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垃圾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03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垃圾箱,包括垃圾箱主体与控制面板,所述垃圾箱主体的内部设有隔板将垃圾箱主体的内部依次分隔成垃圾放入仓、垃圾倾倒仓、清洗烘干仓以及存储仓,所述垃圾放入仓的前端外表面下方开设有垃圾桶放入口,且垃圾放入仓的内部底端对应垃圾桶放入口的位置设有第一承载机构,所述第一承载机构上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存储仓的前端外表面下方一侧开设有垃圾桶取出口,且存储仓的底端对应垃圾桶取出口的位置设有第二承载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各个仓以及垃圾桶传送机构能够对厨余垃圾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设置的称重传感器对用户的厨余垃圾进行称重并给与奖励,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垃圾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箱
,具体为智能垃圾箱。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小区中,厨余垃圾的排放量占据很大比例,厨余垃圾随意放置、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发臭和蚊虫滋生,处理过程中也会污染家居和小区环境,因此需要专业的厨余垃圾箱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垃圾箱存在如下问题:1.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快速有效的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2、无法提高用户将厨余垃圾倾倒在专业厨余垃圾箱的积极性。为此,提出智能垃圾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垃圾箱,通过设置的各个仓以及垃圾桶传送机构能够对厨余垃圾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设置的称重传感器对用户的厨余垃圾进行称重并给与奖励,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垃圾箱,包括垃圾箱主体与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上方嵌有人脸识别摄像头,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设有控制器与通讯模块,且控制器通过通讯模块与外界云平台通讯连接,所述垃圾箱主体的内部设有隔板将垃圾箱主体的内部依次分隔成垃圾放入仓、垃圾倾倒仓、清洗烘干仓以及存储仓,且垃圾箱主体的内表面顶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下端设有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与第二垃圾桶传送机构,且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与第二垃圾桶传送机构分别位于垃圾放入仓与存储仓中,所述隔板的侧面开设有槽口,所述垃圾放入仓的前端外表面下方开设有垃圾桶放入口,且垃圾放入仓的内部底端对应垃圾桶放入口的位置设有第一承载机构,所述控制面板嵌在垃圾放入仓的前端外表面上方,所述第一承载机构上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清洗烘干仓的内部设有清洗烘干机构,所述存储仓的前端外表面下方一侧开设有垃圾桶取出口,且存储仓的底端对应垃圾桶取出口的位置设有第二承载机构。通过设置的各个仓以及垃圾桶传送机构能够对厨余垃圾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设置的称重传感器对用户的厨余垃圾进行称重并给与奖励,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优选地,所述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与第二垃圾桶传送机构的结构相同,且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包括机械手与电动伸缩杆,所述机械手的内表面嵌有RFID读取设备,且机械手的一侧上端设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的啮合与机械手传动连接,且机械手的一侧设有翻转电机,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翻转电机固定在固定块外表面,且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机械手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向电机,且转向电机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导轨相匹配的步进电机。通过设置的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能够快速将厨余垃圾桶传送到各个处理仓。优选地,所述第一承载机构与第二承载机构均包括固定座、承载平台与电动推杆,且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垃圾箱主体的后端内壁上,所述承载平台位于固定座的前方,所述电动推杆位于固定座与承载平台之间,且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承载平台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称重传感器镶嵌在第一承载机构的承载平台的上表面中心。第一承载机构用来导入厨余垃圾桶,第二承载机构用来导出厨余垃圾桶。优选地,所述垃圾倾倒仓的内部下方设有上方开口的垃圾回收箱,且垃圾倾倒仓的底端两侧开设有滑轨,所述垃圾回收箱的下端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多个滑轮,且滑轮位于滑轨内部。滑轮与滑轨的配合使用便于工作人员在垃圾回收箱满了后抽动取出。优选地,所述清洗烘干仓中的清洗烘干机构包括电磁喷头与热风扇,且电磁喷头固定连接在清洗烘干仓的内部两侧隔板的相对外表面,所述热风扇固定连接在电磁喷头的下方,所述电磁喷头通过第一软管连通外界加压清洗液。电磁喷头与热风扇的配合使用便于对厨余垃圾桶进行清洗与烘干。优选地,所述清洗烘干仓的底端开设有格栅,且格栅通过第二软管与外界污水过滤设备连通。格栅可阻拦污水中的残渣进入第二软管造成堵塞。优选地,所述存储仓的内部位于第二承载机构一侧坐落有多个厨余垃圾桶,且厨余垃圾桶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嵌有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的设置便于机械手上的RFID读取设备读取厨余垃圾桶的对应用户。优选地,所述垃圾桶放入口与垃圾桶取出口的开口均呈矩形,矩形的宽度大于厨余垃圾桶的最大水平截面直径,矩形的长度大于厨余垃圾桶的高度。该设置避免厨余垃圾桶无法顺利导入或导出。优选地,所述导轨穿过各个隔板的槽口,且槽口的长度大于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的最小长度。该设置保证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能够顺利运送厨余垃圾桶到各个处理仓。优选地,所述垃圾放入仓、垃圾倾倒仓、清洗烘干仓以及存储仓的后端对应铰接有垃圾放入仓门、垃圾倾倒仓门、清洗烘干仓门以及存储仓门。各个处理仓的门能打开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清理与维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垃圾放入仓、垃圾倾倒仓、清洗烘干仓、存储仓以及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与第二垃圾桶传送机构的相互配合工作,有效对厨余垃圾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且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对厨余垃圾桶进行自动倾倒、自动清洗消毒以及自动识别发放,减轻用户的负担。2、通过设置的称重传感器对用户的厨余垃圾进行称重并给与奖励,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避免厨余垃圾随意放置污染家居和小区环境。3、通过设置的RFID电子标签与RFID读取设备的相互配合使用,方便该智能垃圾箱辨别各个用户的厨余垃圾桶,实现厨余垃圾桶的自动识别,避免厨余垃圾桶混淆影响使用,保护了用户的隐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垃圾箱主体内部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承载机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导轨与步进电机相结合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垃圾箱主体的一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垃圾倾倒仓内部视图。图中:1、垃圾箱主体;2、隔板;201、槽口;3、垃圾放入仓;301、控制面板;302、人脸识别摄像头;303、垃圾桶放入口;304、第一承载机构;3041、固定座;3042、承载平台;3043、电动推杆;3044、称重传感器;305、垃圾放入仓门;306、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3061、机械手;3062、RFID读取设备;3063、传动电机;3064、翻转电机;3065、固定块;3066、电动伸缩杆;4、垃圾倾倒仓;401、垃圾回收箱;402、垃圾倾倒仓门;403、滑轨;404、滑轮;5、清洗烘干仓;501、电磁喷头;502、热风扇;503、格栅;504、清洗烘干仓门;6、存储仓;601、垃圾桶取出口;602、第二承载机构;603、第二垃圾桶传送机构;604、厨余垃圾桶;605、RFID电子标签;606、存储仓门;7、导轨;8、步进电机;9、转向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垃圾箱,包括垃圾箱主体(1)与控制面板(301),所述控制面板(301)的上方嵌有人脸识别摄像头(302),所述控制面板(301)的内部设有控制器与通讯模块,且控制器通过通讯模块与外界云平台通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主体(1)的内部设有隔板(2)将垃圾箱主体(1)的内部依次分隔成垃圾放入仓(3)、垃圾倾倒仓(4)、清洗烘干仓(5)以及存储仓(6),且垃圾箱主体(1)的内表面顶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导轨(7),所述导轨(7)的下端设有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306)与第二垃圾桶传送机构(603),且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306)与第二垃圾桶传送机构(603)分别位于垃圾放入仓(3)与存储仓(6)中,所述隔板(2)的侧面开设有槽口(201),所述垃圾放入仓(3)的前端外表面下方开设有垃圾桶放入口(303),且垃圾放入仓(3)的内部底端对应垃圾桶放入口(303)的位置设有第一承载机构(304),所述控制面板(301)嵌在垃圾放入仓(3)的前端外表面上方,所述第一承载机构(304)上设有称重传感器(3044),所述清洗烘干仓(5)的内部设有清洗烘干机构,所述存储仓(6)的前端外表面下方一侧开设有垃圾桶取出口(601),且存储仓(6)的底端对应垃圾桶取出口(601)的位置设有第二承载机构(602)。/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垃圾箱,包括垃圾箱主体(1)与控制面板(301),所述控制面板(301)的上方嵌有人脸识别摄像头(302),所述控制面板(301)的内部设有控制器与通讯模块,且控制器通过通讯模块与外界云平台通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主体(1)的内部设有隔板(2)将垃圾箱主体(1)的内部依次分隔成垃圾放入仓(3)、垃圾倾倒仓(4)、清洗烘干仓(5)以及存储仓(6),且垃圾箱主体(1)的内表面顶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导轨(7),所述导轨(7)的下端设有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306)与第二垃圾桶传送机构(603),且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306)与第二垃圾桶传送机构(603)分别位于垃圾放入仓(3)与存储仓(6)中,所述隔板(2)的侧面开设有槽口(201),所述垃圾放入仓(3)的前端外表面下方开设有垃圾桶放入口(303),且垃圾放入仓(3)的内部底端对应垃圾桶放入口(303)的位置设有第一承载机构(304),所述控制面板(301)嵌在垃圾放入仓(3)的前端外表面上方,所述第一承载机构(304)上设有称重传感器(3044),所述清洗烘干仓(5)的内部设有清洗烘干机构,所述存储仓(6)的前端外表面下方一侧开设有垃圾桶取出口(601),且存储仓(6)的底端对应垃圾桶取出口(601)的位置设有第二承载机构(6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306)与第二垃圾桶传送机构(603)的结构相同,且第一垃圾桶传送机构(306)包括机械手(3061)与电动伸缩杆(3066),所述机械手(3061)的内表面嵌有RFID读取设备(3062),且机械手(3061)的一侧上端设有传动电机(3063),所述传动电机(3063)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的啮合与机械手(3061)传动连接,且机械手(3061)的一侧设有翻转电机(3064),所述电动伸缩杆(306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065),所述翻转电机(3064)固定在固定块(3065)外表面,且翻转电机(3064)的输出轴与机械手(3061)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306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向电机(9),且转向电机(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导轨(7)相匹配的步进电机(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机构(304)与第二承载机构(602)均包括固定座(3041)、承载平台(3042)与电动推杆(30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刚熊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芯林盛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