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21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内部开设有进水通道,所述缸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和好氧室出水管,所述好氧室出水管的一端设有好氧室出水管进水口,所述好氧室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好氧室出水管出水口,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罩,所述缸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厌氧室出水管。该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通过自循环轴、水涡轮、自循环过滤罩、固定过滤罩和回转轴承的配合设置,将污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没有外接电源,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设备耗能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且大部分的淡水资源已被污染,所以现在国家对于污水的处理非常重视,我国对于大规模的污水采用的政策是自然治理为主,对于私人排放的废水则是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就使有排放废水需要的私人或企业必须拥有污水处理设备,目前的污水主力设备主要是卧式结构,且拥有复杂的电路设备,需要连接市电,耗能过高,占用场地面积过大。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920672908.5中公开有一种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该苗木保湿套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罐体内依次设有相互导通的集水区、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和出水区,所述沉淀区底面连通有出泥管,所述沉淀区通过进管与好氧区导通,所述进管由水平段和竖直段组成,所述竖直段的外侧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简内设有位于竖直段正上方的第一过滤网,所述导流简侧壁开设有位于第一过滤网上方的出水口,所述导流简外侧连接有与沉淀区内壁连接的第二过滤网,所述沉淀区底面通过若干支撑柱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呈圆锥状,所述挡块的顶面开设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出料口,所述挡块底面连通有一根与若干出料口导通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外接有抽药泵和配药间,所述进料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沉淀区内壁顶部连通有与出水区导通的连接管。该苗木保湿套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依然采用卧式结构和电控设备,没有解决污水处理设备耗能过高,占用场地面积过大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污水处理设备耗能过高,占用场地面积过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内部开设有进水通道,所述缸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和好氧室出水管,所述好氧室出水管的一端设有好氧室出水管进水口,所述好氧室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好氧室出水管出水口,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罩,所述缸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厌氧室出水管,所述厌氧室出水管的一端设有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所述厌氧室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所述缸体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下方设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下方设有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三分隔板的下方设有第四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和第四分隔板均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隔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过滤罩和回转轴承,所述固定过滤罩的底端开设有过滤出水孔,所述回转轴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自循环过滤罩,所述自循环过滤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自循环轴,所述自循环轴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水涡轮,所述水涡轮与进水装置活动连接,所述自循环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自循环进气风扇,所述自循环进气风扇与进气罩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分隔板的顶端中部设有厌氧室填料,所述第二分隔板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厌氧室隔离板,所述厌氧室隔离板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厌氧室隔离板的底端开设有厌氧隔离板通孔,所述厌氧室隔离板的下方设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罩的内部设有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所述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贯穿缸体并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分隔板的顶端设有好氧室填料,所述好氧室填料的上方设有单向曝气阀体和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所述单向曝气阀体的顶端与进气管远离进气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单向曝气阀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曝气阀套筒,所述曝气阀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曝气阀支杆,所述曝气阀套筒的外部套接有曝气阀弹簧,所述曝气阀支杆的顶端贯穿曝气阀套筒并固定连接有曝气阀顶珠,所述单向曝气阀体的两侧开设有曝气阀通孔,所述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贯穿缸体并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的上方设有好氧室出水管进水口,所述好氧室出水管进水口贯穿缸体并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分隔板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半透膜,所述半透膜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下方设有好氧室出水管出水口,所述好氧室出水管出水口贯穿缸体并与缸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水装置的顶面为斜面。优选的,所述自循环过滤罩的滤网由尼龙材料制成,滤网目数为100。优选的,所述厌氧室出水管和好氧室出水管均由塑料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曝气阀弹簧的一端与曝气阀顶珠固定连接,所述曝气阀弹簧远离曝气阀顶珠的一端与单向曝气阀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半透膜的下方设有最终出水管,所述最终出水管贯穿缸体并与缸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缸体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排泥阀,所述排泥阀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泥管,所述缸体的底端两侧均设有支架。(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一方面通过自循环轴、水涡轮、自循环过滤罩、固定过滤罩和回转轴承的配合设置,能够在水进入缸体时带动自循环过滤罩转动且污水形成涡流达到自循环效果,实现了高效过滤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自循环轴、水涡轮、自循环进气风扇、进气管、进气罩和单向曝气阀体配合设置,能够在水进入缸体时带动自循环进气风扇旋转,向单向曝气阀体鼓风,实现了好氧池高效处理污水的目的,这两方面均是由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没有外接电源,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设备耗能过高的问题。2、该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通过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厌氧室出水管、第三分隔板、好氧室出水管和第四分隔板的配合设置,使污水处理设备由过去的卧式结构转变为了立式结构,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水装置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单向曝气阀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自循环轴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缸体;11、进水装置;12、进水通道;13、排泥阀;14、排泥管;15、最终出水管;16、支架;2、进气管;21、进气罩;22、单向曝气阀体;23、曝气阀套筒;24、曝气阀支杆;25、曝气阀弹簧;26、曝气阀顶珠;27、曝气阀通孔;3、第一分隔板;31、自循环轴;32、水涡轮;33、自循环进气风扇;34、自循环过滤罩;35、固定过滤罩;36、回转轴承;37、过滤出水孔;4、第二分隔板;41、厌氧室出水管;42、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43、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44、厌氧室隔离板;45、厌氧隔离板通孔;46、厌氧室填料;47、过滤罩;5、第三分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水装置(11),所述进水装置(11)的内部开设有进水通道(12),所述缸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和好氧室出水管(51),所述好氧室出水管(51)的一端设有好氧室出水管进水口(52),所述好氧室出水管(51)的另一端设有好氧室出水管出水口(53),所述进气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罩(21),所述缸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厌氧室出水管(41),所述厌氧室出水管(41)的一端设有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42),所述厌氧室出水管(41)的另一端设有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43),所述缸体(1)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3),所述第一分隔板(3)的下方设有第二分隔板(4),所述第二分隔板(4)的下方设有第三分隔板(5),所述第三分隔板(5)的下方设有第四分隔板(6),所述第一分隔板(3)、第二分隔板(4)、第三分隔板(5)和第四分隔板(6)均与缸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隔板(3)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过滤罩(35)和回转轴承(36),所述固定过滤罩(35)的底端开设有过滤出水孔(37),所述回转轴承(3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自循环过滤罩(34),所述自循环过滤罩(3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自循环轴(31),所述自循环轴(3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水涡轮(32),所述水涡轮(32)与进水装置(11)活动连接,所述自循环轴(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自循环进气风扇(33),所述自循环进气风扇(33)与进气罩(2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分隔板(4)的顶端中部设有厌氧室填料(46),所述第二分隔板(4)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厌氧室隔离板(44),所述厌氧室隔离板(44)与缸体(1)固定连接,所述厌氧室隔离板(44)的底端开设有厌氧隔离板通孔(45),所述厌氧室隔离板(44)的下方设有过滤罩(47),所述过滤罩(47)与缸体(1)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罩(47)的内部设有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42),所述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42)贯穿缸体(1)并与缸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分隔板(5)的顶端设有好氧室填料(54),所述好氧室填料(54)的上方设有单向曝气阀体(22)和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43),所述单向曝气阀体(22)的顶端与进气管(2)远离进气罩(2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单向曝气阀体(22)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曝气阀套筒(23),所述曝气阀套筒(2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曝气阀支杆(24),所述曝气阀套筒(23)的外部套接有曝气阀弹簧(25),所述曝气阀支杆(24)的顶端贯穿曝气阀套筒(23)并固定连接有曝气阀顶珠(26),所述单向曝气阀体(22)的两侧开设有曝气阀通孔(27),所述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43)贯穿缸体(1)并与缸体(1)固定连接,所述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43)的上方设有好氧室出水管进水口(52),所述好氧室出水管进水口(52)贯穿缸体(1)并与缸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分隔板(6)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1),所述支撑板(6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半透膜(62),所述半透膜(62)远离支撑板(61)的一端与缸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6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63),所述第一过滤板(63)远离支撑板(61)的一端与缸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63)的下方设有好氧室出水管出水口(53),所述好氧室出水管出水口(53)贯穿缸体(1)并与缸体(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微动力自循环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水装置(11),所述进水装置(11)的内部开设有进水通道(12),所述缸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和好氧室出水管(51),所述好氧室出水管(51)的一端设有好氧室出水管进水口(52),所述好氧室出水管(51)的另一端设有好氧室出水管出水口(53),所述进气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罩(21),所述缸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厌氧室出水管(41),所述厌氧室出水管(41)的一端设有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42),所述厌氧室出水管(41)的另一端设有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43),所述缸体(1)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3),所述第一分隔板(3)的下方设有第二分隔板(4),所述第二分隔板(4)的下方设有第三分隔板(5),所述第三分隔板(5)的下方设有第四分隔板(6),所述第一分隔板(3)、第二分隔板(4)、第三分隔板(5)和第四分隔板(6)均与缸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隔板(3)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过滤罩(35)和回转轴承(36),所述固定过滤罩(35)的底端开设有过滤出水孔(37),所述回转轴承(3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自循环过滤罩(34),所述自循环过滤罩(3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自循环轴(31),所述自循环轴(3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水涡轮(32),所述水涡轮(32)与进水装置(11)活动连接,所述自循环轴(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自循环进气风扇(33),所述自循环进气风扇(33)与进气罩(2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分隔板(4)的顶端中部设有厌氧室填料(46),所述第二分隔板(4)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厌氧室隔离板(44),所述厌氧室隔离板(44)与缸体(1)固定连接,所述厌氧室隔离板(44)的底端开设有厌氧隔离板通孔(45),所述厌氧室隔离板(44)的下方设有过滤罩(47),所述过滤罩(47)与缸体(1)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罩(47)的内部设有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42),所述厌氧室出水管进水口(42)贯穿缸体(1)并与缸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分隔板(5)的顶端设有好氧室填料(54),所述好氧室填料(54)的上方设有单向曝气阀体(22)和厌氧室出水管出水口(43),所述单向曝气阀体(22)的顶端与进气管(2)远离进气罩(2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单向曝气阀体(22)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净川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