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管三井室倒虹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391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管三井室倒虹井装置,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双管三井室倒虹井装置,包括进水井、出水井和倒虹管,进水井和出水井之间位置的下方并列设置有两个倒虹管;进水井中固定套合有第一护壁,第一护壁的内部中心位置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拦截板,第一拦截板的一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两侧的第一拦截板上端位置对称设置有第一叠梁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拦截板、第二拦截板、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一叠梁闸、第二叠梁闸、提篮格栅、第一清淤挂篮和第二清淤挂篮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倒虹管中淤泥的堆积堵塞,且本装置使井中清淤更加便捷,提高清淤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管三井室倒虹井装置
本技术属于市政排水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管三井室倒虹井装置,主要用于市政污水的排水作用。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市政排水管道系统为重力流排水,其具有建设成本低、运行维护相对容易等优点,其中,当排水管渠遇到河流、山涧、洼地或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时,不能按原有的坡度埋设,一般采用倒虹管的管道构造形式,按下凹的折线方式从障碍物下通过。倒虹管是市政排水管道系统的关键节点之一,由于其一般设置在河流、洼地、地下构筑物等的底部,仅依靠两侧管井水位差重力排水,加之管道通常一次建成而近远期污水量变化较大,容易出现管道流速过低等情况,从而导致泥沙、污物淤积在倒虹管底部,造成管道淤积堵塞、排水不畅,甚至使上游管井污水水位漫过溢流口,对周边地表造成环境污染,此外,大部分倒虹管埋深较大,维护困难,下井清淤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使得倒虹井系统建成后,往往缺少应有的管理维护。现有公开文献,CN209211605U-一种防淤积的倒虹管系统,公开了包括第一倒虹井井体、第二倒虹井井体及倒虹管,第一倒虹井井体和第二倒虹井井体分设在河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管三井室倒虹井装置,包括进水井(1)、出水井(2)和倒虹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井(1)和出水井(2)之间位置的下方并列设置有两个倒虹管(5);/n所述进水井(1)中固定套合有第一护壁(6),且第一护壁(6)与进水井(1)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护壁(6)的内部中心位置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拦截板(603),所述第一拦截板(603)的一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604),所述第一分隔板(604)两侧的第一拦截板(603)上端位置对称设置有第一叠梁闸(605);/n所述第一拦截板(603)和第一分隔板(604)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护壁(6)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拦截板(603)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管三井室倒虹井装置,包括进水井(1)、出水井(2)和倒虹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井(1)和出水井(2)之间位置的下方并列设置有两个倒虹管(5);
所述进水井(1)中固定套合有第一护壁(6),且第一护壁(6)与进水井(1)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护壁(6)的内部中心位置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拦截板(603),所述第一拦截板(603)的一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604),所述第一分隔板(604)两侧的第一拦截板(603)上端位置对称设置有第一叠梁闸(605);
所述第一拦截板(603)和第一分隔板(604)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护壁(6)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拦截板(603)和第一分隔板(604)将第一护壁(6)的内部分隔成一个第一井室(606)和两个第二井室(607);
所述第二井室(607)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一沉泥斗(601),所述第一沉泥斗(601)中配合设置有第一清淤挂篮(8);
所述第一井室(606)的内部上端位置设置有提篮格栅(7),所述提篮格栅(7)放置在不锈钢支架(602)上,且不锈钢支架(602)固定连接在第一护壁(6)上;
所述出水井(2)中固定套合有第二护壁(9),且第二护壁(9)与出水井(2)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护壁(9)的内部中心位置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拦截板(902),所述第二拦截板(902)的一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分隔板(903),所述第二分隔板(903)两侧的第二拦截板(902)上端位置对称设置有第二叠梁闸(904);
所述第二拦截板(902)与第二分隔板(903)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护壁(9)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拦截板(902)和第二分隔板(903)将第二护壁(9)的内部分隔成一个第三井室(905)和两个第四井室(906);
所述第四井室(906)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沉泥斗(901),所述第二沉泥斗(901)中配合设置有第二清淤挂篮(10);
所述第一护壁(6)的顶面上盖合有第一格栅盖板(3),所述第二护壁(9)的顶面上盖合有第二格栅盖板(4);
所述提篮格栅(7)正上方的第一格栅盖板(3)上设置有第一检修槽(301),所述第一叠梁闸(605)正上方的第一格栅盖板(3)上设置有第二检修槽(302),所述第一清淤挂篮(8)正方上的第一格栅盖板(3)上设置有第一井盖(303),所述第一井盖(303)通过铰链与第一格栅盖板(3)铰合;
所述第二叠梁闸(904)正上方的第二格栅盖板(4)上设置有第三检修槽(401),所述第二清淤挂篮(10)正上方的第二格栅盖板(4)上设置有第二井盖(402),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涛罗佳文赖杜锋童洁钟良生何姜姜赵凯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