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线管铺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682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线管铺设机构,包括横梁、支撑柱、万向轮、夹持装置一、活动座、内腔、弹簧一、夹持装置二、端盖、弹簧二、连接臂、连接座和升降油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旋转活动座能够使夹持装置一和夹持装置二前后排列,从而能够对一个线管进行夹持,从而提高了夹持时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夹持装置一和夹持装置二呈左右排列时,能够同时夹持两个线管,另外这里夹持装置一和夹持装置二中夹持的线管均可以单独旋转,也就能够更好的调节两个线管之间的平行度,同时配合活动座的旋转,能够对两个线管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铺设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线管铺设机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线管铺设机构。
技术介绍
市政道路指的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而现有的市政道路线管铺设机构功能比较简单,且多个线管铺设的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线管铺设机构,解决了现有的市政道路线管铺设机构功能比较简单,且多个线管铺设的效率比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线管铺设机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横梁、支撑柱、万向轮、夹持装置一、活动座、内腔、弹簧一、夹持装置二、端盖、弹簧二、连接臂、连接座和升降油缸;所述横梁底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升降油缸下侧固定连接在横梁中央中,所述升降油缸下侧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活动座上侧活动连接在连接座下侧中,所述活动座左侧端部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一,所述活动座右侧中设有内腔;所述连接臂左侧通过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线管铺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支撑柱(2)、万向轮(3)、夹持装置一(4)、活动座(5)、内腔(6)、弹簧一(7)、夹持装置二(8)、端盖(9)、弹簧二(10)、连接臂(11)、连接座(12)和升降油缸(13);/n所述横梁(1)底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n所述升降油缸(13)下侧固定连接在横梁(1)中央中,所述升降油缸(13)下侧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2);/n所述活动座(5)上侧活动连接在连接座(12)下侧中,所述活动座(5)左侧端部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一(4),所述活动座(5)右侧中设有内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线管铺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支撑柱(2)、万向轮(3)、夹持装置一(4)、活动座(5)、内腔(6)、弹簧一(7)、夹持装置二(8)、端盖(9)、弹簧二(10)、连接臂(11)、连接座(12)和升降油缸(13);
所述横梁(1)底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
所述升降油缸(13)下侧固定连接在横梁(1)中央中,所述升降油缸(13)下侧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2);
所述活动座(5)上侧活动连接在连接座(12)下侧中,所述活动座(5)左侧端部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一(4),所述活动座(5)右侧中设有内腔(6);
所述连接臂(11)左侧通过端盖(9)活动连接在内腔(6)中,所述连接臂(11)中央凸槽左侧面与所述内腔(6)左侧面之间设有弹簧一(7),所述连接臂(11)中央凸槽右侧面与所述端盖(9)左侧面之间设有弹簧二(10),所述连接臂(11)右侧端部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二(8);
所述夹持装置二(8)与夹持装置一(4)的结构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线管铺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一(4)的具体结构包括固定座(41)、阶梯轴(42)、安装座(43)、夹持油缸(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志强张伟光李政方涛任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