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水下布菌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
,特别是属于一种便于使用的水下布菌装置。
技术介绍
水体供氧和耗氧失衡时,污染物产生氨氮、硫化氢、挥发性有机酸等臭味物质以及铁、锰硫化物等黑色物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黑臭水体处理过程中,常选用生物处理方式。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分解转化废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其核心是培养驯化适合废水特点的优势微生物菌群,并保持与废水污染物浓度相适应的微生物量和活性,使优势微生物菌群处理于最佳降解活性,充分发挥其降解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的生物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但是,现有利用微生物制剂对景观水体的除臭方法,是直接将菌种撒入污染水源表面,在较小的污水处理池或废水池内便于使用(面积较小,直接抛洒即可),但在河流,湖体等大型水源处进行使用时,就需要通过小船,人工将大量菌液进行水上抛洒,不仅抛洒效率低,同时,难以保证抛洒过程的均匀程度,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且抛洒均匀的水下布菌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使用的水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使用的水下布菌装置,包括布菌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菌管(1)沿船体(18)运动方向设置在船体(18)的底端,所述的布菌管(1)上竖直连通设置有调节支管(2)和进菌支管(3),其中:/n所述布菌管(1)靠近船头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4),布菌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5);/n所述的调节支管(2)靠近进水口(4)方向设置,所述的进菌支管(3)靠近出水口(5)方向设置;/n所述的进菌支管(3)内设置有开关机构,所述的调节支管(2)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开关机构的调节机构;/n所述进菌支管(3)穿过船体(18)设置在船体(18)内部,进军支管的自由端设置有储菌室(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水下布菌装置,包括布菌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菌管(1)沿船体(18)运动方向设置在船体(18)的底端,所述的布菌管(1)上竖直连通设置有调节支管(2)和进菌支管(3),其中:
所述布菌管(1)靠近船头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4),布菌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5);
所述的调节支管(2)靠近进水口(4)方向设置,所述的进菌支管(3)靠近出水口(5)方向设置;
所述的进菌支管(3)内设置有开关机构,所述的调节支管(2)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开关机构的调节机构;
所述进菌支管(3)穿过船体(18)设置在船体(18)内部,进军支管的自由端设置有储菌室(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水下布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活塞(7)和传动杆(8),所述的调节活塞(7)与调节支管(2)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8)的中间位置与布菌管(1)转动连接,传动杆(8)的一端穿过调节支管(2)与调节活塞(7)顶端接触设置,传动杆(8)的另一端与开关机构接触设置,所述调节活塞(7)靠近进水口(4)一端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斜面(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奎,李康林,田原,张科,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林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