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臭瓦楞纸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30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臭瓦楞纸板,包括瓦楞纸板本体,所述瓦楞纸板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为第一面纸、第一瓦楞纸、里纸、第二瓦楞纸、第二面纸,五者之间通过胶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瓦楞纸、所述里纸、所述第二瓦楞纸之间内部设有防潮包;所述第一面纸、所述第一瓦楞纸、所述第二面纸之间设有活性炭;所述第一面纸上端面与所述第二面纸下端面通过粘合剂固定设有塑料薄膜;所述里纸为疏水纸,其上端面与下端面均设有聚乳酸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隔绝臭味传播,并且能够吸附一部分的臭味;设有防潮袋,防止潮湿,对细菌的繁衍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对细菌繁衍产生的臭味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臭瓦楞纸板
本技术涉及瓦楞纸板
,具体涉及一种防臭瓦楞纸板。
技术介绍
瓦楞纸板是由面纸、里纸、芯纸和加工成波形瓦楞的瓦楞纸通过粘合而成。在生产生活中,因为瓦楞纸板质量轻而且价格便宜,用途广泛,制作简易,且能回收甚至重复利用,使它的应用有了显著的增长。瓦楞纸箱是使用最广泛的纸容器包装,广泛用于运输包装,其一般是由瓦楞纸板制作而成的。现有的瓦楞纸板制成的纸箱在运输或者是存放过程中经常会受潮,细菌会在受潮的瓦楞纸板内部进行处大量繁衍,进而产生臭味;与此同时,运输的物品异味较大时,由瓦楞纸板制成的纸箱内部也会散发臭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防臭瓦楞纸板,以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防臭瓦楞纸板,包括瓦楞纸板本体,所述瓦楞纸板为双瓦楞纸板,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为第一面纸、第一瓦楞纸、里纸、第二瓦楞纸、第二面纸,所述第一瓦楞纸上端面通过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纸下端面,所述里纸上端面通过胶层固定在所述第一瓦楞纸下端面;所述第二瓦楞纸上端面通过胶层固定设置在所述里纸下端面;所述面纸上端面通过胶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瓦楞纸下端面;所述第一瓦楞纸与所述第二瓦楞纸的瓦楞截面均为U形V形交替形状;所述第一瓦楞纸的下端面与所述里纸上端面之间形成瓦楞空腔a,所述第二瓦楞纸上端面与所述里纸下端面之间形成瓦楞空腔b;所述瓦楞空腔a与所述瓦楞空腔b内部设有防潮包,所述防潮包由无纺布、防潮剂、泡沫塑料组成,所述无纺布包裹所述防潮剂与所述泡沫塑料;所述第一面纸下端面与所述第一瓦楞纸上端面之间形成瓦楞空腔c,所述第二面纸上端面与所述第二瓦楞纸下端之间形成瓦楞空腔d;所述瓦楞空腔c与所述瓦楞空腔d内部设有活性炭;所述第一面纸上端面与所述第二面纸下端面通过粘合剂固定设有塑料薄膜;所述里纸为疏水纸,其上端面与下端面均设有聚乳酸层。本技术中,所述无纺布表面喷有香料。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隔绝臭味传播,并且能够吸附一部分的臭味;设有防潮袋,防止潮湿,对细菌的繁衍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对细菌繁衍产生的臭味产生一定抑制作用;设有空气清新剂,能够清新空气。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无防潮袋与活性炭);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潮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第一面纸-1;第一瓦楞纸-2;里纸-3;第二瓦楞纸-4;第二面纸-5;瓦楞空腔a-6;瓦楞空腔b-7;瓦楞空腔c-8;瓦楞空腔d-9;防潮包-10;无纺布-10.1;防潮剂-10.2;泡沫塑料-10.3;瓦楞纸板本体-11;活性炭-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臭瓦楞纸板,包括瓦楞纸板本体11,所述瓦楞纸板本体11为双瓦楞纸板,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为第一面纸1、第一瓦楞纸2、里纸3、第二瓦楞纸4、第二面纸5。所述第一瓦楞纸2上端面通过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纸1下端面,所述里纸3上端面通过胶层固定在所述第一瓦楞纸2下端面。所述第二瓦楞纸4上端面通过胶层固定设置在所述里纸3下端面。所述面纸上端面通过胶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瓦楞纸4下端面。所述第一瓦楞纸2与所述第二瓦楞纸4的瓦楞截面均为U形V形交替形状。U形瓦楞富有弹性、柔软,只要变形不超出弹性范围,在撤除压力后能够迅速恢复原来的形状,但是固定时胶层的胶使用量大,V形强度高、固定时胶层的胶使用量小,但是当外力过大,其变形超出弹性范围时,瓦楞就被破坏,使用周期短。而U形V形交替的瓦楞纸能够兼具两者的优点。所述第一瓦楞纸2的下端面与所述里纸3上端面之间形成瓦楞空腔a6,所述第二瓦楞纸4上端面与所述里纸3下端面之间形成瓦楞空腔b7。所述瓦楞空腔a6与所述瓦楞空腔b7内部设有防潮包10。所述防潮包10能够吸收所述瓦楞纸本体11内部的湿气,防止所述瓦楞纸板本体11受潮,细菌大量繁衍,散发臭味。所述第一面纸1下端面与所述第一瓦楞纸2上端面之间形成瓦楞空腔c8,所述第二面纸5上端面与所述第二瓦楞纸4下端之间形成瓦楞空腔d9。所述瓦楞空腔c8与所述瓦楞空腔d9内部设有活性炭12。所述活性炭12能够吸附所述瓦楞纸板本体11内部的臭味气体,防止臭味逸散。所述第一面纸1上端面与所述第二面纸5下端面通过粘合剂固定设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能够达到防水效果,防止所述瓦楞纸板本体受潮。所述里纸3为疏水纸,其上端面与下端面均设有聚乳酸层,所述里纸3能够隔绝水分,当所述里纸一侧的瓦楞纸与面纸受潮之后能够进行隔绝水分,防止另一侧的瓦楞纸与面纸受潮。如图2所示:所述防潮包10由无纺布10.1、防潮剂10.2、泡沫塑料10.3组成。所述无纺布10.1包裹所述防潮剂10.2与所述泡沫塑料10.3。所述无纺布10.1表面喷有香料,该香料能够挥发,清新空气。所述防潮剂10.2为氯化钙粉末。氯化钙粉末廉价、便宜,能够降低成本。所述防潮剂10.2与所述泡沫塑料10.3均匀混合。单独使用所述防潮剂12会导致所述瓦楞纸板本体过于沉重,使得运输困难。将所述防潮剂10.2与所述泡沫塑料混合,一方面能够减轻重量,另一方面所述泡沫塑料10.3也能起到减压隔热作用。实施例1:一种防臭瓦楞纸板,包括瓦楞纸板本体11,所述瓦楞纸板本体11为双瓦楞纸板,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为第一面纸1、第一瓦楞纸2、里纸3、第二瓦楞纸4、第二面纸5。所述第一瓦楞纸2上端面通过糯米胶在所述第一面纸1下端面,所述里纸3上端面通过糯米胶固定在所述第一瓦楞纸2下端面。所述第二瓦楞纸4上端面通过糯米胶固定设置在所述里纸3下端面。所述面纸上端面通过糯米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瓦楞纸4下端面。所述第一瓦楞纸2与所述第二瓦楞纸4的瓦楞截面均为U形V形交替形状。所述第一瓦楞纸2的下端面与所述里纸3上端面之间形成瓦楞空腔a6,所述第二瓦楞纸4上端面与所述里纸3下端面之间形成瓦楞空腔b7。所述瓦楞空腔a6与所述瓦楞空腔b7内部设有防潮包10。所述防潮包10由无纺布10.1、防潮剂10.2、泡沫塑料10.3组成。所述无纺布10.1表面喷有人造香料,所述无纺布10.1包裹所述防潮剂10.2与所述泡沫塑料10.3。所述防潮剂10.2为氯化钙粉末,且与所述泡沫塑料10.3均匀混合。所述第一面纸1下端面与所述第一瓦楞纸2上端面之间形成瓦楞空腔c8,所述第二面纸5上端面与所述第二瓦楞纸4下端之间形成瓦楞空腔d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臭瓦楞纸板,包括瓦楞纸板本体(11),其特征是:所述瓦楞纸板本体(11)为双瓦楞纸板,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为第一面纸(1)、第一瓦楞纸(2)、里纸(3)、第二瓦楞纸(4)、第二面纸(5),/n所述第一瓦楞纸(2)上端面通过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纸(1)下端面,所述里纸(3)上端面通过胶层固定在所述第一瓦楞纸(2)下端面;所述第二瓦楞纸(4)上端面通过胶层固定设置在所述里纸(3)下端面;所述面纸上端面通过胶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瓦楞纸(4)下端面;/n所述第一瓦楞纸(2)与所述第二瓦楞纸(4)的瓦楞截面均为U形V形交替形状;所述第一瓦楞纸(2)的下端面与所述里纸(3)上端面之间形成瓦楞空腔a(6),所述第二瓦楞纸(4)上端面与所述里纸(3)下端面之间形成瓦楞空腔b(7);所述瓦楞空腔a(6)与所述瓦楞空腔b(7)内部设有防潮包(10),所述防潮包(10)由无纺布(10.1)、防潮剂(10.2)、泡沫塑料(10.3)组成;所述第一面纸(1)下端面与所述第一瓦楞纸(2)上端面之间形成瓦楞空腔c(8),所述第二面纸(5)上端面与所述第二瓦楞纸(4)下端之间形成瓦楞空腔d(9);所述瓦楞空腔c(8)与所述瓦楞空腔d(9)内部设有活性炭(12);/n所述第一面纸(1)上端面与所述第二面纸(5)下端面通过粘合剂固定设有塑料薄膜;所述里纸(3)为疏水纸,其上端面与下端面均设有聚乳酸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臭瓦楞纸板,包括瓦楞纸板本体(11),其特征是:所述瓦楞纸板本体(11)为双瓦楞纸板,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为第一面纸(1)、第一瓦楞纸(2)、里纸(3)、第二瓦楞纸(4)、第二面纸(5),
所述第一瓦楞纸(2)上端面通过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纸(1)下端面,所述里纸(3)上端面通过胶层固定在所述第一瓦楞纸(2)下端面;所述第二瓦楞纸(4)上端面通过胶层固定设置在所述里纸(3)下端面;所述面纸上端面通过胶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瓦楞纸(4)下端面;
所述第一瓦楞纸(2)与所述第二瓦楞纸(4)的瓦楞截面均为U形V形交替形状;所述第一瓦楞纸(2)的下端面与所述里纸(3)上端面之间形成瓦楞空腔a(6),所述第二瓦楞纸(4)上端面与所述里纸(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会超
申请(专利权)人:智汇天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