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水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184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水站,涉及二次供水领域。该方案包括蓄水本体、隔板,蓄水本体包括滤水室、消毒室,滤水室内设置有滤水结构,蓄水本体上还设置有反冲洗装置,蓄水本体还设置有碱性洗涤水产生装置,碱性洗涤水产生装置的阴极腔与反冲洗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提供一种蓄水站,设置碱性洗涤水产生装置,在反冲洗过程中,通过碱性洗涤水产生装置产生碱性洗涤水,进而向反冲洗装置提供,有反冲洗装置对滤水结构进行反冲洗,提高反冲洗的清洗效果,从而有利于保持蓄水站的净水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水站
本技术涉及二次供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水站。
技术介绍
蓄水站是目前常见的二次供水方式,适用于需不定时供水的运用场合。目前,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510505454.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滤水结构及多功能蓄水站,其中,公开了一种滤水结构,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水流通道和在水流通道中的滤床,所述滤床由若干滤料构成,所述水流通道的顶部为进水口,底部为出水口并设有反冲洗入口,所述滤料包括滤核和若干密度小于滤核的柔性滤丝,各所述柔性滤丝的一端固定在滤核上,另一端均位于滤核的同侧并呈散开状。该申请采用特殊的滤料构成滤床,在进水过滤状态时能够有效滤除水中的固态悬浮物,在反冲洗时能有效提高滤料的洗净度,采用该滤水结构的蓄水站能够保证出水效果,并且免除人工清洗,减少人力成本。在蓄水站通过反冲洗装置对滤料进行反冲洗时,针对于固体杂质、悬浮物的反冲洗效果较佳,而针对于粘附性较强的油污,则反冲洗较弱,从而造成滤料的洗净效果不较理想,最终影响蓄水站对回收水的洁净处理能力,因此,需要对蓄水站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水站,包括蓄水本体(1),蓄水本体(1)内设置隔板(2),通过隔板(2)将蓄水本体(1)分隔成呈上下分布的滤水室(101)、消毒室(102),所述滤水室(101)内设置有滤水结构(1011),所述蓄水本体(1)上还设置有朝所述滤水结构(1011)设置的反冲洗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本体(1)还设置有碱性洗涤水产生装置(4),所述碱性洗涤水产生装置(4)包括原料腔(401)以及电解腔(402),所述原料腔(401)与所述电解腔(402)连通,所述电解腔(402)内填充有电解液,所述电解腔(402)内设置有电解半透膜(4021),所述电解半透膜(4021)将所述电解腔(402)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水站,包括蓄水本体(1),蓄水本体(1)内设置隔板(2),通过隔板(2)将蓄水本体(1)分隔成呈上下分布的滤水室(101)、消毒室(102),所述滤水室(101)内设置有滤水结构(1011),所述蓄水本体(1)上还设置有朝所述滤水结构(1011)设置的反冲洗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本体(1)还设置有碱性洗涤水产生装置(4),所述碱性洗涤水产生装置(4)包括原料腔(401)以及电解腔(402),所述原料腔(401)与所述电解腔(402)连通,所述电解腔(402)内填充有电解液,所述电解腔(402)内设置有电解半透膜(4021),所述电解半透膜(4021)将所述电解腔(402)分隔为阳极腔以及阴极腔,所述阳极腔、所述阴极腔内分别设置有电解阳极(4022)以及电解阴极(4023),所述阴极腔与所述反冲洗装置(3)的进水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腔(401)内设置有固体原料存储槽(4011),所述固体原料存储槽(4011)内存储有电解盐,所述碱性洗涤水产生装置(4)还包括供水组件(404),所述供水组件(404)包括抽水泵(4041)以及供水管(4042),所述供水管(40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抽水泵(4041)、所述原料腔(40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水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室(101)内设置有第一阻流挡板(1012),所述第一阻流挡板(1012)的下端与所述隔板(2)的底面固定,所述第一阻流挡板(1012)的上端朝所述蓄水本体(1)内腔的顶面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阻流挡板(1012)在所述滤水室(101)内分隔出第一滞水室(1013),所述抽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迪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恒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