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688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属于供热管道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回水管和外护管;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回水管设在外护管内部,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和回水管的外壁与外护管内壁之间填充有保温层;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和回水管的外壁均设有报警线。减少了供热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出土方量,能够提高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成本。同时,用一根管道替代了传统的三根管道,使运输与施工过程变得更为简便。另外,该结构还能提高保温材料的利用效率,在保证管网相同的保温能力与散热损失的条件下节约了保温材料的用料,降低了供热管道的造价,实现了供热管网中能源的分级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
本技术属于供热管道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
技术介绍
近年来,供热管网一般采用直埋的敷设方法,并对供水管道与回水管道分别设置保温层与外护管。在一些二级管网中的用户支线管道,由于用户对于供热温度要求的不同,同时使用两个不同温度的供热管道分别实现室内供暖与供热水功能可以实现能源的分级利用,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然而,使用三管布置在现有的管道结构基础上需要较大的土壤开挖量,进而导致施工工程量较大,延长了施工工期与初期投资。同时,会浪费部分材料的保温功能,降低保温材料的利用率,增大材料损耗,降低经济性。在保证供热效率的前提下会大大增加项目的前期投资,使热电联产与集中供热的发展收到经济因素的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施工效率高,在保证管网相同的保温能力与散热损失的条件下节约了保温材料的用料,降低了供热管道的造价和安装费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包括高温供水管、低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供水管(1)、低温供水管(2)、回水管(3)和外护管(6);高温供水管(1)、低温供水管(2)、回水管(3)设在外护管(6)内部,高温供水管(1)、低温供水管(2)和回水管(3)的外壁与外护管(6)内壁之间填充有保温层(4);高温供水管(1)、低温供水管(2)和回水管(3)的外壁均设有报警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供水管(1)、低温供水管(2)、回水管(3)和外护管(6);高温供水管(1)、低温供水管(2)、回水管(3)设在外护管(6)内部,高温供水管(1)、低温供水管(2)和回水管(3)的外壁与外护管(6)内壁之间填充有保温层(4);高温供水管(1)、低温供水管(2)和回水管(3)的外壁均设有报警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报警线(5)分别设在高温供水管(1)、低温供水管(2)和回水管(3)的外壁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其特征在于,高温供水管(1)、低温供水管(2)和回水管(3)分别通过固定支架与外护管(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设在高温供水管(1)、低温供水管(2)和回水管(3)的下方,且若干固定支架沿直埋供热管道的长度方向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其特征在于,外护管(6)的截面为椭圆形,高温供水管(1)和低温供水管(2)分别设在回水管(3)的两侧,高温供水管(1)、低温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芊钟犁李强郭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