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预制管桩四点起吊的起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13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预制管桩四点起吊的起吊装置,其包括钢架、吊绳、吊索、钢棒以及控制系统,钢架顶部四角各固连一根吊绳的一端,钢架的中部间隔安装有两定滑轮,每一定滑轮上安装有一吊索,吊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钢棒上,其中一端位于预制管桩的内侧,钢棒用于穿设预制管桩的预留孔,其两端位于预制管桩的外侧,钢棒与钢架平行设置;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台、无线发射器、两个应变传感器和高精度实时倾角传感器,控制台通过无线发射器连接两应变传感器和高精度实时倾角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起吊装置可以解决传统两点吊装所引起的管桩局部应力过大、临时吊装设施庞大及起吊拼装过程中管桩无法保持稳定竖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预制管桩四点起吊的起吊装置
本技术涉及吊装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预制管桩四点起吊的起吊装置,其特别适用于对需要四点起吊的的桥梁桩柱一体化下部结构管桩的起吊。
技术介绍
由于传统桥梁建设中存在的环境污染严重、施工现场劳动力密集、施工周期长、对交通影响大等缺点,装配式建造技术应运而生。虽然我国发展装配式桥梁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引导,使得装配式建造技术得到了强劲的发展。但是随着装配式技术在桥梁中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大,已经逐渐从部分预制发展为全预制。该种方式通过工厂预制加工,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现场预制构件起吊拼装,其直接关乎到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目前,工程中大多采用两点起吊的方式,即普遍认为三点无法达到平均分配力,更不要考虑四点起吊。然而,为了减少现场拼装次数,预制节段往往设计得较大。尤其是具有桩柱一体化施工工艺的预制管桩,其施工吊装重量往往超过100吨。想要吊装如此大重量的结构若还是采用两点起吊,则管桩在吊点位置处的局部受力将变大,同时临时吊装设施的设置也需要设计得十分强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预制管桩四点起吊的起吊装置,所述预制管桩的一端开设有横向贯穿其管壁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的轴向垂直于预制管桩的长度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装置包括钢架、吊绳、吊索、钢棒以及控制系统,所述钢架顶部四角各固连一根吊绳的一端,所述吊绳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吊车吊钩,所述钢架的中部间隔安装有两定滑轮,两定滑轮的轮轴平行设置,每一定滑轮上安装有一吊索,所述吊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钢棒上,其中一端位于所述预制管桩的内侧,所述钢棒用于穿设预制管桩的预留孔,其两端位于所述预制管桩的外侧,所述钢棒与钢架平行设置;/n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台、无线发射器、两个应变传感器和高精度实时倾角传感器,所述控制台通过无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预制管桩四点起吊的起吊装置,所述预制管桩的一端开设有横向贯穿其管壁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的轴向垂直于预制管桩的长度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装置包括钢架、吊绳、吊索、钢棒以及控制系统,所述钢架顶部四角各固连一根吊绳的一端,所述吊绳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吊车吊钩,所述钢架的中部间隔安装有两定滑轮,两定滑轮的轮轴平行设置,每一定滑轮上安装有一吊索,所述吊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钢棒上,其中一端位于所述预制管桩的内侧,所述钢棒用于穿设预制管桩的预留孔,其两端位于所述预制管桩的外侧,所述钢棒与钢架平行设置;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台、无线发射器、两个应变传感器和高精度实时倾角传感器,所述控制台通过无线发射器无线连接两个应变传感器和高精度实时倾角传感器,所述无线发射器在钢棒和钢架上均安装,其中,所述钢棒上的无线发射器连接两应变传感器,所述钢架上的无线发射器连接高精度实时倾角传感器;两个应变传感器分别放置在钢棒上,并位于每一吊索连接钢棒的两端连接处之间,所述高精度实时倾角传感器安装在钢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预制管桩四点起吊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的直径大于预制管桩管壁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韦港荣陈建恒王龙林王泽能郝天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