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模型飞机的机翼结构,包括主翼板、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分别安装在主翼板的左右两端后构成一完整的机翼;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下端与主翼板下端进行铰接,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能够绕着铰接点进行转动;在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上延其边缘设置有带有链牙的第一链带,在主翼板的左右两端边缘设置有带有链牙及拉头的第二链带;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绕着铰接点转动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模型飞机的局部连接变为整体连接而且不会改变飞机的翼形和明显增重飞机,同时使得翼型能够完美贴合而不至于产生相对位移破坏翼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模型飞机的机翼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型飞机的机翼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模型飞机的机翼结构。
技术介绍
飞机模块化设计是航空模型以及无人机领域中越来越引人瞩目的部分,由于航模飞机以及无人机是在空中作业的,承受的力度较大,经常需要维修和保养,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提倡模块化设计,这不仅有利于飞机局部的维修,而且省时省力,极大的减少了我们的维修成本,而随着模块化概念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注重机翼的折叠式连接,因为机翼的体积相对较大,而折叠式机翼能够减少机翼的横向体积,因此模块化折叠式机翼备受推崇。但是现在的折叠式机翼,多数采用卡扣的连接方式来进行连接,在连接时主要连接飞机的相关连接部分的两个点,进而以点连接带动面的连接,最终将飞机连接成一个整体。这种连接主要是以点带面的连接,通过连接翼面的两个点,进而带动整个翼面的连接,最终达到将整个飞机机翼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目的,这种以两个点带动面的连接方式操作虽然简便,应用广泛,但是连接效果欠佳。首先,当折叠式机翼受到外力导致机翼的两个面发生相对移动时,因为机翼的卡扣式连接是刚性连接,这种连接不会有明显的虚位,由于瞬间收到的冲力不能够均分,所以这个让机翼产生相对移动的力极短的时间内必然会对卡扣的固定产生影响,久而久之,用于固定用的螺丝孔必然会受损,对机翼产生很大的损伤,甚至有可能一次就足以对飞机机翼的连接产生毁灭性创伤。其次,用两点连接整体本身就有较大弊病,虽然机翼的两个部分翼型十分贴合,但是通过机翼侧面的两个相关连接部分各自的两个点连接,利用机翼内部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进而带动机翼连接的两点式连接会造成机翼的相关连接部分发生错位,使得原本贴合的两部分不再贴合,破坏翼型,这会对固定翼无人机产生不可估量的损伤。基于上述情况,本技术对模型飞机的机翼连接方式的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引进了新式连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模型飞机的机翼结构,其主要是将模型飞机的局部连接变为整体连接,而且不会改变飞机的翼形和明显增重飞机,同时使得翼型能够完美贴合而不至于产生相对位移破坏翼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模型飞机的机翼结构,包括主翼板、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分别安装在主翼板的左右两端后构成一完整的机翼;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下端与主翼板下端进行铰接,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能够绕着铰接点进行转动;在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上延其边缘设置有带有链牙的第一链带,在主翼板的左右两端边缘设置有带有链牙及拉头的第二链带;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绕着铰接点转动后,第一副翼板、第二副翼板与主翼板通过第一链带上的链牙及第二链带上的链牙进行相互咬合连接;在第一副翼板、第二副翼板与主翼板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弹性块,第一链带及第二链带均为合成纤维制成。进一步限定,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与主翼板通过转轴连接。作为一种选择,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与主翼板通过铰链连接。其中,在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与主翼板相对的端面边缘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条。进一步优化,主翼板上与密封垫条向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条。进一步优化,第一密封垫条上设置有凹陷,第二密封垫条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配合的凸部。进一步优化,凹陷截面为半圆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与主翼板在下端进行铰链连接,使其能够能够折叠;并通过设置的第二链带和第一链带进行咬合,来实现对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的固定;不仅具有缓冲强力、及衍生机翼寿命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实现机翼的无缝连接,实现机翼的一体化设计,保证机翼翼型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本技术将模型飞机的局部连接变为整体连接而且不会改变飞机的翼形和明显增重飞机,同时使得翼型能够完美贴合而不至于产生相对位移破坏翼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折叠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通过魔术贴对第一副翼板、第二副翼板与主翼板的连接点进行加固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翼板,2-第一副翼板,3-第二副翼板,4-第一链带,5-第二链带,6-拉头,7-弹性块,8-铰链,9-第一密封垫条,10-凹陷,11-第二密封垫条,12-凸部,13-魔术贴A面,14-魔术贴B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模型飞机的机翼结构,包括主翼板1、第一副翼板2和第二副翼板3,第一副翼板2和第二副翼板3分别安装在主翼板1的左右两端后构成一完整的机翼;第一副翼板2和第二副翼板3下端与主翼板1下端进行铰接,第一副翼板2和第二副翼板3能够绕着铰接点进行转动;在第一副翼板2和第二副翼板3上延其边缘设置有带有链牙的第一链带4,在主翼板1的左右两端边缘设置有带有链牙及拉头6的第二链带5;第一副翼板2和第二副翼板3绕着铰接点转动后,第一副翼板2、第二副翼板3与主翼板1通过第一链带4上的链牙及第二链带5上的链牙进行相互咬合连接;在第一副翼板2、第二副翼板3与主翼板1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弹性块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副翼板2和第二副翼板3与主翼板1通过转轴连接。这样,在实际的使用中,第一副翼板2和第二副翼板3能够绕着转轴进行转动,进而实现折叠与展开的目的;将第一副翼板2和第二副翼板3展开后,只需要通过拉动拉头6即可将第一链带4及第二链带5进行紧紧咬合。其中,第一链带4及第二链带5均由合成纤维制成,这种材料不仅强度高,而且弹性好;连接后机翼会一直处于一个绷直的状态,但是这个状态下机翼的两个连接部分不会发生可以观察到的虚位,这就有利于我们的飞机的连接,首先因为强度很高,并且面积较大,可以起到分担力的作用,所以自身的使用寿命有了保障,其次弹性好,但是却没有较大虚位,这在飞机的飞行过程中能达到缓冲机翼受到的力的效果,减低机翼的机械损伤,延长机翼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第一链带4及第二链带5形成拉链式结构,通过拉链式结构来连接第一副翼板2、第二副翼板3,拉链式连接结构的链牙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微粒极小,但是这些运动的微粒受到一定的作用后能够维持一定的形状,在拉头6的作用下能够将体积较小的链牙固定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且彼此间的间隙极小,甚至连光都无法通过,因此能够将模型飞机的两个副机翼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模型飞机的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翼板、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分别安装在主翼板的左右两端后构成一完整的机翼;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下端与主翼板下端进行铰接,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能够绕着铰接点进行转动;在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上延其边缘设置有带有链牙的第一链带,在主翼板的左右两端边缘设置有带有链牙及拉头的第二链带;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绕着铰接点转动后,第一副翼板、第二副翼板与主翼板通过第一链带上的链牙及第二链带上的链牙进行相互咬合连接;在第一副翼板、第二副翼板与主翼板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弹性块,第一链带及第二链带均为合成纤维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模型飞机的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翼板、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分别安装在主翼板的左右两端后构成一完整的机翼;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下端与主翼板下端进行铰接,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能够绕着铰接点进行转动;在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上延其边缘设置有带有链牙的第一链带,在主翼板的左右两端边缘设置有带有链牙及拉头的第二链带;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绕着铰接点转动后,第一副翼板、第二副翼板与主翼板通过第一链带上的链牙及第二链带上的链牙进行相互咬合连接;在第一副翼板、第二副翼板与主翼板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弹性块,第一链带及第二链带均为合成纤维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模型飞机的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副翼板和第二副翼板与主翼板通过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曾体贤,刘自祥,尹磊,付曾燊,周乐,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