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板连接结构,包括活动板以及与活动板连接的第一连接节点和第二连接节点;所述活动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节点转动连接,活动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活动板的自由端设有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节点上设有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结构简单,连接速度快,省时省力;另一方面,能够快速变换活动板的位置并快速安装,从而可改变空间尺寸,灵活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板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构件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活动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个模块单元在组装时,例如集装箱之间进行组装,形成房屋时,相互之间通过集装箱的各个角的角件连接,形成并联的多个箱体,箱体内的为各自独立空间,若要扩大内部空间,只能打通相隔的壁,对集装箱造成破坏,不利于循环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现有的模块单元在满足不同设计需求上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均较差。再者,现有的活动板在连接时,通常是一端与一连接节点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另一连接节点直接焊接、插销连接或者螺栓连接。如果采用焊接,不便于拆卸,且焊接会导致装配速度变慢;如果直接进行螺栓连接,不便于拧螺栓。如果是采用插销连接,容易导致连接稳定性差,容易自动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安装快速,灵活性高的活动板连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动板连接结构,包括活动板以及与活动板连接的第一连接节点和第二连接节点;所述活动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节点转动连接,活动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活动板的自由端设有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节点上设有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一体。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上设有连接孔。进一步,所述活动板向第二连接节点的方向转动,且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上下放置,连接孔对齐,并插入连接件固定。进一步,所述活动板向第二连接节点的方向转动,且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水平设置,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设有连接板,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经所述连接件与连接板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节点和第二连接节点为不同固定构件上的连接节点。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节点和第二连接节点为同一构件不同侧的连接节点。进一步,所述固定构件为板体或模架。进一步,所述转动连接为铰接或转轴连接。进一步,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或销孔。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螺栓、铆钉或插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方面结构简单,连接速度快,省时省力;另一方面,能够快速变换活动板的位置并快速安装,从而可改变空间尺寸,灵活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活动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活动板与第一连接节点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多个集装箱模架组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活动板;2.第一连接节点;3.第二连接节点;4.连接孔;5.螺栓;6.固定板;7.集装箱模架;11.第一连接座;31.第二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活动板连接结构,包括活动板1以及与活动板1连接的第一连接节点2和第二连接节点3;所述活动板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节点转动连接,活动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活动板的自由端设有第一连接座11,第二连接节点3上设有第二连接座31,第一连接座11和第二连接座31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一体。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一方面,活动板的连接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另一方面,能够快速变换活动板的位置并快速安装,即当活动板的自由端不连接、仅与第一连接节点转动连接时,活动板可作为壁板,如集装箱壁板或者建筑墙板等;当活动板的自由端与第二连接节点连接时,从而变换了活动板的位置,例如活动板由先前的前侧板变成了顶板,从而能够改变空间大小。例如:活动板作为集装箱的底板,通过装载货物进行海陆运输;当将集装箱作为房屋使用时,活动板又会变成房屋的楼板或底板等。通常标准集装箱的高度为2.4~2.9m间,而楼房的高度也大约在2.4~2.9m间时,二者可以通用。如果活动板为固定结构,活动板作为每层楼的底板时,会限制住楼房的层高,不能满足不同需求。例如若层高需要3.6m,那么原有集装箱的2.9m高度就不能满足楼层高度需求,此时便可将活动板翻转,不作为底板使用,作为侧板使用,从而满足设计需求。又例如,当活动板作为房屋内部空间的隔板时,如活动板设于两个卧室之间,倘若需要改变空间大小,例如将两个卧室变成一个大卧室时,此时可将活动板向上翻转,使其作为卧室的顶板,从而实现空间变换。因此,本实施例的活动板与两个连接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能够改变空间尺寸,灵活性高,从而满足不同需求。本实施例中,转动连接可以是铰接或转轴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11和第二连接座31上设有连接孔4,使得连接件穿过连接孔实现固定。连接孔可以是但不限于螺纹孔、销孔,只要能够实现固定即可。例如,活动板向第二连接节点的方向转动,且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上下放置时,连接孔对齐,且连接孔为螺纹孔,第二连接座的连接孔内预制有螺套,通过螺栓5穿过第一连接座的连接孔并与第二连接座内连接孔的螺套固定连接,实现活动板的自由端与第二连接节点的连接。又或者螺栓穿过两个连接孔后在底部通过螺母紧固。又例如,活动板向第二连接节点的方向转动,且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水平设置,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设有连接板,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的连接孔均为螺纹孔,且连接孔内预制有螺套;连接板上设有两个螺纹孔,一螺栓穿过连接板的一螺纹孔与第一连接座的螺套连接紧固,另一螺栓穿过连接板的另一螺纹孔与第二连接座的螺套连接紧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一体的连接方式多样,上述结构并不具体限定本技术。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节点和第二连接节点可以是不同固定构件上的连接节点,也可以是为同一构件不同侧的连接节点。例如:如图3所示:多个集装箱模架7上下组合连接形成一组合式多层楼房,所述的模架为框架结构,可在框架的每个面设置板体,形成壁。本实施例的每个集装箱模架的顶面板均设置为活动板,以及每间隔集装箱模块的一侧面设有固定板6,如第一集装箱和第三集装箱的侧面设置固定板,第二集装箱不设。活动板1的一端与固定板6之间转轴连接,活动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此时固定板6的转轴连接部位为第一连接节点2。若不对活动板进行转动时,该自由端可进行固定,以作为顶面板使用;固定方式可采用连接座和连接件的方式。若要改变每层楼的高度,则将活动板向上翻转至另一集装箱模架的侧面,作为该模架的侧面板。例如:位于底部的第一集装箱模架的顶面板为活动板,将其向上翻转至第二集装箱的侧面,作为第二集装箱模架的侧面板使用,且通过连接座和连接件与第二集装箱模架进行固定,此时第二集装箱模架的连接部位作为第二连接节点3。由于活动板翻转后,第一集装箱模架和第二集装箱模架之间就不会有隔板隔开,而是连通的,这样就可对第一集装箱模架和第二集装箱模架的高度进行重新调节,可重新设置一固定板作为二者之间的隔板,以满足不同高度需求。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活动板连接结构一方面结构简单,连接速度快,省时省力;另一方面,能够快速变换活动板的位置并快速安装,从而可改变空间尺寸,灵活性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动板连接结构,包括活动板以及与活动板连接的第一连接节点和第二连接节点;所述活动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节点转动连接,活动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自由端设有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节点上设有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板连接结构,包括活动板以及与活动板连接的第一连接节点和第二连接节点;所述活动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节点转动连接,活动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自由端设有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节点上设有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上设有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向第二连接节点的方向转动,且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上下放置,连接孔对齐,并插入连接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向第二连接节点的方向转动,且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水平设置,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设有连接板,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
申请(专利权)人:张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