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隔音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46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独立隔音间,包括第一多媒体屏幕、骨架层及第二多媒体屏幕;多媒体屏幕安装在骨架层内外表面;所述骨架层包括龙骨架体、龙骨架体之间的骨体隔音层及龙骨架体内外的骨面隔音层、覆盖在骨面隔音层表面的阻燃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吸音板本身与龙骨架体配合,提高了骨架强度以及吸音效果,解决了隔音质量控制与隔音间重量和体积控制之间的矛盾;在吸音板中设置带凸起的金属膜构成的吸音孔道,能够通过空气振动与金属膜壁摩擦或者金属膜振动的两种方式消耗声能,同时金属膜之间形成共振并且优化金属膜构成进一步提高声能消耗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隔音间内外均具有优异的吸音效果,适用于对于隔音需求较高,或者内外均设置多媒体屏幕时的情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独立隔音间
本技术属于隔音室
,具体涉及一种独立隔音间。
技术介绍
随着新媒体会议、移动办公及实时直播等产业及技术的发展,隔音间在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包括以往传统独立K歌亭、独立会议室、移动办公间以及新兴的朗读亭、演讲亭及直播亭等。新兴应用场景的需求对隔音间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在以往固定式的隔音房间内,房间隔音措施主要是在墙面上增设具有隔音功能的结构,这种方式一方面需要有固定墙体作为支撑,另一方面增加了墙体的厚度;若单独设计具有吸音功能的墙体,则可能因为承重问题而影响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传统隔音间没有对环境音效的模拟,不满足多种应用场景下可能对虚拟场景的需求。若要将隔音间设计为不依靠现有墙体的独立式,需要包括以下技术特点:1)隔音间的重量需要控制以方便移动;2)隔音间的厚度需要控制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以上技术需求势必会造成隔音质量控制与隔音间重量和体积控制之间的矛盾。另外新兴隔音间还需要增加多媒体屏幕,以提高互动性和商业性,这同样增加了隔音间的整体厚度,并且对吸音的效果需求更高。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轻质化的独立隔音间,在保证隔音间强度的同时,减少墙体体积,提高吸音效果,另外所处隔音间内可随意切换直播或会议背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立隔音间,不需要传统基础墙体作支撑,在不影响使用空间的条件下减少隔音间的重量及体积,提高隔音间的强度及隔音质量,能够通过环境音效模拟满足多功能应用需求。本技术包括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独立隔音间,包括第一多媒体屏幕、骨架层及第二多媒体屏幕;所述第一多媒体屏幕安装在骨架层外表面;所述骨架层包括龙骨架体、隔音层及阻燃层;所述龙骨架体作为整个隔音间的支撑骨架,安装有门板;所述隔音层包括所述龙骨架体之间的骨体隔音层及龙骨架体内外的骨面隔音层;所述阻燃层覆盖在骨面隔音层表面;所述骨体隔音层为硬质的封闭式的中空吸音板,板面两面均设置进音口,所述进音口之间由带孔的金属膜形成相通的吸音孔道,金属膜上形成若干向周边延伸的突起;所述第二多媒体屏幕安装在骨架层内表面。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独立隔音间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多媒体屏幕和第二多媒体屏选择LED或LCD屏,所述第二多媒体屏的帧率大于第一多媒体媒体屏,所述第一多媒体屏幕与第二多媒体屏幕连接有终端控制,可以切换屏幕所播放内容。高帧率屏幕有利于在内表层显示更为生动与逼真的画面,满足环境模拟的需求,通过终端可在各媒体屏显示不同的内容,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独立隔音间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独立隔音间包括主动降噪系统,所述主动降噪系统包括安装在绝缘壳体内的拾音器、降噪处理芯片、扬声器及通讯模块,所述拾音器通过降噪处理芯片分别与扬声器、通讯模块连接,所述通讯模块可通过发送无线信号外接移动终端。设置主动降噪系统,优化隔音间的定向隔音效果,减少隔音室内尤其是在第二多媒体屏幕播放时外界噪音的影响,以营造更加理想的室内氛围。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独立隔音间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吸音板两面的进音口对称且均匀分布,所述吸音孔道之间平行且间隔相同距离。吸音板两面均设置进音口,便于两面的声音进音。声音进入吸音孔道,一方面进入金属膜上的突起,引起突起内的空气振动,由于空气的黏滞阻力、空气与孔壁的摩擦及热传导等作用,使得声能转化为热能而被损耗,从而达到吸声的目的;另一方面,声波能引起金属膜自身振动,通过振动消耗声能。由于相邻的孔道内进入声能基本一致,保持吸音孔道之间平行且间隔相同距离,相邻的金属膜振动时可以引起共振,进一步提高振幅,扩大声能消耗。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独立隔音间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金属膜上的凸起位置相同且均匀对称分布。减少可能由于凸起位置分布而引起的振动的不一致性,保证共振发生。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独立隔音间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凸起为带若干棱角的中空结构。通过棱角的设置,使得声波在凸起中反复折返引起凸起中的空气振动,提升消音效果。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独立隔音间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龙骨为轻钢的工字形龙骨,所述龙骨之间拼接形成容置腔可容置所述骨体隔音层,所述骨体隔音层与所述龙骨之间填充隔音棉。工字形龙骨,保证龙骨之间围合而成的容置腔具有放置骨体隔音层的凹槽,骨体隔音层由于为中空,一方面不过多地增加龙骨的承重负担,另一方面镶嵌在龙骨之间,在满足相同吸音程度下,可以减少隔音间的壁厚,并且由于金属结构本身强度而提高了骨架的强度。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独立隔音间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骨架层底部设置可移动装置,便于隔音间转移。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独立隔音间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还包括纳米自清洁涂层,涂覆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屏幕表面。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独立隔音间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还包括透光玻璃,安装在所述龙骨架体之间。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独立隔音间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还包括抽风机构,安装在所述骨体隔音层表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吸音板本身与龙骨架体配合,在不过多提高龙骨重量的条件下,提高了骨架体的强度,在不增加隔音间墙体厚度的前提下,提高了吸音效果,解决了隔音质量控制与隔音间重量和体积控制之间的矛盾;2)在吸音板中设置吸音孔道,吸音孔道能够通过空气振动与金属膜壁摩擦或者金属膜振动的两种方式消耗声能达到吸声目的,金属膜之间形成共振并且优化吸音突起的形状进一步提高声能消耗效率;3)本技术的隔音间对于隔音间内外均具有优异的吸音效果,适用于对于隔音需求较高,或者内外均设置多媒体屏幕时的情形,使得互相之间不发生干扰;4)隔音间内可随意切换直播或会议背景,通过音效和多媒体屏配合达到虚拟场景要求,增加会议、办公或直播的互动及娱乐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为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附图1是本技术的隔音间墙体组成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龙骨架体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吸音板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附图3中的吸音板A-A面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的吸音板安装示意图;附图中,1为第一多媒体屏幕,2为第二多媒体屏幕,3为龙骨架体,4为吸音板,5为骨面隔音层,6为进音口,7为阻燃层,8为螺纹座,9为螺栓,10为万向轮,11为吸音孔道,12为突起,13为隔音棉,14为工字型轻钢龙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独立隔音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多媒体屏幕、骨架层及第二多媒体屏幕;所述第一多媒体屏幕安装在骨架层外表面;/n所述骨架层包括龙骨架体、隔音层及阻燃层;所述龙骨架体作为整个隔音间的支撑骨架,安装有门板;所述隔音层包括所述龙骨架体之间的骨体隔音层及龙骨架体内外的骨面隔音层;所述阻燃层覆盖在所述骨面隔音层表面;所述骨体隔音层为硬质的封闭式的中空吸音板,板面两面均设置进音口,所述进音口之间由带孔的金属膜形成相通的吸音孔道,金属膜上形成若干向周边延伸的突起;/n所述第二多媒体屏幕安装在骨架层内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隔音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多媒体屏幕、骨架层及第二多媒体屏幕;所述第一多媒体屏幕安装在骨架层外表面;
所述骨架层包括龙骨架体、隔音层及阻燃层;所述龙骨架体作为整个隔音间的支撑骨架,安装有门板;所述隔音层包括所述龙骨架体之间的骨体隔音层及龙骨架体内外的骨面隔音层;所述阻燃层覆盖在所述骨面隔音层表面;所述骨体隔音层为硬质的封闭式的中空吸音板,板面两面均设置进音口,所述进音口之间由带孔的金属膜形成相通的吸音孔道,金属膜上形成若干向周边延伸的突起;
所述第二多媒体屏幕安装在骨架层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隔音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媒体屏幕和第二多媒体屏幕选择LED或LCD屏,所述第二多媒体屏幕的帧率大于第一多媒体屏幕,所述第一多媒体屏幕与第二多媒体屏幕连接有终端控制,可以切换屏幕所播放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隔音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隔音间包括主动降噪系统,所述主动降噪系统包括安装在绝缘壳体内的拾音器、降噪处理芯片、扬声器及通讯模块,所述拾音器通过降噪处理芯片分别与扬声器、通讯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勇余雨键
申请(专利权)人:拖瓦肆娱乐互动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