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旋转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695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旋转进气装置,包括壳体、套筒和冷却机构,所述壳体外壁上的进气口位置连接有一根直角接头,所述直角接头两侧均设置有一个位于壳体外壁上的水口,其中一个水口连接有一个第一流通接头、另一个水口连接有一个第二流通接头,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一个套筒,所述套筒的其中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挡板;所述冷却机构位于壳体内部,且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两根直通管状槽、若干根直通流通槽、若干个首端连接通道、若干个尾端连接通道。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转进气装置因结构复杂,转速高时易发热,密封件磨损快,容易漏气,需经常维修,并且采用进气、换气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不高,无法解决转速高时易发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旋转进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旋转进气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旋转进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线电缆工业的发展,对能满足大规格、高速高效绞制导体的框绞机的需求越来越高,这种框绞机绞体在转动绞线时,需将压缩空气输送进去,这就需要配备旋转进气装置,现有的旋转进气装置因结构复杂,转速高时易发热,密封件磨损快,容易漏气,需经常维修,并且采用进气、换气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不高,无法解决转速高时易发热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水冷旋转进气装置。公开号为:CN20208434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框式绞线机上用旋转进气装置,无法解决本申请所提出的:现有的旋转进气装置因结构复杂,转速高时易发热,密封件磨损快,容易漏气,需经常维修,并且采用进气、换气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不高,无法解决转速高时易发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旋转进气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转进气装置因结构复杂,转速高时易发热,密封件磨损快,容易漏气,需经常维修,并且采用进气、换气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不高,无法解决转速高时易发热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旋转进气装置,包括壳体(1)、套筒(2)和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壁上的进气口位置连接有一根直角接头(3),所述直角接头(3)两侧均设置有一个位于壳体(1)外壁上的水口,其中一个水口连接有一个第一流通接头(4)、另一个水口连接有一个第二流通接头(5),所述壳体(1)内部安装有一个套筒(2),所述套筒(2)的其中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挡板(6);/n所述冷却机构位于壳体(1)内部,且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两根直通管状槽(8)、若干根直通流通槽(9)、若干个首端连接通道(11)、若干个尾端连接通道(10),所述第一流通接头(4)、第二流通接头(5)的底部各自连接一根直通管状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旋转进气装置,包括壳体(1)、套筒(2)和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壁上的进气口位置连接有一根直角接头(3),所述直角接头(3)两侧均设置有一个位于壳体(1)外壁上的水口,其中一个水口连接有一个第一流通接头(4)、另一个水口连接有一个第二流通接头(5),所述壳体(1)内部安装有一个套筒(2),所述套筒(2)的其中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挡板(6);
所述冷却机构位于壳体(1)内部,且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两根直通管状槽(8)、若干根直通流通槽(9)、若干个首端连接通道(11)、若干个尾端连接通道(10),所述第一流通接头(4)、第二流通接头(5)的底部各自连接一根直通管状槽(8),所述直通流通槽(9)环形分布在两根直通管状槽(8)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流通接头(4)相连接的直通管状槽(8)的首端通过一个首端连接通道(11)连接一根与直通管状槽(8)相邻的直通流通槽(9)的首端,与直通管状槽(8)相邻的直通流通槽(9)的尾端通过一个尾端连接通道(10)与下一根直通流通槽(9)的尾端相连接,后续其他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卫国李俊杰雷丽君张志兵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