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19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器,包括过滤单元和夹具;过滤单元包括外壳,滤芯,及位于外壳两端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及分别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形成可拆卸地密封连接的第一接口部和第二接口部;第一接口部靠近过滤单元的一侧具有第一卡槽,第二接口部靠近过滤单元的一侧具有第二卡槽,第一卡槽的槽底和第二卡槽的槽底齐平,第一卡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卡槽的深度;平行向外拔出过滤单元时,当第二接头刚刚从第二卡槽中完全脱出时,第一接头仍卡在第一卡槽中并保持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深度不同,实现了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不同步脱离夹具的两个卡槽的目的,防止过滤单元内残余液体的飞溅,安全性能更高,拆卸更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器
本技术属于过滤
,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滤器。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201920108305.2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更换的过滤器,该过滤器包括夹具和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两端的入口和出口,入口和出口结构相同,通过入口和出口与夹具的两个端块上的插口形成密封连接。该过滤单元的安装方式为,将过滤单元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对准夹具的两个端块上的插口,平行下压过滤单元使得入口和出口分别卡入两个端块上的插口中,再转动两个端块上的两个端盖,锁住入口和出口即可;过滤单元的拆卸步骤为,打开两个端块上的两个端盖,再平行拔出达到最大使用寿命的过滤单元。该过滤器的安装和拆卸方式简单,即平行下压或者平行拔出过滤单元即可完成操作。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过滤单元的入口和出口与两端块上的插口间形成可靠密封连接。为了确保该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密封性,不发生流体泄漏,过滤单元完全插入夹具两端的两个插口后,其入口和出口与两端块上的插口间会产生强烈的挤压作用,即过滤单元的入口和出口末端的凹槽内的密封圈被夹具的两个端块上的插口的端面强烈挤压,并向着凹槽的内侧发生形变,从而实现在过滤单元的入口和出口与两端块上的插口间的可靠密封。在过滤单元达到最大使用寿命后,要更换新的过滤单元时,操作人员握住过滤单元的外壳,将其向外拔出,直至过滤单元的入口和出口同时两个插口中移出。由于过滤单元的入口和出口末端的凹槽内的密封圈被夹具的两个端块上的插口的端面强烈挤压,操作人员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向外平行拔出过滤单元,并且,过滤单元的外壳不便于抓握,操作人员不易对过滤单元施力,即旧的过滤单元的拆卸操作极为不便,操作不易。另外,过滤结束后,过滤单元内部通常会残留滤液或者进料流体,滤液或者进料流体一般是对人体有害的,平行向外拔出过滤单元时,过滤单元的入口和出口同时脱离夹具,会造成液滴飞溅,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该过滤器的结构及其拆卸方式,使过滤单元的拆卸操作更轻松,并且避免残留液的飞溅,从而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滤单元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先后从夹具上脱离,可以先堵住率先脱离夹具的接头,再将另一接头脱离夹具,有效避免过滤单元内残留液体溅出,安全性能更高的过滤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滤器,包括过滤单元和用于夹持过滤单元并与其相连通的夹具;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部的滤芯,及位于外壳两端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及分别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形成可拆卸地密封连接的第一接口部和第二接口部;所述第一接口部靠近所述过滤单元的一侧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接口部靠近所述过滤单元的一侧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底和第二卡槽的槽底齐平,第一卡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卡槽的深度;平行向外拔出过滤单元时,当所述第二接头刚刚从第二卡槽中完全脱出时,所述第一接头仍卡在第一卡槽中并保持密封。本技术的过滤器,第一卡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卡槽的深度,拆卸旧的过滤单元时,过滤单元朝着远离夹具主体的方向运动,当过滤单元的第二接头从第二接口部的第二卡槽内完全移出时,第一接头仍然卡在第一接口部的第一卡槽内,此时可以先堵住第二接头,过滤单元朝着远离夹具主体的方向继续运动,直至第一接头也从第一卡槽中完全移出;由于在过滤单元的第二接头与第二接口部的第二卡槽完全分离后,先堵住了第二接头,再将第一接头从第一接口部的第一卡槽中移出,过滤单元内残留的液体不会溅出,可以避免有害流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先后脱离夹具,也使得拆卸操作更加方便、省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的外表面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当所述过滤单元和夹具完成安装后,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一卡槽外表面的第一部分形成面密封,所述第二接头与第二卡槽的外表面形成面密封;平行向外拔出所述过滤单元时,当所述第二接头刚刚从第二卡槽中脱出时,所述第一接头仍与第一卡槽外表面的第二部分形成面密封。本技术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深度不同,达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先后脱离夹具的目的,而第一卡槽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与第一接头为面密封结构,第二卡槽和第二接头也为面密封配合连接,第二卡槽对应第一卡槽的第一部分,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连接结构稳固,密封性得到保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宽度在各自的整个深度范围内相同,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均包括圆筒部和位于圆筒部末端的凸缘,所述凸缘的末端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末端面突出于所述凸缘的末端面,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宽度大于凸缘的厚度、小于凸缘的前端面与密封圈的末端面之间的距离。此结构设计保证了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分别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性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内表面侧形成U形滑道,所述U形滑道的顶端为开口,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圆筒部在所述U形滑道内运动,在所述过滤单元安装完成后,所述U形滑道的底部支撑住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圆筒部。U形滑道的侧壁对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圆筒部的滑动形成限位,防止第一和第二接头的侧向偏移,而过滤单元安装完成后,U形滑道的底部支撑和托住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圆筒部。进一步的,所述U形滑道两侧壁形成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将圆筒部限位于U形滑道的底部。限位凸部可以避免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圆筒部轻易地从U形滑道的底部脱出,而是将其可靠地限位于U形滑道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U形滑道顶端开口的两侧形成扩口部,所述扩口部包括沿着所述U形滑道的宽度方向形成的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扩口部可起到导向作用,其使得圆筒部能够很容易地滑入U形滑道内,操作更省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靠近槽口处呈V字状张开。V字状张开的槽口结构使得凸缘能够很顺畅地插入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内,操作更省力、方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外表面的槽口处向外张开形成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表面的槽口处向外张开形成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的锥度大于第二倾斜面的锥度,所述第二倾斜面沿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深度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倾斜面沿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深度方向的长度。锥度较小、长度较大的第二倾斜面起到引导凸缘的作用,锥度较大、长度较小的第一倾斜面则给凸缘的倾斜伸入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方便凸缘插入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槽口外部的相对侧各设有一个凸耳,所述凸耳突出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槽口所在端面。在推动过滤单元朝着靠近夹具主体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凸耳可防止过滤单元左右晃动。另外,凸耳还能够限制锁定构件的运动行程和提示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以确保锁定构件牢牢地锁住第一接头、第二接头。进一步的,所述夹具主体上连接有动力装置,其包括可与所述过滤单元外壳相抵的推动部,和用于驱动推动部朝着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夹具主体的方向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器,包括过滤单元和用于夹持过滤单元并与其相连通的夹具;/n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部的滤芯,及位于外壳两端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n所述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及分别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形成可拆卸地密封连接的第一接口部和第二接口部;/n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部靠近所述过滤单元的一侧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接口部靠近所述过滤单元的一侧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底和第二卡槽的槽底齐平,第一卡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卡槽的深度;平行向外拔出过滤单元时,当所述第二接头刚刚从第二卡槽中完全脱出时,所述第一接头仍卡在第一卡槽中并保持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器,包括过滤单元和用于夹持过滤单元并与其相连通的夹具;
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部的滤芯,及位于外壳两端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所述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及分别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形成可拆卸地密封连接的第一接口部和第二接口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部靠近所述过滤单元的一侧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接口部靠近所述过滤单元的一侧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底和第二卡槽的槽底齐平,第一卡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卡槽的深度;平行向外拔出过滤单元时,当所述第二接头刚刚从第二卡槽中完全脱出时,所述第一接头仍卡在第一卡槽中并保持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外表面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当所述过滤单元和夹具完成安装后,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一卡槽外表面的第一部分形成面密封,所述第二接头与第二卡槽的外表面形成面密封;平行向外拔出所述过滤单元时,当所述第二接头刚刚从第二卡槽中脱出时,所述第一接头仍与第一卡槽外表面的第二部分形成面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宽度在各自的整个深度范围内相同,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均包括圆筒部和位于圆筒部末端的凸缘,所述凸缘的末端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末端面突出于所述凸缘的末端面,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宽度大于凸缘的厚度、小于凸缘的前端面与密封圈的末端面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内表面侧形成U形滑道,所述U形滑道的顶端为开口,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东郭江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百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