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东专利>正文

一种可照明的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8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照明的杯子。这种可照明的杯子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上设有由电池供电的发光二极管和控制发光二极管通断的拨动开关,其中所述电池是充电电池,杯盖上设有摇柄,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组连接,发电机组的输出端与充电电池连接。因为采用了通过与齿轮传动装置连接的摇柄带动发电机组来为充电电池供电,所以这种可照明的杯子无需更换电池,并且使用状态稳定,需要照明时摇动摇柄即可发电来给电池充电。(*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照明的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杯子,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照明的杯子。
技术介绍
人们在野外作业或外出旅游时,一般需要在行囊里装入喝水用的杯子,而遇到夜晚通常需要随身携带手电筒之类的照明设备,这样加重了背包的重量。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把手电筒安装在其上的杯子。但是,当电池突然没有电能时在漆黑的夜晚就无法照明了,使用状态不稳定,并且时常需要更换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无需更换电池、使用状态稳定的可照明的杯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可照明的杯子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上设有由电池供电的发光二极管和控制发光二极管通断的拨动开关,其中所述电池是充电电池,杯盖上设有摇柄,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组连接,发电机组的输出端与充电电池连接。因为采用了通过与齿轮传动装置连接的摇柄带动发电机组来为充电电池供电,所以这种可照明的杯子无需更换电池,并且使用状态稳定,需要照明时摇动摇柄即可发电来给电池充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杯盖上的频闪电路部分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将详细叙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从图1中看出,这种可照明的杯子包括杯体4和杯盖5,杯盖5上设有由电池(见图3中的电池15)供电的发光二极管12和控制发光二极管12通断的拨动开关7,拨动开关7上有开关套3,开关套上有“开、关、闪烁”三个位置,其中所述电池是充电电池,杯盖5上设有摇柄1(见图2中的摇柄1),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组8连接,发电机组8的输出端与充电电池连接,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9和副轮10。此外,在摇柄下面设有摇柄固定盘2,以便固定摇柄。在发光二极管上还设有灯板11。优选地,在杯盖上还设有由电池15供电的、控制发光二极管12闪烁的频闪电路14,这种频闪电路采用的芯片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我们采用的是芯片H1600。较好地是,发光二极管12采用两种,一种用于常规照明,另一种用于闪烁报警。为了使发光、照射面积增大,所述发光二极管12安装在朝向杯体4的杯盖5的表面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日常使用时,直接拧开杯盖喝水即可。在夜晚照明时,摇动摇柄给充电电池充电后,将拨动开关拨到“开”的位置,发-->光二极管就亮了,由于杯体是透明的,灯光透过杯体照明。在野外遇险时,摇动摇柄给充电电池充电后,将拨动开关拨到“闪烁”的位置,发光二极管就开始闪烁,向外界示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照明的杯子,包括杯体(4)和杯盖(5),杯盖(5)上设有由电池(15)供电的发光二极管(12)和控制发光二极管(12)通断的拨动开关(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是充电电池,杯盖(5)上设有摇柄(1),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组(8)连接,发电机组(8)的输出端与充电电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照明的杯子,包括杯体(4)和杯盖(5),杯盖(5)上设有由电池(15)供电的发光二极管(12)和控制发光二极管(12)通断的拨动开关(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是充电电池,杯盖(5)上设有摇柄(1),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组(8)连接,发电机组(8)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