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21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槽内部的斜板沉降装置、排泥装置、排水装置以及消能箱;所述水槽的一端设置有泥水浆进口,另一端设置有排泥口;所述泥水浆进口连接有进浆管道;所述排泥装置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下方;所述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上方;所述消能箱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与所述水槽的泥水浆进口之间。通过设置消能箱避免了泥水浆对后续工段造成干扰。通过所述絮凝剂加注装置,提升了固液分离效率。利用泥水浆的自身重力流入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使得泥水浆中的余泥与水分离。在整个泥水分离过程中,除了排泥装置需要提供动力外,其他不需要增加动力(自然沉降),节省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工程渣土、河道底泥和建筑废弃物,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其资源化利用,其中的一道重要的工序便是将最后分离的悬移质(粘粒)与水分开,但是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分离净化到悬移质(粘粒)与水分开这一步,而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粘粒和水资源,而且也会污染环境。其中,悬移质(粘粒)与水的混合物即为泥水浆。因此,如何将污泥处理后得到的悬移质与水进行分离净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污泥处理后得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净化效果差的问题。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包括: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槽内部的斜板沉降装置、排泥装置、排水装置以及消能箱;所述水槽的一端设置有泥水浆进口,另一端设置有排泥口;所述泥水浆进口连接有进浆管道;所述排泥装置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下方;所述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上方;所述消能箱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与所述水槽的泥水浆进口之间,用于减缓流入所述斜板沉降装置的泥水浆的动能。上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通过设置消能箱将流入水槽内的泥水浆动能得到消弱,避免了泥水浆对后续工段造成干扰。利用泥水浆的自身重力流入所述斜板沉降装置,泥水浆经过斜板沉降装置的物理吸附沉降,使得泥水浆中的余泥与水分离,余泥沉积在水槽的下部,通过排泥装置排出水槽,分离后的水经过排水装置排出水槽。在整个泥水分离过程中,除了排泥装置需要提供动力外,其他不需要增加动力(自然沉降),节省了能源。同时,提升了泥水分离效率。可选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还包括:絮凝剂加注装置,所述絮凝剂加注装置包括加注装置本体及与所述加注装置本体连通的管道,所述加注装置本体内存储有絮凝剂;所述管道远离所述加注装置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进浆管道连通。可选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所述消能箱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三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留有供泥水通过的通道,所述底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0-30度。可选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所述斜板沉降装置包括若干个平行的斜板;所述斜板沿水流方向成15-45度角设置。可选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所述相邻两个斜板之间的距离为0.3-0.5m。可选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所述斜板沉降装置靠近所述消能箱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边缘高于所述斜板沉降装置的上端面。可选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本体,若干凹槽及排水缓冲部;所述本体包括进水端及出水端;所述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若干所述凹槽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所述排水缓冲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出水端;所述排水装置外部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管流入所述凹槽,经所述排水缓冲部流出所述排水装置。可选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所述絮凝剂加注装置还包括支管,所述支管一端固定在所述管道上,另一端伸入所述水槽内部,固定在所述消能箱的上方。可选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所述管道靠近所述加注装置本体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支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可选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还包括絮凝剂浓度检测器,固定在所述水槽上用于检测所述排水装置外部水中絮凝剂的含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A-A剖视图;图3为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现有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中,会产生大量的泥水浆,如果这些泥水浆不进行有效的分离净化,直接排放会导致二次污染,目前将分离后得到的泥水浆进行固液分离的装置,固液分离效率低,分离效果很不理想。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其详细内容将在后续实施例中得以阐述。请参考图1至图3,如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包括:水槽10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槽10内部的斜板沉降装置20、排泥装置30、排水装置40以及消能箱50;所述水槽10的一端设置有泥水浆进口100,另一端设置有排泥口110;所述泥水浆进口100连接有进浆管道60;所述排泥装置30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20下方;所述排水装置40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20上方;所述消能箱50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20与所述水槽的泥水浆进口100之间,用于减缓流入所述斜板沉降装置20的泥水浆的动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槽10可以是采用标准集装箱尺寸(长宽高:13716mm×2438mm×2896mm),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尺寸。水槽10可以是可移动式水槽(集装箱形式),也可以是固定式(水泥水池)。后续为了便于解释说明主要以集装箱形式的水槽为例。其中,表示方位的如“上方”、“下方”均是指在水槽水平放置状态为基准下进行的(即水槽的底部朝向表示下、口部朝向表示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主要是用于对泥浆中的固体(余泥)进行物理吸附,使其从泥水浆中沉淀出来。所述排泥装置可以是螺旋排泥装置将沉积下来的余泥排出水槽。所述排水装置主要是将经过斜板沉降装置沉降后的水排出水槽,容易理解的,所述排水装置设有排水口430,所述水槽上也设置有与之相通的排水口120。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消能箱50包括:底板500及与所述底板500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510、第二侧板(未示出),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510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三侧板530;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留有供泥水通过的通道(未示出),所述底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0-30度(即a角)。通过将底板倾斜设置使得消能后的泥水浆通过自身重力流向所述斜板沉降装置。由于所流入的泥水浆进行了消能,因此不会对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中的水造成扰动(将沉淀后的余泥搅起)容易理解的,所述消能箱为一个敞口的缺少一个侧面的立方体,所述消能箱50可以通过第一侧板510、第二侧板以及底板500的非封闭端焊接在所述水槽10的侧壁上,当然也可以是仅有底板500的非封闭端焊接在所述水槽10的侧壁上,又或者,所述消能箱不是固定在所述水槽10的侧壁上,仅仅是通过其他的方式与所述水槽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槽内部的斜板沉降装置、排泥装置、排水装置以及消能箱;/n所述水槽的一端设置有泥水浆进口,另一端设置有排泥口;所述泥水浆进口连接有进浆管道;所述排泥装置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下方;所述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上方;所述消能箱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与所述水槽的泥水浆进口之间,用于减缓流入所述斜板沉降装置的泥水浆的动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槽内部的斜板沉降装置、排泥装置、排水装置以及消能箱;
所述水槽的一端设置有泥水浆进口,另一端设置有排泥口;所述泥水浆进口连接有进浆管道;所述排泥装置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下方;所述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上方;所述消能箱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与所述水槽的泥水浆进口之间,用于减缓流入所述斜板沉降装置的泥水浆的动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絮凝剂加注装置,所述絮凝剂加注装置包括加注装置本体及与所述加注装置本体连通的管道,所述加注装置本体内存储有絮凝剂;所述管道远离所述加注装置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进浆管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箱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三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留有供泥水通过的通道,所述底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0-3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沉降装置包括若干个平行的斜板;所述斜板沿水流方向成15-45度角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龚小强吴凌壹卜增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