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晓楠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43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包括防护面层、设置在所述防护面层下端面的防水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面层和所述防水底板之间的保温层,所述防水底板和防护面层一体成型,且防护面层套接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外周,所述防护面层、防水底板构成了保温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便于通过防护面层对保温层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工作质量,且便于通过防水面层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相关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
技术介绍
外墙保温装饰板又称外墙保温板、外墙保温一体化板、一体化保温装饰板等,外墙保温装饰板是一种用水包水多彩涂料喷涂与硅酸钙板与保温材料复合而成的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该新型外墙外保温板,一改过去建筑物装饰色调单一、没有保温层的弊端是新型的建筑保温装饰材料;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外墙保温板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降低了保温墙板与外墙相连接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保温墙板对外墙进行保护的质量,进而无法满足目前对外墙保温板的多种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外墙保温板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降低了保温墙板与外墙相连接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保温墙板对外墙进行保护的质量,进而无法满足目前对外墙保温板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包括防护面层、设置在防护面层下端面的防水底板以及设置在防护面层和防水底板之间的保温层,防水底板和防护面层一体成型,且防护面层套接设置在保温层外周,防护面层、防水底板构成了保温墙板,进而便于通过防护面层对保温层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工作质量,且便于通过防水面层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防护面层设置为钢板材质,钢板的外周设置有氟碳漆层,且氟碳漆层上分别依次设置有铝锌镀层,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防护面层对保温层进行防护的作用,进而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防水底板设置为用铝箔材质,且防水底板设置为10mm-15mm,进而便于通过防水底板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防潮、气密、遮光和耐磨蚀性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保温层设置为岩棉制品、石棉绒、聚氨酯及玻璃棉其中的一种的或者多种,且保温层的外周分别与防护面层的内侧相切设置,衡量保温材料保温效果主要取决于其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越高,传热效果越快,因而保温效果越差,聚氨酯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是较为理想的保温材料,本技术优选用聚氨酯为为保温层的材料;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还包括设置在防护面层上端面的导流槽以及设置在相邻导流槽之间的防护凸台,导流槽以保温墙板的安装面相互平行设置,进而便于通过导流槽对外界的水分进行导流,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层的使用寿命,且便于通过防护凸台有效的增加了保温墙板的抗压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另外还包括设置在防水底板下端面的防滑凹槽,防滑凹槽与导流槽的水平方向相互垂直设置,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防水底板与安装面相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安装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包括防护面层、设置在所述防护面层下端面的防水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面层和所述防水底板之间的保温层,所述防水底板和防护面层一体成型,且防护面层套接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外周,所述防护面层、防水底板构成了保温墙板,进而便于通过防护面层对保温层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工作质量,且便于通过防水面层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整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中的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面层、10-导流槽、101-防护凸台、2-防水底板、21-防滑凹槽、3-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包括防护面层1、设置在防护面层1下端面的防水底板2以及设置在防护面层1和防水底板2之间的保温层3,防水底板2和防护面层1一体成型,且防护面层1套接设置在保温层3外周,防护面层1、防水底板2构成了保温墙板,进而便于通过防护面层1对保温层3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工作质量,且便于通过防水面层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使用寿命;请参照图1、图2和图3,防护面层1设置为钢板材质,钢板的外周设置有氟碳漆层,且氟碳漆层上分别依次设置有铝锌镀层,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防护面层1对保温层3进行防护的作用,进而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使用寿命;请参照图1、图2和图3,防水底板2设置为用铝箔材质,且防水底板2设置为10mm-15mm,进而便于通过防水底板2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防潮、气密、遮光和耐磨蚀性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使用寿命;请参照图1、图2和图3,保温层3设置为岩棉制品、石棉绒、聚氨酯及玻璃棉其中的一种的或者多种,且保温层3的外周分别与防护面层1的内侧相切设置,衡量保温材料保温效果主要取决于其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越高,传热效果越快,因而保温效果越差,聚氨酯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是较为理想的保温材料,本技术优选用聚氨酯为为保温层3的材料;实施例2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包括防护面层1、设置在防护面层1下端面的防水底板2以及设置在防护面层1和防水底板2之间的保温层3,防水底板2和防护面层1一体成型,且防护面层1套接设置在保温层3外周,防护面层1、防水底板2构成了保温墙板,进而便于通过防护面层1对保温层3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工作质量,且便于通过防水面层有效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使用寿命;请参照图1、图2和图3,防护面层1设置为钢板材质,钢板的外周设置有氟碳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面层(1)、设置在所述防护面层(1)下端面的防水底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面层(1)和所述防水底板(2)之间的保温层(3),所述防水底板(2)和防护面层(1)一体成型,且防护面层(1)套接设置在所述保温层(3)外周,所述防护面层(1)、防水底板(2)构成了保温墙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面层(1)、设置在所述防护面层(1)下端面的防水底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面层(1)和所述防水底板(2)之间的保温层(3),所述防水底板(2)和防护面层(1)一体成型,且防护面层(1)套接设置在所述保温层(3)外周,所述防护面层(1)、防水底板(2)构成了保温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面层(1)设置为钢板材质,所述钢板的外周设置有氟碳漆层,且氟碳漆层上分别依次设置有铝锌镀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复合式外墙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底板(2)设置为用铝箔材质,且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楠李宏超马国刚周龙耀
申请(专利权)人:胡晓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