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干粉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26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泥干粉混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泥干粉混合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桶,且搅拌桶的两侧分别贯穿连接有进料管和出料管,且出料管内套接有转动阀,且转动阀的一侧贯穿出料管并与其一侧的旋转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搅拌桶并与其内侧的横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别设置高低位的进料管和出料管,是的出入料可分开进行,且螺旋杆同时公转和自转的搅拌方式,更有利于干粉的充分混合,搅拌效率更高,通用管径的进料管,方便贯通连接各种送料机输送原料至搅拌桶内,减少干粉混合装置的体积方便运输,通过转动阀控制出料的多少,避免一次倾倒造成的粉尘飞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干粉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泥干粉混合
,尤其涉及一种水泥干粉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水泥干粉是指经枯燥筛分处置的骨料、无机胶凝和添加剂等按必定份额进行物理混合而成的一种颗粒状或粉状物料,以袋装或散装的方式运至工地,加水拌和后即可直接运用,各种组分的物料按份额经过核算后进入干粉混合机,物料经过充分混合形成水泥干粉。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6304603U)公开了干粉搅拌器,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出料口功能共享入料口,使得搅拌的同时不方便出料,影响生产效率,且搅拌效率不高;2、翻转式的出料方式,容易造成干粉飞扬,制造粉尘飞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出入料不能同时使用、搅拌效率低和物料方式容易造成粉尘污染,而提出的一种水泥干粉混合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干粉混合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桶,且搅拌桶的两侧分别贯穿连接有进料管和出料管,且出料管内套接有转动阀,且转动阀的一侧贯穿出料管并与其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干粉混合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桶(2),且搅拌桶(2)的两侧分别贯穿连接有进料管(4)和出料管(5),且出料管(5)内套接有转动阀(6),且转动阀(6)的一侧贯穿出料管(5)并与其一侧的旋转把手(7)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且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搅拌桶(2)并与其内侧的横杆(8)固定连接,所述横杆(8)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且滑槽(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0),且两个滑块(10)的底部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连杆(11)与第二连杆(12)活动连接,且第二连杆(12)底端插接有定位杆(15),且定位杆(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干粉混合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桶(2),且搅拌桶(2)的两侧分别贯穿连接有进料管(4)和出料管(5),且出料管(5)内套接有转动阀(6),且转动阀(6)的一侧贯穿出料管(5)并与其一侧的旋转把手(7)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且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搅拌桶(2)并与其内侧的横杆(8)固定连接,所述横杆(8)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且滑槽(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0),且两个滑块(10)的底部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连杆(11)与第二连杆(12)活动连接,且第二连杆(12)底端插接有定位杆(15),且定位杆(15)固定连接在搅拌桶(2)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杆(12)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传动齿盘(13),且传动齿盘(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杆(14),且定位杆(15)顶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传动齿盘(13)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干粉混合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安宁
申请(专利权)人:文安县信达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