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牟堂轩专利>正文

一种特速电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13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速电梯结构,属于特速电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特速电梯轿厢结构总成、特速电梯配重架、特速电梯减震装置、特速电梯曳引消音隔振装置、特速电梯引力式补偿装置和特速电梯中分层门系统,所述特速电梯轿厢结构总成升降安装在电梯井道中,所述特速电梯减震装置设置在电梯底部,所述特速电梯曳引消音隔振装置设置在电梯井道顶部机房内,所述特速电梯配重架安装在电梯井道内,所述特速电梯引力式补偿装置安装在电梯井道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特速电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特速电梯减震效果不好,时有发生特速电梯运行共振和运行噪音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速电梯结构
本技术涉及特速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特速电梯结构。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被称为电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逐步深化,在城市中随处可以见都是高层写字楼和高层住宅,高速电梯已经是建筑物的必备设置,目前随着越来越多超过百米的高楼建成,高速电梯的运行速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伴随着这种需求,特速电梯也得到发展机遇。特速电梯指运行额定速度大于3.0M/S小于10.0M/S的垂直电梯。传统特速电梯存在以下不足:1.轿厢减震效果差,运行噪音大;2.电梯层门和轿门的密闭性差;3.主机曳引系统减震效果不足;4.普通对重装置是1次减震,减震效果不足;5.普通电梯轿底是一次减震,减震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速电梯结构,其优点在于提供一种特速电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特速电梯减震效果不好,时有发生特速电梯运行共振和运行噪音大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r>一种特速电梯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速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特速电梯轿厢结构总成(1)、特速电梯配重架(2)、特速电梯减震装置(3)、特速电梯曳引消音隔振装置(4)、特速电梯引力式补偿装置(5)和特速电梯中分层门系统,所述特速电梯轿厢结构总成(1)升降安装在电梯井道中,所述特速电梯减震装置(3)设置在电梯底部,所述特速电梯曳引消音隔振装置(4)设置在电梯井道顶部机房内,所述特速电梯配重架(2)安装在电梯井道内,所述特速电梯引力式补偿装置(5)安装在电梯井道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速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特速电梯轿厢结构总成(1)、特速电梯配重架(2)、特速电梯减震装置(3)、特速电梯曳引消音隔振装置(4)、特速电梯引力式补偿装置(5)和特速电梯中分层门系统,所述特速电梯轿厢结构总成(1)升降安装在电梯井道中,所述特速电梯减震装置(3)设置在电梯底部,所述特速电梯曳引消音隔振装置(4)设置在电梯井道顶部机房内,所述特速电梯配重架(2)安装在电梯井道内,所述特速电梯引力式补偿装置(5)安装在电梯井道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速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特速电梯轿厢结构总成(1)包括上梁组件(11),下梁组件(12)和立柱(15)组成的框架,所述上梁组件(11)为槽钢组成的支撑框架,所述上梁组件(11)中设置有上梁减震胶(111),所述上梁组件(11)的顶部安装有上梁导靴(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特速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组件(12)包括若干下梁托架(121),所述下梁托架(121)逐层布置,所述下梁托架(121)之间设置有下梁减震胶(1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特速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组件(12)的底部安装有下梁导靴(14),所述下梁导靴(14)与下梁组件(12)之间设置有安全钳(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速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特速电梯配重架(2)的中间部位安装有配重块(22),所述特速电梯配重架(2)的上梁和下梁安装有配重导靴(23),所述特速电梯配重架(2)的上梁上安装有减震胶(21),所述特速电梯配重架(2)的下梁上安装有缓冲板(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特速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2)为若干钢板或矿晶混合结构,逐层设置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速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特速电梯减震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堂轩
申请(专利权)人:牟堂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