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家具的弹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63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家具的弹簧装置,包括设置在家具本体侧壁外的侧缓冲机构以及设置在家具本体底部的下缓冲机构,侧缓冲机构包括若干个侧弹簧机构以及通过若干个侧弹簧机构与家具本体对应的侧壁相连的侧保护板,下缓冲机构包括若干个下弹簧机构以及通过若干个下弹簧机构与家具本体的底端相连的下保护板。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从而能够防止家具产生磨损,进而能够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家具的弹簧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家具的弹簧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搬家的时候需要对家具进行转移,当将家具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时,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使家具受到磕磕碰碰,现有的家具在家具外侧都没有设计能够保护家具本体的结构,因而经过几次的搬动之后,就会使家具受到磨损,缩短家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的适用于家具的弹簧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家具的弹簧装置,其中,包括设置在家具本体侧壁外的侧缓冲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家具本体底部的下缓冲机构,所述侧缓冲机构包括若干个侧弹簧机构以及通过若干个侧弹簧机构与所述家具本体对应的侧壁相连的侧保护板,所述下缓冲机构包括若干个下弹簧机构以及通过若干个下弹簧机构与所述家具本体的底端相连的下保护板。较佳地,所述侧弹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家具本体与所述侧保护板之间的第一小弹簧和第一大弹簧,所述第一小弹簧、第一大弹簧均设置在位于所述家具本体外侧的第一弹簧座与位于所述侧保护板内侧的第二弹簧座之间,且所述第一小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大弹簧的内侧。较佳地,所述第一弹簧座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一端与所述家具本体相连,所述基板的另一端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底壁的中部设有凸轴,所述第一小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沉孔的底壁相连,且所述第一小弹簧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凸轴上,所述第一大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沉孔的底壁相连。较佳地,所述第二弹簧座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凹槽,且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侧保护板相连,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上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中部开设有小孔,所述第一小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小孔的底壁相连,且所述第一小弹簧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小孔内,所述第一大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大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凸柱上。较佳地,所述下弹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家具本体底部与所述下保护板之间的第二大弹簧和若干个第二小弹簧,若干个第二小弹簧环形分布在所述第二大弹簧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大弹簧和所述第二小弹簧的一端均与设置在所述家具本体底部的第三弹簧座相连,所述第二大弹簧和所述第二小弹簧的另一端均与设置在所述下保护板上的第三弹簧座相连。较佳地,所述第三弹簧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家具本体或所述下保护板相连,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设有安装轴,且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开设有若干个小沉槽,若干个小沉槽环形分布在所述安装轴的外侧,所述第二大弹簧的端部与对应的底板相连,且所述第二大弹簧的端部套设在对应的安装轴上,所述第二小弹簧的端部与对应的小沉槽的底壁相连。较佳地,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开设有4~12个小沉槽。较佳地,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开设有8个小沉槽。较佳地,所述侧保护板的外侧、所述下保护板的底部均设有橡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包括设置在家具外侧的侧缓冲机构和设置在家具底部的下缓冲机构,因而在对家具的搬动过程中,能够防止家具本体被磨损,从而能够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G处的放大视图;图3是图1中H处的放大视图。图中标记说明:侧弹簧机构-1、第一小弹簧-11、第一大弹簧-12、下弹簧机构-2、第二大弹簧-21、第二小弹簧-22、家具本体-10、侧保护板-20、下保护板-30、第一弹簧座-40、基板-401、沉孔-4011、凸轴-4012、第二弹簧座-50、连接板-501、凹槽、凸柱-502、小孔-5021、第三弹簧座-60、底板-601、小沉槽-6011、安装轴-602、橡胶垫-7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家具的弹簧装置,其中,包括设置在家具本体10侧壁外的侧缓冲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家具本体10底部的下缓冲机构,所述侧缓冲机构包括若干个侧弹簧机构1以及通过若干个侧弹簧机构1与所述家具本体10对应的侧壁相连的侧保护板20,所述下缓冲机构包括若干个下弹簧机构2以及通过若干个下弹簧机构2与所述家具本体10的底端相连的下保护板30,由于设置了若干个侧弹簧机构1和若干个下弹簧机构2,因而能够对家具本体10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家具本体10被磨损。如图2所示,所述侧弹簧机构1包括设置在所述家具本体10与所述侧保护板20之间的第一小弹簧11和第一大弹簧12,所述第一小弹簧11、第一大弹簧12均设置在位于所述家具本体10外侧的第一弹簧座40与位于所述侧保护板20内侧的第二弹簧座50之间,且所述第一小弹簧11位于所述第一大弹簧12的内侧。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弹簧座40包括基板401,所述基板401的一端与所述家具本体10相连,所述基板401的另一端开设有沉孔4011,所述沉孔4011的底壁的中部设有凸轴4012,所述第一小弹簧11的一端与所述沉孔4011的底壁相连,且所述第一小弹簧1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凸轴4012上,所述第一大弹簧12的一端与所述沉孔4011的底壁相连。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弹簧座50包括连接板501,所述连接板50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且所述连接板501的一端与所述侧保护板20相连,所述连接板501的另一端上设有凸柱502,所述凸柱502的中部开设有小孔5021,所述第一小弹簧11的另一端与所述小孔5021的底壁相连,且所述第一小弹簧1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小孔5021内,所述第一大弹簧1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501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大弹簧12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凸柱502上。当家具本体10的侧壁与墙壁或障碍物发生碰撞时,会促使侧保护板20移动,使第一大弹簧12、第一小弹簧11被压缩或恢复原始状态,从而对家具本体10起到防护作用。如图3所示,所述下弹簧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家具本体10底部与所述下保护板30之间的第二大弹簧21和若干个第二小弹簧22,若干个第二小弹簧22环形分布在所述第二大弹簧21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大弹簧21和所述第二小弹簧22的一端均与设置在所述家具本体10底部的第三弹簧座60相连,所述第二大弹簧21和所述第二小弹簧22的另一端均与设置在所述下保护板30上的第三弹簧座60相连。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弹簧座60包括底板601,所述底板601的一端与所述家具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家具的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家具本体(10)侧壁外的侧缓冲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家具本体(10)底部的下缓冲机构,所述侧缓冲机构包括若干个侧弹簧机构(1)以及通过若干个侧弹簧机构(1)与所述家具本体(10)对应的侧壁相连的侧保护板(20),所述下缓冲机构包括若干个下弹簧机构(2)以及通过若干个下弹簧机构(2)与所述家具本体(10)的底端相连的下保护板(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家具的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家具本体(10)侧壁外的侧缓冲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家具本体(10)底部的下缓冲机构,所述侧缓冲机构包括若干个侧弹簧机构(1)以及通过若干个侧弹簧机构(1)与所述家具本体(10)对应的侧壁相连的侧保护板(20),所述下缓冲机构包括若干个下弹簧机构(2)以及通过若干个下弹簧机构(2)与所述家具本体(10)的底端相连的下保护板(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家具的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弹簧机构(1)包括设置在所述家具本体(10)与所述侧保护板(20)之间的第一小弹簧(11)和第一大弹簧(12),所述第一小弹簧(11)、第一大弹簧(12)均设置在位于所述家具本体(10)外侧的第一弹簧座(40)与位于所述侧保护板(20)内侧的第二弹簧座(50)之间,且所述第一小弹簧(11)位于所述第一大弹簧(12)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家具的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座(40)包括基板(401),所述基板(401)的一端与所述家具本体(10)相连,所述基板(401)的另一端开设有沉孔(4011),所述沉孔(4011)的底壁的中部设有凸轴(4012),所述第一小弹簧(11)的一端与所述沉孔(4011)的底壁相连,且所述第一小弹簧(1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凸轴(4012)上,所述第一大弹簧(12)的一端与所述沉孔(4011)的底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家具的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座(50)包括连接板(501),所述连接板(50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且所述连接板(501)的一端与所述侧保护板(20)相连,所述连接板(501)的另一端上设有凸柱(502),所述凸柱(502)的中部开设有小孔(5021),所述第一小弹簧(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南安市鼎美家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