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35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连续墙钢筋模架分为多个钢筋模架单元,这些钢筋模架单元通过多种形式连接,组成一个封闭结构,所述的钢筋模架单元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筋网板(1),所述的侧筋网板(1)有多个纵向分布且等距设置的主筋(2)以及多个横向分布且等距设置的分布筋(3)构成,在两个侧筋网板(1)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桁架网板(4),所述的桁架网板(4)由多根横纵交错的桁架筋(5)组成,所述钢筋模架单元的中轴线由两段互成角度的线段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模架
本技术涉及地下基础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模架。
技术介绍
地下连续墙是地下基础工程。具体施工过程是在地面下采用一种特殊的挖槽机械,沿着基坑工程的周边轴线开挖,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理深槽后,在深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成为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浇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是集止水挡土、支护和结构承重墙于一体的地下结构。地下连续墙作为地下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满足永久耐用、结构完整、无渗漏水、受力平衡均匀等多种要求,地下连续墙各单元槽段连接结构是地下连续墙的关键核心部位,槽段接头形式是地下连续墙的关键技术。目前普遍使用的接头形式主要包括两种即柔性接头和刚性接头,柔性接头主要为工字型、V字型等接头形式,其优点在于具有一定抗剪能力加工较为简单、钢板用量较小、造价较低,但是其缺点由于与墙体无刚性连接,传递应力能力较差,缺乏较强抵抗弯矩能力,同时因流水路线较直而短,助力小,容易出现渗水、漏水现象,且仅实用于深度较浅的地下连续墙。刚性接头形式为十字接头、王字接头等,其流水线路较长,流水路线凹凸较多、阻力大,不易出现漏水现象,止水效果较好,且具有较强的抗剪和抗弯能力,接头部位混凝土强度得到保证,整体刚性好,但其缺点为加工较为复杂、安装精度高,工序多施工复杂,难度较大,刷壁和清理墙段侧壁泥浆具有一点困难,接头钢板用量大、造价高。目前国内外地下连续墙还多采用以上两种传统结构,尚无更好的结构形式出现。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加工简单,钢板用量少、造价低,具有较强的抗剪抗弯及止水能力,又便于下一槽段刷壁和清理墙段侧壁泥浆的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模架。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连续墙钢筋模架分为多个钢筋模架单元,这些钢筋模架单元通过多种形式连接,组成一个封闭结构,所述的钢筋模架单元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筋网板1,所述的侧筋网板1有多个纵向分布且等距设置的主筋2以及多个横向分布且等距设置的分布筋3构成,在两个侧筋网板1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桁架网板4,所述的桁架网板4由多根横纵交错的桁架筋5组成,所述钢筋模架单元的中轴线由两段互成角度的线段组成,所述的钢筋模架单元分为三种形式,其一为两端都设置有突出部的双凸式,其二为只有一端设置有突出部的凹凸式,其三为两端都不设置突出部的双凹式,所述的突出部包括主钢板6,所述主钢板6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侧筋网板1的内侧固定连接,且主钢板6突出于侧筋网板1的端部,在主钢板6的两面均设置有加强钢板7。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传统的柔性接头式的地下连续墙存在以下问题:柔性接头抗弯能力差、止水效果差、不能应用于深度较深的地下等,而传统的刚性接头式地下连续墙则存在以下问题:刚性接头加工较为复杂、工序多且施工复杂,难度较大,刷壁和清理墙段侧壁泥浆具有一点困难,接头钢板用量大、造价高等。而本种结构形式的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模架,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的流水线路较长,流水路线凹凸较多、阻力大,不易出现漏水现象,止水效果较好,且具有较强的抗剪和抗弯能力,接头部位混凝土强度得到保证,整体刚性好。同时加工较为简单、安装要求不高,工序施工简单,难度较小,便于刷壁和清理墙段侧壁泥浆,接头钢板用量较小、造价较低。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双凸式钢筋模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双凹式钢筋模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凹凸式钢筋模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模架,它分为多个钢筋模架单元,这些钢筋模架单元通过多种形式连接,组成一个封闭结构,所述的钢筋模架单元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筋网板1,所述的侧筋网板1有多个纵向分布且等距设置的主筋2以及多个横向分布且等距设置的分布筋3构成,在两个侧筋网板1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桁架网板4,所述的桁架网板4由多根横纵交错的桁架筋5组成,所述钢筋模架单元的中轴线由两段互成角度的线段组成,所述的钢筋模架单元分为三种形式,其一为两端都设置有突出部的双凸式,其二为只有一端设置有突出部的凹凸式,其三为两端都不设置突出部的双凹式,所述的突出部包括主钢板6,所述主钢板6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侧筋网板1的内侧固定连接,且主钢板6突出于侧筋网板1的端部,在主钢板6的两面均设置有加强钢板7。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模架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在工厂进行三种钢筋模架单元的制作,并将制作好的钢筋模架单元运送到指定地点。利用铣槽机在地面开挖出一个与单个钢筋模架单元外轮廓相匹配的深槽,然后将第一个钢筋模架单元放送到深槽中,第一个钢筋模架单元作为浇筑地下连续墙的基础,为双凸式;在双凸式钢筋模架单元端部与土壤之间的缝隙处(图1中A处)放置沙袋,防止混凝土从该处泄露,然后将导管插入到钢筋模架单元的内部,并通过导管向钢筋模架单元中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断地上提导管,直至钢筋模架单元中填满混凝土,导管从钢筋模架单元中拔出;混凝土凝固后,形成第一个地下连续墙单元;然后利用铣槽机再次开挖,扩展出与单个钢筋模架单元外轮廓相匹配的深槽,并将第二个凹凸式钢筋模架单元放送到扩展后的深槽中,放送之前,需要先将第一个地下连续墙单元端部的沙袋利用铣槽机铣出,并对该处的主钢板6和加强钢板7进行刷壁和清理墙段侧壁泥浆操作;凹凸式钢筋模架单元上没有设置突出部的一端扣合在第一个双凸式钢筋模架单元的突出部上,也就是说利用第一个钢筋模架单元和连续墙单元将第二个钢筋模架单元的凹侧封闭,然后在凸侧与土壤之间的缝隙处放置沙袋,此时第二个钢筋模架单元的两端封闭,重复上述浇筑混凝土的工序,直至形成第二个地下连续墙单元;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倒数第二个地下连续墙单元浇筑完成,利用铣槽机开挖,扩展出最后一个与单个钢筋模架单元外轮廓相匹配的深槽,并将一个双凹式的钢筋模架单元放送到深槽中,放送之前,同样需要将第一个和倒数第二个钢筋模架单元突出部上的主钢板6和加强钢板7进行刷壁和清理墙段侧壁泥浆操作,并将沙袋铣出;双凹式钢筋模架单元的两端均扣合在两个突出部上,也就是说利用这两个突出部将双凹式钢筋模架单元的两端封闭,重复上述浇筑混凝土的工序,直至形成最后一个地下连续墙单元,至此,一个封闭的、近似圆环形的地下连续墙单元浇筑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连续墙钢筋模架分为多个钢筋模架单元,这些钢筋模架单元通过多种形式连接,组成一个封闭结构,/n所述的钢筋模架单元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筋网板(1),所述的侧筋网板(1)有多个纵向分布且等距设置的主筋(2)以及多个横向分布且等距设置的分布筋(3)构成,在两个侧筋网板(1)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桁架网板(4),所述的桁架网板(4)由多根横纵交错的桁架筋(5)组成,所述钢筋模架单元的中轴线由两段互成角度的线段组成,/n所述的钢筋模架单元分为三种形式,其一为两端都设置有突出部的双凸式,其二为只有一端设置有突出部的凹凸式,其三为两端都不设置突出部的双凹式,/n所述的突出部包括主钢板(6),所述主钢板(6)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侧筋网板(1)的内侧固定连接,且主钢板(6)突出于侧筋网板(1)的端部,在主钢板(6)的两面均设置有加强钢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连续墙钢筋模架分为多个钢筋模架单元,这些钢筋模架单元通过多种形式连接,组成一个封闭结构,
所述的钢筋模架单元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筋网板(1),所述的侧筋网板(1)有多个纵向分布且等距设置的主筋(2)以及多个横向分布且等距设置的分布筋(3)构成,在两个侧筋网板(1)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桁架网板(4),所述的桁架网板(4)由多根横纵交错的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张广涛李文良徐溢滨姚长杰吴青合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