出口处;所述的导流管(134)的后端螺纹连接在法兰盘(135)的前部中间位置出口处;所述的液位观察线(136)横向从上到下依次刻画在液位管(133)的正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公共建筑用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公共建筑用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包括气源热泵(1),蓄水箱(2),水源热泵(3),空调机(4),冷却塔(5),进气管(6),第一吸泵(7),水箱盖(8),第二吸泵(9),第三吸泵(10),排气管(11),新风供热机(12),液位指示观察管结构(13),可保温防散热保护筒结构(14)和排污防污染滤杂管结构(15),所述的气源热泵(1)出口端分两路,一路连接蓄水箱(2)的进口端,另一路连接蓄水箱(2)的出口端;所述的蓄水箱(2)出口端分两路,一路连接水源热泵(3)的进口端,另一端连接水源热泵(3)的出口端;所述的水源热泵(3)出口端分两路,一路连接空调机(4)的进口端,另一路连接空调机(4)的出口端;所述的冷却塔(5)分两路,一路连接水源热泵(3)的进口端,另一路连接水源热泵(3)的出口端;所述的进气管(6)的右端螺纹连接在气源热泵(1)的左端进口处;所述的第一吸泵(7)螺栓连接在气源热泵(1)的右上侧,并与蓄水箱(2)的进口端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的水箱盖(8)螺纹连接在蓄水箱(2)的上端;所述的第二吸泵(9)螺栓连接在蓄水箱(2)的右上侧,并与水源热泵(3)的进口端管路连接设置,还与冷却塔(5)的进口端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三吸泵(10)螺栓连接在水源热泵(3)的右上侧,并与空调机(4)的进口端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的排气管(11)分别螺纹连接在冷却塔(5)的左右两端出口处;所述的新风供热机(12)和空调机(4)之间管路连接设置;所述的液位指示观察管结构(13)与蓄水箱(2)相连接;所述的可保温防散热保护筒结构(14)和新风供热机(12)相连接;所述的排污防污染滤杂管结构(15)和空调机(4)相连接;所述的液位指示观察管结构(13)包括溢流孔(131),防护帽(132),液位管(133),导流管(134),法兰盘(135)和液位观察线(136),所述的溢流孔(131)开设在防护帽(132)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帽(132)螺纹连接在液位管(133)的上端;所述的液位管(133)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导流管(134)的前端出口处;所述的导流管(134)的后端螺纹连接在法兰盘(135)的前部中间位置出口处;所述的液位观察线(136)横向从上到下依次刻画在液位管(133)的正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共建筑用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保温防散热保护筒结构(14)包括保温套(141),保温块(142),保温球(143),防散热护筒(144),密封圈(145)和保温片(146),所述的保温套(141)的左右两侧从上到下依次交替设置有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梦莹赵家福李训蒙吕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亚特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