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结构水平施工缝支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45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水平施工缝支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外墙、柱模板,安装在模板上的方木条。所述外墙、柱模板为经过计算设计的下层混凝土结构模板系统,其满足混凝土结构截面尺寸,同时具有承受浇筑混凝土时所有荷载的强度和刚度。所述安装在模板上的方木条,其特征在于,方木条固定在外墙、柱模板内侧,与水平施工缝平行,方木条上口与水平施工缝平齐,用圆钉或木螺丝固定。该装置制作安装简单,消除水平施工缝接缝漏浆,使得接缝平直美观,拆模后观感质量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结构水平施工缝支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结构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水平施工缝支模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诸如高层楼房外墙、柱自一层至顶层呈一整体立面,由于各楼层分次施工,不可避免在混凝土结构楼层处留下水平施工缝。通常外立面模板支设做法:下层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再进行上层混凝土结构施工。支设上层混凝土结构模板时,外墙、柱模板下挂至下层混凝土结构,伸过楼层水平施工缝下方。在下挂模板外通过预留螺栓等方式施加压力,使模板内侧紧贴下层混凝土结构施工缝侧面,最后,浇筑上层结构混凝土。但由于在下层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难免结构上口有涨模现象,造成水平施工缝侧边不平直,使得上层混凝土结构下挂模板很难贴紧混凝土面,出现漏浆现象。另外由于下层混凝土结构与上层混凝土结构之间水平施工缝表面凿毛,易造成施工缝凹凸不平,从而出现水平施工缝混凝土接茬处接缝不平直、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结构水平施工缝支模装置,通过此装置,混凝土结构水平施工缝平直美观、不漏浆。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凝土结构水平施工缝支模装置,包括有支设于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内侧的内侧模板以及支设于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外侧的外侧模板,所述内、外侧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模板内侧上沿部位固定有方条形模板,所述方条形模板的顶面与外侧模板顶面平齐;所述内侧模板、外侧模板和方条形模板围成混凝土楼层外墙或墙柱的填充腔,所述方条形模板的顶面与混凝土楼层外墙或墙柱的水平施工缝平齐。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水平施工缝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条形模板为方木条,所述方木条通过圆钉或木螺丝固定在外侧模板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为下层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所述内、外模板为经过计算设计的下层混凝土结构模板系统,其满足混凝土结构截面尺寸,同时具有承受浇筑混凝土时所有荷载的强度和刚度。所述方木条,其截面尺寸为20mm×15mm。所述下层混凝土结构外墙、柱模板为15mm胶合模板。上述用于上层混凝土结构与下层混凝土结构外墙、柱之间水平施工缝,若施工其他不同混凝土结构水平施工缝等情况,则模板相应尺寸均调整,但模板装置不变。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通过在外侧模板的内侧上沿部位固定方条型模块,这样的话,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浇筑拆模后,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在对应方条形模块的部位则出现一个凹槽,这样可以避免下层混凝土结构出现涨模现象,也避免造成水平施工缝侧边不平直的现象。因此,上层混凝土结构下挂模板能很容易的贴紧混凝土面,避免漏浆现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制作安装施工简单,消除水平施工缝接缝漏浆,使得接缝平直美观,拆模后观感质量好。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下层混凝土结构模板支设图。图2是本技术的上层混凝土结构模板支设图。图3是本技术的水平施工缝模板装置侧面图。其中,附图标记分别为:1、外侧模板;2、方条形模板;3、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4、对拉螺栓;5、水平施工缝;6、上层混凝土结构;7、上层混凝土结构外墙或墙柱模板;8、内侧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3。一种混凝土结构水平施工缝支模装置,包括有支设于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3内侧的内侧模板8以及支设于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3外侧的外侧模板1,所述内、外侧模板8、1之间通过对拉螺栓4连接,外侧模板1内侧上沿部位固定有方条形模板2,所述方条形模板2的顶面与外侧模板1顶面平齐;所述内侧模板8、外侧模板1和方条形模板2围成混凝土楼层外墙或墙柱3的填充腔,所述方条形模板4的顶面与混凝土楼层外墙或墙柱的水平施工缝5平齐。实施方法如下:按照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的截面设计尺寸及荷载,支设内、外侧模板8、1,安装好内、外侧模板8、1并加固。准备方条形模板2,将方条形模板2固定在外侧模板的内侧上沿部位,且方条形模板2的顶面与该楼层面标高重合。接着,浇筑下层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3。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模,在下层混凝土结构水平施工缝上对应方条形模板2的部位形成凹槽。接着,支设上层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模板7,上层混凝土结构外墙或墙柱模板7下挂并覆盖水平施工缝5处凹槽,在凹槽处,上层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模板7平直。接下来,上层混凝土结构6混凝土浇筑,该凹槽被混凝土里砂浆充满。最后,拆模,拆模后,混凝土水平施工缝5平直美观,不漏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结构水平施工缝支模装置,包括有支设于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内侧的内侧模板以及支设于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外侧的外侧模板,所述内、外侧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模板内侧上沿部位固定有方条形模板,所述方条形模板的顶面与外侧模板顶面平齐;所述内侧模板、外侧模板和方条形模板围成混凝土楼层外墙或墙柱的填充腔,所述方条形模板的顶面与混凝土楼层结构的水平施工缝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结构水平施工缝支模装置,包括有支设于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内侧的内侧模板以及支设于混凝土结构楼层外墙或墙柱外侧的外侧模板,所述内、外侧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模板内侧上沿部位固定有方条形模板,所述方条形模板的顶面与外侧模板顶面平齐;所述内侧模板、外侧模板和方条形模板围成混凝土楼层外墙或墙柱的填充腔,所述方条形模板的顶面与混凝土楼层结构的水平施工缝平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建军郑贤好黄忠森高俊王玥章江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新鑫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