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68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切机构,涉及微波环形器技术领域,包括模切支撑座、模切平移驱动组件、上模切组件以及下模切组件;所述的模切支撑座设置在模切平移驱动组件上,通过模切平移驱动组件的驱动而往复运动;所述的上模切组件包括上模切电机和上模切头,所述的模切支撑座呈7字形,上模切电机固定安装在模切支撑座的一端,上模切头与上模切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所述的下模切组件包括模切升降座和下模切头,模切升降座的一端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模切支撑座上,下模切头固定于模切升降座的另一端,并位于上模切头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环形器的中心导体的自动模切,提高模切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切机构
本技术涉及微波环形器
,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切机构。
技术介绍
环形器/隔离器在2G/3G/4G、物联网时代得到广泛使用,包括未来5G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根据相关报道,中国5G预计在2020年实现商用,物联网、智能家电、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实现,移动数据流量将有8倍的增长,5G用户亦有望突破10亿,因为环形器/隔离器需求数量急剧增加,上游客户对环形器/隔离器厂家成本管控以及大批量生产提出了非常严格要求,因此要在满足各向电性能和可靠性基础上在成本和效率上要下功夫。环形器/隔离器包括具有多个端口槽的壳体,所述壳体的端口槽处设有平台,其中一个所述平台上设有负载,壳体内设有中心导体,所述中心导体的一个引脚从端口槽伸出并搭接在负载的焊盘上且与负载的焊盘焊接。现有技术中环形器的中心导体仍然采用人工操作工作台进行模切,这种方式存在着人工劳动强度大,模切效率低下的问题,降低了环形器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模切机构,实现环形器的中心导体的自动模切,提高模切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切机构,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模切支撑座、模切平移驱动组件、上模切组件以及下模切组件;所述的模切支撑座设置在模切平移驱动组件上,通过模切平移驱动组件的驱动而往复运动;所述的上模切组件包括上模切电机和上模切头,所述的模切支撑座呈7字形,上模切电机固定安装在模切支撑座的一端,上模切头与上模切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所述的下模切组件包括模切升降座和下模切头,模切升降座的一端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模切支撑座上,下模切头固定于模切升降座的另一端,并位于上模切头的下方。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下模切组件还包括模切升降电机、模切升降导轨以及模切升降滑块;所述的模切升降导轨沿竖直方向与模切支撑座固定连接,模切升降滑块固定在模切升降座的一端,且模切升降滑块滑动安装在模切升降导轨上,所述的模切升降电机固定于模切支撑座上,模切升降电机的电机轴顶端同模切升降座相连接。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上模切组件还包括电机固定板、升降板、模切导套以及模切导向柱;所述的电机固定板固定在模切支撑座的一端上,升降板位于电机固定板的下方,所述上模切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上,模切导套固定在升降板上,模切导向柱的顶端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下表面,且模切导向柱从模切导套中穿过;所述的上模切头固定设置在升降板的下方。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模切平移驱动组件包括模切平移电机和模切平移模块,模切平移电机位于模切平移模块的一端,模切支撑座连接于模切平移模块的输出端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模切的原材料运动至上模切组件和下模切组件之间时,模切平移驱动组件将上模切组件和下模切组件移动至设定的位置,上模切电机驱动升降板在模切导向柱上移动,进而带动上模切头进行升降运动,当运动至指定位置后,通过上模切头与下模切头的配合,实现了环形器的中心导体的自动模切,这种方式与人工模切的方式相比,实现了全自动模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模切效率,从而提升了环形器的组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模切机构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模切机构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模切机构,具体的,该模切机构包括模切支撑座901、模切平移驱动组件902、上模切组件903以及下模切组件904;所述的模切支撑座901设置在模切平移驱动组件902上,通过模切平移驱动组件902的驱动而往复运动;所述的上模切组件903包括上模切电机9031和上模切头9032,如图2所示,所述的模切支撑座901呈7字形,上模切电机9031固定安装在模切支撑座901的一端,上模切头9032与上模切电机9031的电机轴相连接;所述的下模切组件904包括模切升降座9041和下模切头9042,模切升降座9041的一端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模切支撑座901上,下模切头9042固定于模切升降座9041的另一端,并位于上模切头9032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模切组件904还包括模切升降电机9043、模切升降导轨9044以及模切升降滑块(图中未标注);所述的模切升降导轨9044沿竖直方向与模切支撑座901固定连接,模切升降滑块固定在模切升降座9041的一端,且模切升降滑块滑动安装在模切升降导轨9044上,所述的模切升降电机9043固定于模切支撑座901上,模切升降电机9043的电机轴顶端同模切升降座9041相连接。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模切组件903还包括电机固定板9033、升降板9034、模切导套9035以及模切导向柱9036;所述的电机固定板9033固定在模切支撑座901的一端上,升降板9034位于电机固定板9033的下方,所述上模切电机9031固定在电机固定板9033上,模切导套9035固定在升降板9034上,模切导向柱9036的顶端固定在电机固定板9033下表面,且模切导向柱9036从模切导套9035中穿过;所述的上模切头9032固定设置在升降板9034的下方。另外,所述的模切平移驱动组件902包括模切平移电机9021和模切平移模块9022,模切平移电机9021位于模切平移模块9022的一端,模切支撑座901连接于模切平移模块9022的输出端上。由于模切平移驱动组件902一般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直线电机模组,因此本实施例中则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通过上述的结构,当需要模切的原材料运动至上模切组件903和下模切组件904之间时,模切平移驱动组件902将上模切组件903和下模切组件904移动至设定的位置,上模切电机9031驱动升降板9034在模切导向柱9036上移动,进而带动上模切头9032进行升降运动,当运动至指定位置后,通过上模切头9032与下模切头9042的配合,实现了环形器的中心导体的自动模切,这种方式与人工模切的方式相比,实现了全自动模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模切效率,从而提升了环形器的组装效率。由于模切导向柱9036和模切导套9035的配合,可以提高上模切头9032升降运动的精度,从而提高模切的精度;同时由于上模切电机9031和模切升降电机9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切支撑座、模切平移驱动组件、上模切组件以及下模切组件;/n所述的模切支撑座设置在模切平移驱动组件上,通过模切平移驱动组件的驱动而往复运动;所述的上模切组件包括上模切电机和上模切头,所述的模切支撑座呈7字形,上模切电机固定安装在模切支撑座的一端,上模切头与上模切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n所述的下模切组件包括模切升降座和下模切头,模切升降座的一端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模切支撑座上,下模切头固定于模切升降座的另一端,并位于上模切头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切支撑座、模切平移驱动组件、上模切组件以及下模切组件;
所述的模切支撑座设置在模切平移驱动组件上,通过模切平移驱动组件的驱动而往复运动;所述的上模切组件包括上模切电机和上模切头,所述的模切支撑座呈7字形,上模切电机固定安装在模切支撑座的一端,上模切头与上模切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
所述的下模切组件包括模切升降座和下模切头,模切升降座的一端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模切支撑座上,下模切头固定于模切升降座的另一端,并位于上模切头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切组件还包括模切升降电机、模切升降导轨以及模切升降滑块;
所述的模切升降导轨沿竖直方向与模切支撑座固定连接,模切升降滑块固定在模切升降座的一端,且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太平李欣龙许朋飞胡彦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罗博威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