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艳芳专利>正文

一种滤池配水配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197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滤池配水配气装置,包括池体,池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内槽,内槽的上端面设置有弹簧,内槽的内侧面设置有过滤板与托板,配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压板,压板的内侧面设置有螺丝,内槽的后端面设置有连接杆、进水口与进气口,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器,横管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排气孔,横管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排气孔,横管的下端面设置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弹簧,能在配水管掉落后,避免配水管与池体发生碰撞,防止配水管损坏,通过设置连接杆与固定器,能在压板脱落后,让配水管继续与池体保持垂直,避免配水管在水流的冲击下角度发生变化,使装置的过滤效果不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池配水配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滤池配水配气装置。
技术介绍
过滤系统作为污水处理厂、净水处理厂整个工艺过程的关键工序,对整个系统处理效果起最终的把关保安作用,其运行工况直接影响水厂产品水的质量。为提高滤池滤层截污能力的恢复效果,水厂的滤池反洗近年多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的方式,分为气冲过程、气水同时反洗过程、水洗过程,同时一般伴随着表面漂洗过程,使滤池滤层内的污物能有效的被剥离和冲洗排出滤池,从而保证后续的正常过滤周期和效果;由于这种高效的再生滤层过滤能力的作用,气水反洗滤池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到了水厂改造及需要深度处理的净水和污水处理厂。存在以下问题:1、在施工人员安装配水管的时候,配水管容易从施工人员手中掉落,与池体的底部发生碰撞,造成配水管损坏。2、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固定配水管的压板容易脱落,导致配水管在水流的冲击下角度发生变化,影响装置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滤池配水配气装置,解决了配水配气管在掉落后容易与池体的底部发生碰撞,压板脱落后配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池配水配气装置,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内槽(2),所述内槽(2)的上端面设置有弹簧(3),所述内槽(2)的内侧面设置有过滤板(4)与托板(6),所述过滤板(4)下端面设置有横管(5),所述托板(6)的内侧面设置有配水管(7),所述配水管(7)的内侧面设置有配气管(8),所述配水管(7)的外表面设置有压板(12),所述压板(12)的内侧面设置有螺丝(11),所述内槽(2)的后端面设置有连接杆(9)、进水口(16)与进气口(17),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器(10),所述横管(5)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排气孔(13),所述横管(5)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池配水配气装置,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内槽(2),所述内槽(2)的上端面设置有弹簧(3),所述内槽(2)的内侧面设置有过滤板(4)与托板(6),所述过滤板(4)下端面设置有横管(5),所述托板(6)的内侧面设置有配水管(7),所述配水管(7)的内侧面设置有配气管(8),所述配水管(7)的外表面设置有压板(12),所述压板(12)的内侧面设置有螺丝(11),所述内槽(2)的后端面设置有连接杆(9)、进水口(16)与进气口(17),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器(10),所述横管(5)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排气孔(13),所述横管(5)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排气孔(14),所述横管(5)的下端面设置有通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池配水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2)固定连接于池体(1)的内侧面,所述弹簧(3)固定连接于内槽(2)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池配水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4)活动连接于内槽(2)的内侧面,所述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芳耿红国
申请(专利权)人:李艳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